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我們的職業,認識資本疊加理念,打拼出我們的美好未來


工作效率低下,是我們職業生涯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似乎我們都忙得不可開交,讓人很難集中精力,去快速優質的完成一項工作。

有時候,接到一個文案寫作任務後,經過構思,列好提綱,準備開始動手。突然來個電話可能就要說一會,耽擱了;來個微信又聊幾句順便刷刷朋友圈,耽擱了;同事有事過來找又談了一會,耽擱了。很快一個上午就過去了,到了中午下班,電腦上依然還是那個方案的提綱,一個字都沒敲上。

不能高效工作,那麼我們的時間都去哪了

實際工作中,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稀裡糊塗就沒了,想知道我們的時間都去哪了,有個比較簡單的辦法,那就是自己拿筆記錄,以半小時為單位,詳細記錄剛剛過去的半小時,自己都做了什麼。一天下來就會發現,自己真正的工作時間並不長,最多隻佔正常工作時間的一半左右。那麼,我們時間都去哪了?


審視我們的職業,認識資本疊加理念,打拼出我們的美好未來

01.時間會自動膨脹,佔用我們所有的可用時間。

英國曆史學家、政治學家西里爾·諾斯古德·帕金森,出版了《帕金森定律》一書。他認為,工作會自動佔滿一個人所有可用的時間。如果一個人給自己安排了充裕的時間去完成一項工作,他就會放慢節奏或者增加其他項目以便用掉所有的時間。工作膨脹出來的複雜性會使工作顯得很重要,在這種時間彈性很大的環境中工作並不會感到輕鬆。相反會因為工作的拖沓、膨脹而苦悶、勞累,從而精疲力竭。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這樣的事例:一個方案,明明可以看10分鐘,卻要磨磨蹭蹭研究半天;接個電話,明明可以三五分鐘說完事,卻要東拉西扯聊上好半天;看個短信微信,明明可以幾分鐘看完並回復,卻要順手刷一會兒朋友圈……

於是,我們的時間就這麼白白流逝了。

02.從不離手的手機,越來越多地侵佔著我們的時間。

網上有這樣一組數據:“2018年上半年中國人每天花在手機上的時間增加到5小時,在過去2年漲幅達66.7%,其中大部分時間由移動社交、短視頻、拍照、遊戲佔據。”

英國移動技術顧問托米·阿霍寧通過調查發現,人們平均每6.5分鐘就會看一眼手機,如果按每天清醒時間為16小時計算,一天大約要看150次手機。

不去管這些數據的準確性,對我來說,每天頻繁打開手機,似乎是翻看短信、微信、電話,但實際上拿起來就要瀏覽一會新聞、刷一會朋友圈,真正得到的有用信息少的可憐。

於是,我們的時間就這麼被手機侵佔了。

03.嘈雜凌亂的工作環境,時時浪費了我們的時間。

我們似乎都很忙,忙得沒時間收拾一下自己的辦公桌、電腦、辦公用品和各種資料。談不上安靜的辦公環境,凌亂的辦公區域,都是影響我們高效工作的重要因素。凌亂的辦公桌,滿屏的軟件,經常會無意中牽扯我們的注意力,讓自己不由自主地放下工作,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

最可能分散我們注意力的,就是微信、QQ等即時軟件、一些愛玩的遊戲、放在一邊未看完的一本書等。都可能讓我們隨時觀看瀏覽,無形之中,我們把工作時間都白白浪費掉了。

比如,正在專心工作的時候,突然QQ、微信“嘀嘀嘀”來了消息,不停地閃啊閃,你會強迫自己打開看看,這就中斷了你的工作。

於是,我們的時間就這麼被揮霍掉了。


審視我們的職業,認識資本疊加理念,打拼出我們的美好未來


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白白浪費了大量時間

已經知道了時間都去哪了,接下來,試著分析一下,造成時間流逝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在這裡我們引入一個資本疊加的理念。

01.什麼是資本疊加。

我們需要認識一個資本疊加的重要理念,這裡所說的資本是指所擁有的、可以幫助我們自動獲得回報、提高速度和效率的東西,它可以是知識,可以是財富,可以是經驗。這種資本的疊加能產生裂變反應,使我們得到呈指數增長的回報。這種現象,我們暫且可以稱之為資本疊加。

舉個例子:一個人已有的知識就是一種資本,自己擁有的知識越多,在學習新知識時,就越能自動生效,幫助我們快速吸引新知識,極大地提高效率。久而久之,這些知識會自動連成一個環環相扣、彼此相接的網絡,這整張網絡就是我們的資本,各個網格就是不同的知識點,我們在需要時就可以隨時調用。比如在我們進行寫作時,文章寫得越多,掌握的相關知識就越豐富,寫起文章來就可以信手拈來、文如泉湧,這就是的知識疊加的巨大能量。

這就如同佔有的財富越多,積累財富越快,是同一個道理。

事實上,早在公元前500多年以前,古代聖賢老子在《老子》第七十七章,就提出類似的觀點:“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人之道”就是指自然規律,“損不足以奉有餘”就是指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

在西方,直到1968年,美國人羅伯特·莫頓才提出了“馬太效應”,歸納為“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審視我們的職業,認識資本疊加理念,打拼出我們的美好未來

02.缺乏這個理念,導致我們沒有明確的奮鬥目標。

一個人缺乏這個理念,就可能迷失在漫漫人生路上,找不到奮鬥目標,根本就不知道努力工作到底要得到什麼。表現在工作上就是得過且過,毫無動力,人做事沒有動力,就會渾渾噩噩,迷失方向。

人生就象是在駕駛一輛汽車,要奔向既定目的地,這個目的地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有了這個奮鬥目標,就不會南轅北轍、背道而馳;汽車打滑,會盡力轟開油門,努力向前衝;汽車偏離方向,能隨時按照目標調整前進方向。而一旦沒有這個目的地,我們就可能走岔路或者停止不前。

03.缺乏這個理念,導致我們大多數人只是出賣時間。

現實中,我們大多數人是依靠自身技能賺取工資的,許多都是重複的機械工作,就是在不斷複製技能,用熟悉的方法解決相似的問題。這就導致除了換取工資以外,根本不具備資本疊加功能,最終並不會有多少多餘的價值。

其實就相當於賺取計時工資,每天就是靠時間,混日子,等下班。這就等於我們用寶貴的時間去出賣給公司,賺取嚴重不對等的工資。

04.缺乏這個理念,導致我們缺乏嚴謹的時間觀念。

上天給予我們所有人唯一公平的東西,就是時間,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講,都是一樣,而幸運之神青睞的是善於利用時間的人。但實際上,大部分人缺乏時間管理觀念,忽略了時間也是有成本的,浪費時間就等於浪費金錢、浪費生命。

在工作上,沒有時間觀念,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不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沒有主次,沒有方向,做事不能專心,拖拖拉拉,本來1小時能完成的工作,往往拖上半天,自己卻經常不知道時間都浪費在哪了。


審視我們的職業,認識資本疊加理念,打拼出我們的美好未來

認識資本疊加理念,打拼我們美好未來

在工作生活中,我們往往認識不到資本疊加的重要能量,這是我們很多人顯得越來越平庸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實,不是我們退步了,是優秀的人積累多了才走得快了。接下來,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學習,積累知識,理順思路。

01.制定清晰的奮鬥目標。

我們一定要對自己的職場做一個定位,明確將來要達到一個什麼目標。要認真對自己的能力、狀態、職業、環境等,做認真詳細的分析,以此為基礎制定自己的奮鬥目標。這個目標一定要切實可行,必須是長久目標,要據此為自己畫一條直通目標的主線,所有工作都要圍繞主線開展,決不可偏離。

建議:奮鬥目標的制定,我個人比較傾向推薦使用沃倫·巴菲特的一個辦法:寫下25個在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認真思考這25個目標中哪5個是首要的目標,這5個目標就是最重要的,必須全力以赴;剩下的20個目標,不花費任何注意力與精力。沒有列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盡力避免的,真正成功的人幾乎對所有的事情都是說不的。

02.管理分配自己的精力。

很多時候,制約我們工作效率的,不是時間,而是我們的狀態,這種狀態就是我們的精力。當我們精力充沛、頭腦清醒時,能一鼓作氣完成一篇漂亮的文案,做完一個完美的PPT。當我們心不在焉、無精打采時,卻半天敲不出來幾個字來。這就是因為我們的精力沒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分配,一個人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必須學會聚焦精力,把80%的精力放到20%最重要的事情上。

建議:我們應該把最好的精力留給最重要的事情,通過管理精力來提高工作效率。一定要找準自己最高效的工作時間段,在這個時期段,只做對自己最重要的事,如此就能大大提高效率,減少精力的損耗。在最低效的時間段,乾脆安排休閒娛樂,放鬆自己。

齊格勒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湯姆·齊格勒分享他的成功經驗是:“將一天的開始分配給你最首要的任務,這有助於你事業的發展。”


審視我們的職業,認識資本疊加理念,打拼出我們的美好未來

03.細化自己的時間安排。

普通人的日程表上都是默認以整點和半點來劃分時段的,現實中,普通人的大部分時間,都不是用在工作上,而是用在亂七八糟的事上,自己卻毫不知情。

而那些成功人士不同,對他們來說,每一天都由1440分鐘組成,每一分鐘都是最寶貴的財富。錢不夠了還能再掙,時間一去可不會回頭。我們可能都在網上看過王健林的一個時間安排表,他的時間表都是以分鐘為單位來計算的,整個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而且都是特別重要的事。

人不是因為成功了,才會合理使用時間,而是因為會合理使用時間,才可能成功。


審視我們的職業,認識資本疊加理念,打拼出我們的美好未來

作為普通人,我們雖然不能通過把握每一分鐘,來掌控整個生活,但我們可以學習成功人士的做法,把時間只用在對自己最重要的事上面。遇到小事瑣事不會去浪費時間辦理,碰到爛人破人不會去浪費精力糾纏,一些亂七八糟的會議能不參加就不去參加,一些不重要的事能推就推,能委託他人就不自己動手。

建議:按照帕金森定律,通常執行任務前30分鐘效率逐漸提高,到30分鐘左右達到峰值,之後迅速降低。據此可以把工作時間碎片化,充分利用好30分鐘的高效時間,確保絕對高效。完成一個工作後,用幾分鐘時間放鬆一下,一定要完全放鬆自己,然後再進入下一個工作狀態。

04.製造整潔的辦公環境。

一個安靜的、整潔的外部環境,能使你的工作效率直線提升,一小時頂平時的兩三個小時。

而嘈雜的工作區,最可能隨時打斷工作思路,在專注的狀態下,一旦被打斷,根本無法迅速再次進入好的狀態。特別對一些靈光一閃的想法,就可能永遠找不回來了。

建議:推薦使用豐田的“5S”法:整理(Seiri):分清哪些物品有用,哪些物品沒用,扔掉沒用的;整頓(Seiton):能將必要的物品在必要的時間拿出必要的量;清掃(Seisou):打掃乾淨,日常使用的物品做到一塵不染;清潔(Seiketsu):保持上述整理、整頓、清掃的狀態;素養(Shitsuke):督促其他人遵守整理、整頓、清掃的規則。

5S能消除浪費(時間、空間、出錯的浪費),提高效率和利潤。檢測標準就是:10秒內能否拿出要找的文件。


審視我們的職業,認識資本疊加理念,打拼出我們的美好未來

我們通過認識一個資本疊加的理念,重新對我們的職業進行再認識、再規劃,由此制定我們的奮鬥目標,管理好自己的精力,分配好自己的時間,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目的就是讓我們為自己打拼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