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說漢代故事,中國漢畫大展在河南博物院開展,展至12月9號


“畫”說漢代故事,中國漢畫大展在河南博物院開展,展至12月9號


“畫”說漢代故事,中國漢畫大展在河南博物院開展,展至12月9號

“中國漢畫大展”巡展在河南博物院開展

11月28日,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中國漢畫大展”巡展在河南博物院開展。此次展覽由河南博物院與中國漢畫學會共同主辦,參展作品全部由中國漢畫學會的集體會員單位提供,分別來自全國23家文博單位,展出漢畫拓片150餘件(套)。

漢畫包括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壁畫、帛畫、漆畫、器物繪畫等,其中數量最多的是畫像石和畫像磚。漢畫以其豐富、多樣的視覺形象,表現了先秦至漢代的許多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反映了漢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視為漢代社會的百科全書。

漢畫拓片是運用我國古老的傳統拓印技藝,將漢代遺存的畫像石和畫像磚以宣紙和墨汁將其圖案清晰地拓印出來的一種藝術形式,同時其形式粗狂雄渾,豐富的符號與圖案對於當代美術創作亦有特別的指導意義。

魯迅先生曾經評價“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倘取入木刻,或可另闢一境也。”他收藏有大量漢畫拓片,並用以指導新木刻運動,使其成為中國美術史上重要的篇章。

此次展出的漢畫,讓觀眾可以近距離看到漢代的車馬出行、迎賓拜謁、捕魚田獵、馳逐牧放、紡紗織布、庖廚宴飲、樂舞雜技、琴瑟和鳴、六博對弈、射御比武、飛劍跳丸、馴象弄蛇、迎來送往、亭臺樓閣、門卒侍衛、魚龍漫衍等等歷史故事。

本次舉辦的大規模漢畫拓片展可以說是舉全國之力,得到了國家藝術基金和河南博物院的支持,中國漢畫學會各成員單位給予積極配合。中國漢畫學會是文化和旅遊部主管、民政部註冊的國家一級社團,創會會長為著名國學大師馮其庸。

本次展覽將於12月9日結束。展覽地點是河南博物院東配樓一樓展廳,觀眾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可免費參觀。

“畫”說漢代故事,中國漢畫大展在河南博物院開展,展至12月9號

河南省南陽市文物研究所藏品


“畫”說漢代故事,中國漢畫大展在河南博物院開展,展至12月9號

南陽市漢畫館藏品


“畫”說漢代故事,中國漢畫大展在河南博物院開展,展至12月9號

河南博物院藏品


“畫”說漢代故事,中國漢畫大展在河南博物院開展,展至12月9號

四川博物院藏品


“畫”說漢代故事,中國漢畫大展在河南博物院開展,展至12月9號

淮北市博物館藏品


“畫”說漢代故事,中國漢畫大展在河南博物院開展,展至12月9號

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藏品


【相關鏈接】

漢代的厚葬之風

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偉大而強盛的漢朝。那時候人們普遍所想,尤其是社會上層和富貴人家,都希望在死後能夠享受到和生前一樣的富貴生活,更希望自己能夠長生不老,因此,整個社會瀰漫著對於神仙世界的憧憬,直至把這種嚮往轉移到死後的墓室之中。

漢代的厚葬之風為後世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存,其中的方方面面構成了今天還原漢代社會的每一個組件:車馬出行、迎賓拜謁、捕魚田獵、馳逐牧放、紡紗織布、庖廚宴飲、樂舞雜技、琴瑟和鳴、六博對弈、射御比武、飛劍跳丸、馴象弄蛇、迎來送往、亭臺樓閣、門卒侍衛、魚龍漫衍等;還有賢君明臣、武功勳爵、貞節烈女、殉國先烈等歷史故事;另有神仙世界中的東王公和西王母、伏羲和女媧,以及與他們相關的三青鳥、九尾狐、玉兔;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與九頭人面獸、麒麟、羽人、天神、奇禽異獸等,而承載它們的是形式各不相同的漢代繪畫。

漢畫的社會功用

畫像石、畫像磚的遺存分佈很廣,以河南和山東、蘇北、皖北和鄂北、四川、陝北以及晉西北為中心的主要分佈,表現出了地域性中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水平。而以畫像磚構成的磚室墓,其畫像的規模雖不及畫像石墓,可是,其獨特的藝術手法也是漢代繪畫一個方面的代表。

漢畫有著多方面的社會功用,既“昭盛德”,又“傳既往”。“見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見三季異主,莫不悲惋;見纂臣賊嗣,莫不切齒;見高節妙士,莫不忘食;見忠臣死難,莫不抗節;見放臣逐子,莫不嘆息;見淫夫妒婦,莫不側目;見令妃順後,莫不嘉貴”,這種用繪畫表現垂教後世的社會意義,從現世地上的雲臺和麒麟閣等國家廟宇,到地下墓葬中的畫像石、畫像磚、壁畫、帛畫等,都達到了歷史的極致。

漢畫興起金石學

畫像石和畫像磚共同構造了漢畫體系中的核心部分,也是金石學研究的主要對象。畫像石在製作技法上有陰線刻、凹面刻、減地平面陰刻、淺浮雕、高浮雕以及透雕等多種方法,有的甚至是多種技法混用,因此,基於它的拓印、收藏及其對於拓印版本的題跋、考釋,都是中國獨特的學問,也為歷代文人和書畫家所好。

早在東晉末年,戴延之的《西征記》首次記載了山東魯恭墓前的石祠堂、石廟和畫像。北魏末年,酈道元的《水經注》也記載了山東、河南南陽等地的石祠堂和畫像。北宋中期以後,一些金石學家刻意收集和著錄漢畫像,促成了金石學的興起。到了北宋末年,則出現了“訪求藏蓄凡二十年”的金石學家趙明誠,其30卷的《金石錄》對藏品和金石銘刻拓片的論述和考訂,開金石學的先河。


“畫”說漢代故事,中國漢畫大展在河南博物院開展,展至12月9號

河南博物院藏品


“畫”說漢代故事,中國漢畫大展在河南博物院開展,展至12月9號

河南省商丘博物館藏品


“畫”說漢代故事,中國漢畫大展在河南博物院開展,展至12月9號

河南省南陽市文物研究所藏品


“畫”說漢代故事,中國漢畫大展在河南博物院開展,展至12月9號

江蘇師範大學漢文化研究院藏品

“畫”說漢代故事,中國漢畫大展在河南博物院開展,展至12月9號

曲阜漢畫藝術博物館藏品


“畫”說漢代故事,中國漢畫大展在河南博物院開展,展至12月9號

滕州市漢畫像石館藏品


“畫”說漢代故事,中國漢畫大展在河南博物院開展,展至12月9號

鄒城市文物局藏品


原稿:石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