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感染”有多可怕?鍾南山預測最壞結局,你需要知道真相

進入4月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開始,雖然疫情已經逐步得到控制,但對於是否會第二次大爆發,國人仍然憂心忡忡。

畢竟經歷了整整兩個多月的艱苦奮戰,武漢人民和醫護人員乃至全國人民都作出了巨大的犧牲,誰都不想再看到有人因為新冠肺炎死去。

雖然現在國內疫情已經好轉,但是全球的其它幾十個國家都開始了疫情大爆發。滯留國外的華人要回國,也讓境外輸入的壓力不斷增大。


“無症狀感染”有多可怕?鍾南山預測最壞結局,你需要知道真相

而明處的敵人還比較好對付,往往暗處的敵人才最令人頭疼。比起確診和傳染,“無症狀感染”更像一隻幽靈病毒悄悄地潛伏在我們身邊,在人群中游走、擴散,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

所謂“無症狀感染”,就是雖然核酸檢測呈陽性,但該病人卻沒有任何確診症狀。可是早在2月的時候,鍾南山就已經指出,無症狀感染者雖然自身沒有任何症狀,但其卻一定具備傳染性。

4月1日起,國家衛建委已經公告,正式將無症狀感染者的相關情況納入每天的疫情報告中。

“無症狀感染”有多可怕?鍾南山預測最壞結局,你需要知道真相

面臨全國大復工、人人都開始走出家門,無症狀感染者卻根本就沒有完全杜絕。很多人不得不開始擔心無症狀感染會帶來二次大爆發的風險。

對於此,鍾南山接受採訪時給出了他的預測:

無症狀感染不會帶來疫情的二次大爆發,但仍然值得警惕。

他在另一個採訪中道出其中的原因:

在中國無症狀感染者數量並不高。因為如果有的話,他們一定會傳染給其他人,讓確診數量更高,但現在國內很多地方的確診病例都接近0,所以我不認為是個大問題。

可見,即使是最壞結局,發現了無症狀患者,立即將其和密切接觸者隔離,也能夠及時切斷傳播鏈。

為什麼鍾南山這麼自信“不會引起大爆發”呢?

“無症狀感染”有多可怕?鍾南山預測最壞結局,你需要知道真相

這就要從“無症狀感染”患者的特點說起了。

是否會被傳染病感染,和病毒自身的毒性強弱還有宿主的免疫力高低關係很大。

早在疫情爆發初期,醫生們就告誡過我們,要多喝水、保持運動、多吃飯,甚至有一些在家中自愈的新冠肺炎患者,也是通過大量喝水、拼命吃飯和吃藥生生扛過來的。

其目的就是提高自身免疫力,打敗病毒。

而無症狀感染者出現,則是因為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平衡現象,這主要取決於兩個原因:

“無症狀感染”有多可怕?鍾南山預測最壞結局,你需要知道真相

1. 宿主本身免疫力強,而病毒毒性低

國內早有報道說過,部分無症狀患者雖然被檢測出核酸陽性,但是在隔離期間就能夠自我療愈。就是因為宿主本身免疫力強,或者體內病毒毒性太弱,所以最終免疫系統打敗了病毒,病人就自己康復。

2. 病毒為了傳播自己降低毒性,在宿主身上不發病

病毒是非常狡猾的,因為如果它們的致死率太高,就達不到不斷傳播的目的了。因為當病毒的致死率太高,宿主都死了,病毒自然無法傳播了,病毒也是需要傳宗接代的。


“無症狀感染”有多可怕?鍾南山預測最壞結局,你需要知道真相


所以傳染病的病毒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傳播,會降低自己的毒性(這可能與物種選擇有關),龜縮在宿主身上。

然後在宿主接觸其他人時複製傳播出去,讓免疫力更低的人患病,免疫力和毒性差不多的,則繼續充當傳播機。

比如美國19世紀後期,曾經出現的著名人物“傷寒瑪麗”。這位叫瑪麗的愛爾蘭籍女性,偏偏是一位廚師。她終身攜帶傷寒病毒,但終身都沒有發病。

“無症狀感染”有多可怕?鍾南山預測最壞結局,你需要知道真相

但是因為攜帶可傳染的傷寒病毒,她最終傳染了51個人,並導致9個人因傷寒死亡。

即使最終瑪麗被發現是傷寒桿菌的攜帶者,並被單獨隔離到了一個小島上。但瑪麗死亡時,卻是因為肺炎。

在她死去後接受檢測時發現,她的膽囊裡滿滿的都是活性傷寒桿菌。

“無症狀感染”有多可怕?鍾南山預測最壞結局,你需要知道真相

所以根據多方資料我們都可以確定鍾南山院士的預測,疫情並不會因為無症狀感染者的存在而大規模爆發。

但是鍾南山也提到——值得警惕!如果我們不遵守衛健委的警告,不戴口罩、不勤洗手,到處聚集的話,病毒還是會有可乘之機。

可見,無論病毒再如何狡猾,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管好自己,它就一定能夠更快被消滅!

---

資料及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