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进化论的奠基人,也曾怀疑过人类是否真是从从猴子进化的

1859年11月24日,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 一部《物种起源》横空出世,震惊了整个欧洲,乃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轰动!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奠定了进化论的理论基础。

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马克思曾评价道: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非常有意义,这本书可以用来当做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

而这部生物学巨著的作者,想必大家也都耳熟能详,他就是著名的英国博物学家、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位伟大天才改变世界的历程。

达尔文-进化论的奠基人,也曾怀疑过人类是否真是从从猴子进化的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于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英国小城什罗普郡郡治。达尔文的祖父曾预示过进化论,但碍于声誉,始终未能公开其信念。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极有名气医生,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但达尔文生性不喜欢血淋淋的手术室,他更热爱大自然,喜欢采集矿物跟动植物标本。

1825年,达尔文被安排协助其父亲为萧布夏郡的穷人看病,当了一个夏季的见习医生。同年秋天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但达尔文无意学医,进到农学院后,仍旧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并对自然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约翰·艾德蒙斯顿那里学到动物标本的录制技术。这位被解放的黑奴还教导他许多关于南美热带雨林的传说。在其后所著的《人类起源》一书中,就引用了这段经验,解释欧洲人于黑人之间虽然外表差异表很大,实际上却非常亲近的。

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 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这样,他可以继续他对博物学的爱好而又不至于使家族蒙羞,但达尔文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变得越加浓厚,完全放弃了对神学的学习。在剑桥期间,达尔文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J.亨斯洛和著名地质学家席基威克,并接受了植物学和地质学研究的科学训练。

183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后,他的老师亨斯洛推荐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同年12月27日英国海军“小猎犬号”舰环绕世界的科学考察航行。先在南美洲东海岸的巴西、阿根廷等地和西海岸及相邻的岛屿上考察,然后跨太平洋至大洋洲,继而越过印度洋到达南非,再绕好望角经大西洋回到巴西,最后于1836年10月2日返抵英国。在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中,达尔文积累了大量资料。

达尔文-进化论的奠基人,也曾怀疑过人类是否真是从从猴子进化的

达尔文环球考察路线

回到英格兰后,他一直忙于研究,立志成为一个促进进化论的严肃的科学家。1838年,他偶然读了T.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从中得到启发,更加确定他自己正在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想法:世界并非在一周内创造出来的,地球的年纪远比《圣经》所讲的老得多,所有的动植物也都改变过,而且还在继续变化之中,至于人类,可能是由某种原始的动物转变而成的,也就是说,亚当和夏娃故事根本就是神话。达尔文领悟到生存斗争在生物生活中意义,并意识到自然条件就是生物进化中所必须有的“选择者”,具体的自然条件不同,选择者就不同,选择的结果也就不相同。

1837年开始写作第一本物种演变笔记。他在随“小猎犬号”环球旅行时,随身带了几只鸟,为了喂养这些鸟,又在船舱中种了一种叫草芦的草。船舱很暗,只有窗户透射进阳光,达尔文注意到,草的幼苗向窗户的方向弯曲、生长。但后来几十年间,达尔文忙着创建进化论,直到其晚年,才着手进行一系列实验研究向光性的问题,在1880年出版的《植物的运动力》一书中总结了这些实验结果。

对于婚姻,达尔文也有着科学家的谨慎。他拿了一张纸,中间划条线,线的一边写结婚的好处,另一边写单身的好处。达尔文感叹不结婚太孤单,然后连写三个“结婚”——证明完毕,必须结婚。1839年1月,达尔文与比自己大一岁的表姐爱玛·韦奇伍德结婚。

达尔文-进化论的奠基人,也曾怀疑过人类是否真是从从猴子进化的

达尔文和他的妻子爱玛

1839年~1843年达尔文编纂了五卷本巨著《贝格尔号航行期内的动物志》。1842~1846年撰写三卷本著作《贝格尔号航行期内的地质学》。1844年撰写未发表的阐述进化论的论文。

1846年~1855年就藤壶问题进行研究写作。1855年开始撰写关于进化论的主要著作。

1858年,出于年轻的博物学家R.华莱士的创造性顿悟的压力,加之好友的鼓动,达尔文决定把华莱士的文章和他自己的一部分论稿呈交专业委员会。同年年7月1日达尔文与华莱士在伦敦林奈学会上宣读了关于物种起源的论文。后人称他们的自然选择学说为达尔文-华莱士学说。

1859年,《物种起源》一书问世,初版1250册当天即告售罄。这部旷世巨著从开始创作到最后出版整整花了20年。它的问世,标志着19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际上,达尔文在环球考察结束后,仅用两年就完成全书的提纲,其进化论基本成熟。但他却不敢贸然将自己的成果公布于世,这20年间达尔文除了搜集更多资料,寻找有力证据完善自己的学说,更为重要的是达尔文不仅热爱自然科学,同时也深爱着他的妻子,不愿伤害妻子的感情。他的妻子爱玛是一个虔诚坚定的基督徒!达尔文曾说:她“不仅是一个基督徒,而且是一个基督徒的殉道者”。可见她对上帝是何等地虔诚。所幸爱玛同样深爱着达尔文。

爱玛未必同意《物种起源》中自然选择的观点(而不是上帝创造),或许她都未必感兴趣。爱玛仔细阅读了《物种起源》的手稿,改正拼写,改正标点,并建议达尔文将一些容易刺激信徒和教会的段落写得语气温和一些,论据更清楚一些。由于爱玛的参与,对书中观点的争论,多少能摆脱感情的羁绊,而集中于事实和逻辑。以后达尔文费了二十年的时间搜集资料,以充实他的物种通过自然选择进化的学说,并阐述其后果和意义。除了生物学外,达尔文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达尔文-进化论的奠基人,也曾怀疑过人类是否真是从从猴子进化的

物种起源

​心理学史家 D.舒尔茨在1981年评论道:“在达尔文的理论中,物种进化的心理因素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他经常引证人类和动物的意识反应。由于心理学与进化论中的意识相一致,因此心理学不得不接受这一进化的观点。”

《物种起源》的出版表明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和自然选择理论的逐步发展过程,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大事!

紧接着,达尔文又开始他的第二部巨著《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的写作,于1868年发表。以不可争辩的事实和严谨的科学论断,进一步阐述他的进化论观点,提出物种的变异、遗传,生物的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的重要论点。

晚年的达尔文,尽管体弱多病,但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坚持进行科学研究和写作。1871年发表的《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报告了人类自较低的生命形式进化而来的证据,报告了动物和人类心理过程相似性的证据,还报告了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证据。于次年又发表了《人类和动物情感的表达》。

1881年发表关于蚯蚓的著作。

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享年73岁!人们把他安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牛顿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

达尔文-进化论的奠基人,也曾怀疑过人类是否真是从从猴子进化的

达尔文

达尔文本人曾说过:“我一生中主要的乐趣和唯一的事业,是我的科学著作。还有一些在旅行中直接考察得到的最重要的科学成果。”

尽管达尔文所提出的“进化论”至今仍存在着缺陷,人类究竟是否真是从猴子进化亦仍存在争议,就连达尔文本人也曾动摇过!但他在当时纷繁复杂的背景下,依靠实践开创出一片新天地的科学精神,以及科学研究中这种不断“进化”和发展的态度,永远值得后人钦佩与学习!

——仅以此致敬,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