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鯨落,萬物生,給予生養它的海洋最後的溫柔

鯨魚的死亡有很多種方式,一些鯨魚因人類的追捕而死,一些鯨魚因體內回聲導航系統失擱淺而死。在陸上擱淺的鯨魚,受到細菌的侵蝕,體內會產生大量的甲烷氣體。當壓力達到峰值時,鯨魚的屍體就會發生爆炸,向外噴射器官和血水,場面非常可怕。

巨鯨落,萬物生,給予生養它的海洋最後的溫柔

不過,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鯨魚死後,還是會慢慢沉入海底。生物學家給這個過程,起了一個飽含詩意的名字,鯨落。

迄今為止,人類也只不過發現了不到50個自然鯨落,既然鯨落這麼重要,為什麼鯨落這麼不好尋找啊,因為大海太大了,鯨雖然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相對於廣袤的大海也有些微不足道,再說了,科學家神通廣大但是也不是神仙,也不能精確預測鯨落在哪裡發生,現在發現的鯨落大多屬於運氣好。

巨鯨落,萬物生,給予生養它的海洋最後的溫柔

鯨落,出自美國作家加里·斯奈德在《禪定荒野》中寫過的一句極美的話:鯨落海底,哺暗界眾生十五年……

當鯨魚屍體開始下沉後,大量的食腐動物會圍上來,將鯨屍中90%的柔軟組織吃掉。等到鯨魚的肉被吃光,無脊椎動物就會把剩餘的骸骨,當做自己的聚居地,從中找到自己的生存所需,這一階段大約會持續兩年。

隨後,大量的細菌進駐,分解鯨骨內的脂和油並轉化為「硫化氫」,為深海生物創造新的生命綠洲。就這樣,鯨魚身上所有物質被消耗殆盡,徒留下一具枯骨,靜靜地躺在海底,最後變成了一座礁石。

巨鯨落,萬物生,給予生養它的海洋最後的溫柔

於是,一隻死去的鯨魚,可以用死亡創造出一套完整的、可維持上百種無脊椎動物生存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態系統,成為孤獨海洋裡最溫柔的綠洲。

這是鯨魚給予生養它的海洋,最後溫柔……

生物學家賦予了這個悲壯的過程一個名字,叫作“鯨落”。巨鯨落,萬物生。

科學家認為,在鯨魚墜落的生態系統中,有四個生態演替階段,每個階段都會帶來新的生物。

首先是“清道夫階段”第一波中的生物將屍體清理到骨頭。 鯊魚、比目魚、大甲殼類動物,像等足類動物、龍蝦等,它們來自四面八方,以鯨魚的肉為食。

巨鯨落,萬物生,給予生養它的海洋最後的溫柔

第二個階段被稱為“富集機會主義者階段”,在這個階段,較小的生物來分解組織。 小甲殼類動物或小蠕蟲會吃骨骼內部或其他動物難以吃掉的東西。

第三個階段被稱為化能自養階段,是鯨落中最長的階段。細菌分解骨頭中的脂肪,產生硫化氫作為反應的副產品。通過化學合成過程,硫化氫為其他各種細菌和微生物提供能量。 你會看到完全不同的有機體,這些厚厚的細菌墊,附在骨頭上,有白色、黃色和橙色,還能發光。

巨鯨落,萬物生,給予生養它的海洋最後的溫柔

科學家現在懷疑有第四個階段,叫做暗礁階段。鯨魚殘骸被吃碳酸鈣的細菌佔據,以脂肪耗盡的骨頭為生。

鯨魚的消逝,成就了數以萬計生物的存活。它用自己的身體,為其他生物構建了一個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態系統,鯨落,是鯨魚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