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留天真。”

這句話,就像是李現的真實寫照。

文-水晶靈蜜蜜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很多人都說:

“看了《親愛的,熱愛的》,我真的滿腦子都是李現。”

“看到李現就上頭、就想做他現女友。”

“一看到韓商言就忍不住感嘆:世上怎麼會有這麼一個符合心中“幻想男友”的人啊?”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韓商言的扮演者--李現。

看完你就知道了:

是怎樣的厚積薄發,才能沉澱出這樣一個李現。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1991年10月19日,

李現出生於湖北省荊州市,

是江漢油田四機廠子弟。

李現原名叫李晛,

“晛”這個字的出處,

來自《詩經·小雅·角弓》,“雨雪漉漉,見晛曰消。”

因他出生前一直下雨,降生的當天太陽出來了,

所以父母取名晛,意思是看見太陽。

後來在考試的時候,發現“晛”比較生僻,便改成了“現”。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李現父母是開明的,

他們給予李現的寶貴財富,

是石油人的精神,

是那種石油工人骨子裡的“鐵人”傳承,他們謙遜、自律、好學,堅定。

特別是第一批來江漢油田的石油人,

他們有著挽狂瀾於即倒的彌天勇氣和自制力。

李現至今牢記媽媽的教誨,並時刻嚴於律己

“作為藝人,太鋒芒畢露會受傷,要學會低調做人。”

小時候的李現根本沒有意識到,

胖對自己形象的重要性,

曾一度被戲稱為“荊州小胖”。

高中時為了減肥,

李現打籃球、踢足球、跑步,戒掉最愛的可樂、不吃零食、跑步……

在這樣,

對自己高要求的執行之下,

他終於在40天的時間內減掉了20斤肥肉,

從一個胖到模糊的少年完美蛻變成五官立體、身材修長的帥哥。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學習表演的機會,

是李現自己爭取來的。

高中班主任袁德俊老師,談起高中時的李現說:

“給我印象深刻的是年輕稚嫩,少年感十足,思維活躍,對未來有無限期待。

歡打籃球,愛好播音主持,有藝術天賦。”

讀書的時候,

李現的爸媽一直想讓兒子攻讀數理化,

李現以前也一直認為,自己就應該是一個理工男。

但是第一次高考失利後,

他開始有了其他心思:

既然不喜歡,既然還要再考一次,為什麼不追求一下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在高考失利後,

立志要考入藝校,

他花大量時間,惡補臺詞和表演,

最終以第14名的好成績被錄取,

成為荊州第一個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業的學生。

為此,荊州電視臺還專門派記者到他家採訪,

李現還當場來了一段詩朗誦,

宛如荊州之光。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大二時,

電影[萬箭穿心]進入籌備階段,

講的是90年代武漢一家三口的生活悲劇,

導演是攝影系老師王競,

萬事俱備,

就差兒子小寶還沒定人選。

王競打算先從本校找,

尋思講的是武漢的事,

這演員最好是個湖北人,

最好十八九,

能帶點備戰高考的狀態。

這一篩選,

李現就這麼被選上了。

李現永遠忘不了自己人生第一場戲:

開冰箱拿酸奶,關冰箱轉身看見媽,然後不情願地轉身離開。

有時候站的位置不對,

擋住了對面的媽媽顏丙燕,

有時候說錯了詞,拿錯了飲料,

來回拍二十多條一直過不了,

連場務都忍不住,說“到底行不行啊”。

好在《萬箭穿心》播出,

豆瓣12萬人打出8.6分,

短評裡罵李現的都是說:

“他在戲裡忤逆他媽,讓人恨得牙癢癢。”

側面說明李現演得好。

上映當天,

李現他爸還包了場慶祝,

把親朋戚友都叫來看,

看完還點評,

說李現太緊張,不夠鬆弛,鏡頭上看著有點胖。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接下來,是3年難捱的歲月。

沒戲可拍,

整天除了上課就是休息,

本來尋思拍了《萬箭穿心》又簽了經紀公司,

怎麼看都是未來可期,

結果到畢業,

李現是最後一個離開宿舍的。

不好意思問家裡要錢,

只能靠拍廣告掙一兩千,

來堅持他的初心。

租房也只能租便宜的,

最窮的時候,

卡里只有38塊2毛。

這時的他,

就開始減肥,每天5公里,

一年下來跑壞3雙鞋。

再就是沒日沒夜,看電影,

去琢磨經典片子,去觀察、去感受,

一次一次反覆,琢磨練習,

他說他相信重複的力量。

從河正宇到金允石,

從湯姆·哈迪到瑞恩·高斯林,

從[黃海]到[如父如子]。

以至於之後每一部戲,他都堅持親身體驗角色,

哪怕是剖魚,搬家,

也一遍遍嘗試到自己掌握角色,把重複做到極致。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總算等到一部戲,

《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試鏡的時候,

男角兒裡頭就剩個重慶糙漢,謝訓懸而未決,

李現剛減了肥,

梳個背頭,臉上又幹淨,

導演瞥一眼,

搖頭,“太瘦,脂粉味兒有點重。”

衝這句話,

5月的湖北,

李現就天天去打球,

曬出了一身古銅色,

又在40天裡增重15斤,練出一身肌肉。

第二回試鏡,

整個人又黑又壯,還鬍子拉碴,

導演抬頭一看,差點兒沒認出他來。

這之後,

李現發現自己的片酬多了一個零。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可惜拍完這部劇沒多久,他就被雪藏了。

這個事兒說來話長,

其實大學的時候就有苗頭,

估摸著是他拍了一些MV和微電影,

小範圍火了一把,

就有人拿這些照片到基圈兒散播,

一來二去,誤傳說李現是基圈兒“心水”。

天長日久,

“假李現”漸漸有了些名氣,

吧裡的人也信以為真,

就跑到李現的微博底下撩他。

就算出來澄清,微博停用,開新號,

卻還是有特別多的人跑到他微博底下騷擾他,

發的評論也是汙穢不堪叫人目不忍視。

兔子急了還咬人不是,李現忍無可忍,

一氣之下回了句:“反同。”

也是這句話,成為李現一生黑。

其實就是句氣話,他一年輕人,

碰到這陣仗,

要做到說話不帶情緒太難。

再說了,李現經常在微博上推薦電影,

還會寫下自己觀影后的體會,

興致來了甚至會寫下長評。

長評中李現文字細膩,邏輯清晰,體現了不俗的文學素養和電影儲備。

不僅滿足於寫影評,

影迷李現有機會時還會利用“身份之便”,

在看完電影后和導演探討影片核心的理念,

他對於影視藝術的執著,實在是讓人感到有些佩服,

可見李現是真正熱愛電影,也真正熱愛演戲這件事的。

而粉絲們則戲稱其為電影博主。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之後,李現拍了《法醫秦明》、《夏至未至》和《南方有喬木》,

都是不溫不火,

也就《法醫秦明》裡的刑偵隊長林濤,

能讓人印象深刻。

但是他對錶演的態度,

卻得到《南方有喬木》導演林妍的高度認可,

“李現拍戲不帶助理、不拿劇本,臺詞都在他的腦子裡,

每天一出現只有他和他的耳機,

從不遲到、從不早退,候場的時候就默默聽音樂。”

這是林妍和李現的第一次合作,李現對待表演的態度打動了她,

“現在認真寫演員闡述的人非常少,李現是一個。”

她記得,

李現有一個黑皮小本,

裡面是他手寫的對角色行為和邏輯的理解,

“他會把人物之前和之後的故事做延伸拉展。”

李現的潛心耕耘,

終於一點一點有了回饋。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真正火起來,

是拍天下霸唱的《河神》。

也是李現第一部擔任男主的劇,

演一個類似水上偵探的角色,

經常要跳到河裡去破案,

為了呈現出來的畫面好看,

李現瘋狂健身,練出了8塊腹肌。

24集,120天,每天18個小時,

臺詞量是A4紙大小的5頁。

每天,

李現都要背5頁的臺詞,

而一個扎猛子的動作可能要拍上百條,

直到沒有水花為止。

而且,

《河神》跟《萬箭穿心》一樣,

是一出好戲,

豆瓣11萬人打出8.2分,還被Netflix買了。

自此,李現多了很多選擇,

但火了的同時,

生活日常也被各種曝光,跑步、健身、等都被圍觀拍照,

李現呼籲大家要理智追星:

“我不希望會因為這些東西的打擾,而失去了對於角色最開始、最本質的理解。”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親愛的,熱愛的》

因為這部劇,

和劇裡“韓商言”的角色,

他一共上了不下30次熱搜。

就說明了他角色塑造的非常成功,

他在訪談中說,

塑造角色的時候,

會盡可能的賦予角色全面的人格魅力,

而不是代表他只有帥,正能量,

什麼都不會做錯的霸道總裁人設。

他一定會展現,

他生活中的缺陷和人格不足的地方。

其實,

從他喜歡梁朝偉、河正宇、RyanGosling。

就可以看出,

李現有的審美和價值觀,

不會為了薪酬、平臺去選角色,

選擇,一定是角色打動了他。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李現,8年沉澱,憑韓商言一炮而紅,但他卻說,我不再演直男

李現說:

“我恐懼的是我自己不會演戲,而不恐懼自己紅不紅。”

他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

他敬業

拍戲時不找替身,即使三進急診室,也在堅持;

在表演上,

他不要重複,他要的是不斷突破自己;

他善於自我反思,

覆盤之前飾演角色和參加的訪談,

反覆琢磨,體驗不同的演繹張力同時,找出自己的不足提升;

他還樂於分享,

影響更多的人,去發現生命中那些美好的東西。

他極其自律,

自我控制力極高,時刻保持著迎接最多的挑戰。

相信李現,

在未來的演藝路上一定可以走的更遠,去體會不同角色的不同人生。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