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錢學森侄子,獲諾獎後坦言:我是美國科學家,只會說一點中文

錢學森先生對中國的意味不僅僅在於他是“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還因為在當時國家需要人才的時候,錢學森排除萬難,拒絕了美國給予的高薪待遇,義無反顧的回到了祖國,這種態度並不是人人都具備的。

他是錢學森侄子,獲諾獎後坦言:我是美國科學家,只會說一點中文

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在獲得諾貝爾獎時就坦言:“我是美國科學家,只會說一點中文,這一點很確定。”

錢永健於1952年2月出生在美國,他的父親錢學榘是錢學森先生的堂弟,錢學森先生赴美留學時,錢學榘則是在交通大學畢業後到了清華大學當助教,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對錢學榘說:“你在清華教書當然不錯,但你學森哥哥到了美國留學,要為國家做大貢獻應該也要去留學。”

他是錢學森侄子,獲諾獎後坦言:我是美國科學家,只會說一點中文

因此錢學榘考取了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赴美,進入了麻省理工學院深造,獲得了博士學位,錢學榘也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是位出色的空氣動力學專家,擁有很多航空技術專利,不過錢學森先生選擇回國時,錢學榘卻選擇了留在美國,加入了美國國籍。

錢永健小的時候患有哮喘,去外面跑來跑去不太可能,因為錢永健最大的愛好就是在地下實驗室做化學實驗,他的哥哥錢永佑之前是生活在中國貴州,1944年被父親接到了北京,錢永佑比錢永健年長不少,但也喜歡陪著錢永健搞實驗。

他是錢學森侄子,獲諾獎後坦言:我是美國科學家,只會說一點中文

錢永佑從麻省理工電子電機畢業後,又獲得Rhodes獎學金資助留學了英國牛津大學,錢永佑留學英國期間,16歲的錢永健獲得了美國全國性獎項“西屋科學人才選拔賽”一等獎,該獎項被稱為是“少年諾貝爾獎”。

錢永健20歲時拿到了哈佛大學化學和物理學士學位,之後去到英國劍橋大學讀研究生,導師是研究肌肉的電生理學家理查德·阿德里安,不過錢永健想要研究的是大腦,但阿德里安給了錢永健很大的自由度,使錢永健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研究大腦。

他是錢學森侄子,獲諾獎後坦言:我是美國科學家,只會說一點中文

1980年錢永健發明了檢測鈣離子濃度的燃料分子,第二年改進了將染料引進細胞的方法。1991年錢永健獲得了帕薩諾基金青年科學家獎,而從1994年起,錢永健開始研究GFP,現今世界上用的大多數變種就是錢永健改造後的。

他是錢學森侄子,獲諾獎後坦言:我是美國科學家,只會說一點中文

錢永健拿到了很多獎項,而他拿到諾貝爾獎也是在許多人的意料之中,2008年,錢永健與美國生物學家馬丁·沙爾菲和日本有機化學家兼海洋生物學家下村修2名科學家以綠色熒光蛋白的研究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但錢永健的一番話引起了中國網友的熱議,錢學森先生是位為中國做出過大貢獻的中國科學家,而他的侄子卻公然表示自己不是中國人。

他是錢學森侄子,獲諾獎後坦言:我是美國科學家,只會說一點中文

有人認為錢永健的說法並沒有錯,他出生在美國,成長在美國,也是美國籍,似乎並沒有與中國產生關係;也有人說我國對國內科學家太不夠重視,導致了這樣的事情發生;但還有不少人是指責錢永健忘了自己的祖先,忘了自己的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