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第四集 解读

第四集 胡宗宪的组合拳

1、 胡宗宪首先逼马宁远说出实情

胡宗宪得到新安江大堤决口的消息后,感觉这件事太蹊跷,一方面安排军队分洪减少损失,一方面找来河道总管马宁远。马宁远自知项上人头不保,但是坚决不愿意供出同伙。马宁远是想自己来抗,胡宗宪知道的内情越少责任便越小。

马宁远甚至已经替胡宗宪想好了推卸责任的说辞——新安江决口是因为河道衙门贪污了修河公款,导致洪水冲垮豆腐渣工程。而自己作为河道总管责无旁贷。这样改稻为桑便没有了阻力,胡宗宪不但完成了严党的国策,在裕王那边也能过关,两边都不得罪。

胡宗宪即恨铁不成钢又心疼这位下属。沉痛的说道:“你这颗脑袋是保不住了,但是死要死个明白。”无论是毁堤还是贪墨都是死罪,但是马宁远死也要死的有价值,胡宗宪必须从他的嘴巴里拿到有价值的信息。

胡宗宪知道,不让这位下属看透浙江官员的嘴脸,他是不会说出内幕的。

他让马宁远躲进内室偷听,然后让人请郑必昌、何茂才谈话。

郑泌昌及何茂才在胡宗宪的诱导下果然上钩,将罪名赖到马宁远贪污修河公款的头上,以便向朝廷上报天灾。

马宁远此刻彻底看清了郑、何二人。如果说此前马宁远是自己心甘情愿替胡宗宪抗事,现在则愤怒于郑、何的出卖。马宁远终于将毁堤的内幕告诉胡宗宪。


2、 胡宗宪成功要挟郑、何及杨金水联名上书缓行严党国策。

只有浙江的严党、裕王的代表谭纶、宫内的代表杨金水同时联名上报因为天灾无粮才能阻止改稻为桑的实行。因为这样才能显得客观,并非哪个人的政治站队。

要挟浙江的贪官不是难事,难点是如何拉杨金水下水。

杨金水对上了胡宗宪,他没得选,谁让他也贪?只要有欲望就容易受制于人。

胡宗宪早就替他设好套等他钻。

第一步,顺应郑、何、杨的想法,上报天灾。经过各方妥协,确定由马宁远、李玄及淳安建德知县以贪墨公款就地正法来背锅。郑、何开始是不愿意牺牲李玄的,因为李玄是宫里的人,作为地方官无权处置。但是胡宗宪说出了必须牺牲李玄的逻辑,如果报天灾掩盖毁堤的事实,李玄作为河道监休如果没有贪墨是说不过去的。杨金水没有办法只有交出李玄来顶缸。胡宗宪当机立断拿出王命旗牌将李玄就地正法。

第二步,杀掉李玄后,要挟杨金水等人在奏报里加上一条——建议朝廷三年内不实行改稻为桑的国策。胡宗宪此时才算是正式摊牌。

对于这个条件杨金水自然是不同意的,并且威胁胡宗宪让胡宗宪去跟吕公公说。意思是自你、己可以通过宫里的这条线将胡宗宪反对国策的立场透露给嘉靖。 胡宗宪却说,自己也有进京面圣的权力。当着所有人的面,胡宗宪命人将马宁远带进议事厅。马宁远拿出一份供状给胡宗宪说道:“卑职已将毁堤淹田的来龙去脉详细写在供状里。“

这个把柄算是坐实了,杨金水肠子都毁青了。不交出李玄,他还可以死不认账,坚决不承认参与了毁堤。可是当初看不清胡宗宪的态度,以为他只是给朝廷一个说法而已,万万没有想到,身为严党的主力干将,胡宗宪竟然站到了严党的对立面。现在若不就范,如何向上面交代李玄的死因?现在想赖账都没有机会了!

然而,好戏才刚刚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