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這幾句話,大部分的人都學歪了

孔子作為一代宗師,其儒家學派思想貫穿了幾千年的社會文化,且輸出到日韓等國家,至今影響深遠。

但是,很遺憾的是,99%的人都把孔子的名言學歪了。

一、狗皮不通的演化

正如我們口頭禪裡有一句“狗屁不通”,說來說去,卻沒有人質疑,一個“屁”有啥通不通呢?

東北老爺們都知道狗皮帽子,戴著那叫一個暖和。原因就是狗皮不透氣,保暖效果極好,也不會滲漏雨雪。

狗的身上沒有汗腺,很少的一點汗腺分佈在狗爪子的肉墊上,所以散熱全靠吐舌頭,流口水。

因為這個特性,原話是“狗皮不通”,即狗皮是不通氣的。

後來在民間寫作時,被表達為“狗屁不通”(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35回:“柳老賴婚狼心推測,馮生聯句狗屁不通。”),伴隨著民間文化傳播,訛變成了現在的通用詞彙。

孔子的這幾句話,大部分的人都學歪了

與此類似的還有很多,比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皮匠”實際上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指“副將”,原意是指三個副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在民間流傳中,“裨將”這麼文縐縐的詞,老百姓一不會念,二不會說寫,於是就成了“皮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則就更神奇了。

這句話原意是,“捨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費鞋。湖北、四川等地方言管“鞋子”叫“孩子”,就和把蔣介石叫“蔣該死”,上街叫“上該”一回事。

誰要把自己孩子扔出去套狼,估計這個人就先被打死了。

“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被異化為“無毒不丈夫”,“無尖不商”被異化為“無奸不商”,則完全走向了反義詞。

二、孔子被誤讀的經典語錄

1、父母在,不遠遊

《論語·里仁》有“父母在,不遠遊”這麼一句,大家小時候都會被這句話訓導,特別是現在成為啃老族的理論依據。

但這句話的完整後半句還有“遊必有方”,意思就是:按道理父母健在的時候,我不應該外出闖蕩,但是為了實現夢想(方略),就一定要出發!

孔子的這幾句話,大部分的人都學歪了

2、三思而後行

《論語·公冶長》中有“三思而後行”這麼一句,成為拖延症一族的座右銘。

其實這句話完整表達是“再,斯可矣”,即“如果總是三思而後行,那機會就會逝去”。

所以,這句話的根本意思是:想了就幹!

孔子的這幾句話,大部分的人都學歪了

3、言必行,行必果

《論語·子路》中的“言必信、行必果”,簡直是所有公司領導對我們這些下屬打工仔的基礎要求,也是所有總裁班、國學班、雞湯班裡的必學語句。

可能大家要失望了,孔子後面的完整語句是“硜硜然,小人哉”。(念“kēng”)

翻譯一下,就是“說了就乾的人,只是個小人”。

意思就是,做事應該多加分析思考,搞清是非對錯,否則就是個憤青。

三、互聯網+

我個人以為,近年來最大的被訛傳詞彙,就是“互聯網+”了。

理工科出身的人,寫個XX+ ,自然知道意思是 XX plus。所以,互聯網+ 的原本意思,應該是表達互聯網要進入新時代,這個時代需要改變純流量思維,需要重構組織結構,需要回歸商業價值等等,即“互聯網Plus”的時代。。

因為某些本文也不敢明示的原因,這個“+”被翻譯為“加”,成為了“互聯網 + 一切”的宏大願景。

拿著互聯網概念到處加來加去,眼前一片作死的狼藉。

當初提出互聯網+概念的幾位大佬,不解釋,不糾錯,不約而同搞出“產業互聯網”------這其實就是當初想說的“互聯網+”。

孔子的這幾句話,大部分的人都學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