采风⑧ |吉林省东丰县新巨强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随着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实施的启动,在中国农业大学国家黑土地现代农业研究院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中,涌现出一批模式规范、技术先进、面积较大、带动力强的保护黑土地试验示范基地典型。即日起,《黑土地发布》将推出“基地采风”系列报道,以更宽的视野、更细的笔触,通过介绍这些基地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实践经验,讲述他们的创业历程、发展成果、典型经验,敬请关注。


玉米秸秆覆盖免(少)耕保护性耕作,是一种适合东北平原区农民易学、用养结合、一举多得的技术方案;吉林省东丰县新巨强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实践充分证明,玉米秸秆覆盖免(少)耕保护性耕作同样也适宜在东北丘陵半山区应用,既可实现玉米稳产丰产,又能达到减少土壤风水蚀、治理侵蚀沟保土保水、培育地力的目的。


新巨强农机合作社所在的东丰县属于典型的丘陵半山区地带,有效积温偏低,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一直是空白。2013年该社在县农机推广站的指导下,率先在全县购置引进一台免耕播种机,开始了坚持不懈在丘陵半山区实施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探索实践。七年的时间,他们成功地摸索出丘陵半山区适宜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核心技术环节、坡耕地免耕播种机作业要领、增产增收的配套措施,玉米产量年年冒高,保土保水作用也凸显,村民说"免耕的地边路,山上下来的水冲出的侵沟比其它地块明显浅的多、条数少,保护性耕作这种耕真好。


采风⑧ |吉林省东丰县新巨强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


新巨强合作社在赵新凯这位既有保护黑土地情怀,又善于钻研农业农机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理事长的带领下,坚定推广理念、不怕质疑担忧、克服各种困难,保护性耕作从免耕起步,如今以掌握和规范地升级应用玉米秸秆全量集行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整套作业技术,推广面积由最初几十亩增加到三千多亩,占全村玉米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拥有玉米免耕播种机、苗期深松施肥机、秸秆集行机、条带耕整联合作业机10余台,其中免耕播种机就增加到6台,保护性耕作作业服务能力大幅度增强。


他们结合坡耕地特点,钻研总结提出了丘陵半山区保护性耕作相配套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坡地免耕播种,加大免耕机配套动力,采用704型拖拉机牵引两行免耕播种机,在30度左右坡耕地,运用免耕播种机平行作业、非定向作业等方法,最大限度保证机具平行,保证了免耕播种质量,保苗率比常规种植高15%以上。为了减轻坡耕地严重的水蚀问题,在技术流程中增加了苗期深松施肥作业环节,在夏季集中降雨前完成苗期深松作业,既提高了地温,又促进了玉米生长,同时增强了耕层接纳降雨蓄水能力,大大减少了雨水形成的径流和对坡下的冲刷,侵蚀沟现象明显改善。为了玉米增产,通过分次施追肥,肥效利用率得提高,化肥施用量己减少20%左右。为了规范实施保护性耕作,合作社培养出一批技术熟练和农户信任的合格免耕播种机、深松机、打药机操作手,使技术推广有了过硬队伍做保障。


采风⑧ |吉林省东丰县新巨强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


几年来,通过在半山坡地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使合作社玉米产量显著提高,每年平均产量比农户都高出15%以上。合作社曾连续两年拿出奖金,在全县向传统耕法发起玉米产量挑战,至今没有胜出他们玉米保护性耕作产量者。在新巨强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下,所在村2019年玉米宽窄行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面积己发展到8000余亩,占全村总面积的80%以上,仅此一项为全村农户增产增收300多万元。


在2018年新巨强合作社被吸纳确定为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联盟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也是第一个丘陵半山区保护耕作示范基地。他们计划在未来三年内,不但要坚定不移地做好大面积应用保护性耕作的实践者,还要成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积极传播者,要把丘陵半山区保护性耕作这一技术无偿推荐给周边的农户,乃至更远一些乡村,使保护性耕作在丘陵半山区也能形成燎原之事。(王影 李社潮)


编辑:单哲 冯吉  审核:卢奕丽 王影 

主编:张学志    监制:李保国 王贵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