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節,楊梅不在樹上歇

“夏至節,楊梅不在樹上歇!”,這是在我國湘西南侗族聚居區的一句俗語,意思是說:夏至節以後,漫山遍野的楊梅將走過它的盛果期,在夏季的暴雨中紛紛墜落。

楊梅淵源

楊梅,是我國特產水果,國外僅僅只做觀察栽培,沒有產業化的優質楊梅上市。我們對楊梅的認識,大多數人都源於小學三年級的語文課本中的一篇《我愛故鄉的楊梅》。

夏至節,楊梅不在樹上歇

作家王魯彥通過對楊梅形狀、色彩、味道,突出對故鄉的熱愛之情。而作為在“中國楊梅之鄉--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長大的居民,當然感同身受。

每到端午時節,縣城的楊梅交易市場總是人山人海,從早上4、5點,到晚上12點,賣楊梅的果農,買楊梅的顧客絡繹不絕,是小城最美的風景。

靖州楊梅的改良歷史有上百年,最初由一農戶在野生楊梅中發現果大味美的楊梅,然後嫁接在自家的野生楊梅樹上,得到推廣和發展。

如今,靖州楊梅既有當地的上衝楊梅、大葉楊梅等十多個品種,也有其他省份主要栽培的東魁、荸薺等優質楊梅,種植面積超過十萬畝。

所以2015年,國家級楊梅生態博物館落地湘西南這個人口不足三十萬的小城鎮:湖南靖州,也就順理成章了。

夏至節,楊梅不在樹上歇

楊梅價值

這塊金招牌,可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靖州農林科技工作中前赴後繼努力的結果:第一次楊梅太空育種、楊梅嫁接技術、楊梅矮化栽培技術、楊梅全天然保鮮技術都走在全國前列。

小編編也寫過不少這方面的文章,二十年前在一些期刊發佈的文章,網絡上現在都還能找到。《楊梅新品種--上衝楊梅》(浙江柑橘.2000年年),《我國楊梅主栽品種介紹》(小康生活.2001年),《不落果的大果楊梅--上衝楊梅》(四川農業科技.2001年),《不落果的大果楊梅--上衝楊梅》(果農之友.2001年),《低產楊梅園改造》(南方農業學報.2003年),《湖南名牌水果(一)--木洞楊梅》(湖南農業.2000年),《湖南省楊梅生產現狀及對策》(浙江柑橘.2001年),《楊梅栽培技術》(致富之友.2000年),《低產楊梅園改造》(廣西農業科學.2003年)。

楊梅這麼受歡迎,不僅僅是它成熟在水果淡季,而且基本不使用農藥、化肥,是天然的綠色水果。而靖州位於湘、桂、黔三省交界的山區,環境閉塞,周圍百公里沒有大型廠礦企業,奠定了良好的生態基礎。

楊梅的營養價值也不容小覷。楊梅果肉中的纖維素可促進腸道蠕動,有利於排洩體內有害物質,有排毒養顏的作用。

夏至節,楊梅不在樹上歇

楊梅的花青素和維生素C含量高,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能提高肌體免疫力、預防衰老、抑制癌症,對抗自由基。

每一百克楊梅想過,含有熱量117千焦耳;蛋白質0.8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7克;膳食纖維1克。

含鈣14毫克,鐵1毫克,磷8毫克,鉀149毫克,鈉0.7毫克,銅0.02毫克,鎂10毫克,鋅0.14毫克,硒0.31微克,另外還有7微克維生素A,9毫克維生素C,0.81毫克維生素E,40毫克胡蘿蔔素。

楊梅不僅僅是男神女神理想的減肥水果,還有開胃生津、消食祛暑、阻止體內糖分轉化成脂肪的作用。

楊梅果醋、楊梅酒

楊梅上市時間短,又不耐儲藏和運輸,當地小夥伴將楊梅做成楊梅醋、楊梅酒,也別有風味,咱們先看看楊梅醋怎麼做吧。

準備四兩新鮮楊梅,二兩黃冰糖,一斤純釀原漿米醋。把楊梅反覆沖洗乾淨後,晾乾水分。另準備一個能密封的容器(玻璃瓶、陶瓷罐都可以)。

夏至節,楊梅不在樹上歇

將楊梅放入後,上面鋪一層黃冰糖,再倒入純釀原漿米醋。封好蓋子,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兩個月就可以喝了。

楊梅原醋比較酸,一般會兌十倍的冷開水一起喝。飲用量也不宜太多,因為楊梅有果酸,會刺激牙齒。不管是吃新鮮楊梅,還是喝楊梅果醋,都要及時漱口哦。

楊梅果酒的製作,按工藝分為楊梅浸泡酒、楊梅發酵酒、楊梅蒸餾酒和楊梅調製酒。相比之下,楊梅浸泡酒比較簡單。

將楊梅清洗乾淨後晾乾,放入能密封的玻璃或者陶瓷容器內,放入冰糖、蜂蜜、生豬油,倒入高度米酒,密封后至於陰涼通風處一個月就可以飲用。

楊梅發酵酒稍微複雜一些。將楊梅先榨汁,把楊梅汁放在大陶瓷缸內,植入菌種或者自然發酵而成。

在發酵過程中要防止鼠害、蟲害(一般都會有蓋子蓋住)。如果有天然18度恆溫的溶洞、地窖存放,那就太棒了。

夏至節,楊梅不在樹上歇

把發酵好的楊梅酒進行降糖、殺菌、裝瓶等處理,就成市場上銷售的楊梅酒了(乾紅楊梅酒屬於此類)。當然也有兌入白糖做成甜味的楊梅酒。

楊梅蒸餾酒,是將原汁發酵後的酒液,按燒白酒的工藝進行蒸餾發酵,經過滅菌、裝瓶等工藝製成(比如楊梅白蘭地)。

楊梅調製酒,則是根據客戶喜好,用楊梅蒸餾酒、楊梅原汁發酵酒按一定比例勾兌而成(可不是酒精、香精、色素製造假冒偽劣的勾兌法)。

楊梅小知識

楊梅是漿果,又有核果的習性,因為糖分比較高,又沒有果皮保護,非常容易變質。二十年前我就目睹過中午採摘的楊梅放大泡沫箱裡,下午底層的楊梅就飄出楊梅酒香的故事。

市場上的楊梅為什麼能放?咱只能說一個故事,不能斷人家財路。在我們當地,也有小商販用外地楊梅冒充本地楊梅銷售,賺取差價。

我們鑑別的方式很簡單:楊梅糖分很重,又有天然香氣,看看有沒有長翅膀的小蟲子去盯就知道了。它們的嗅覺可比人類強很多倍。

夏至節,楊梅不在樹上歇

長翅膀的小蟲子都沒感覺的楊梅,我們是不會吃的。至於為什麼沒有小蟲子圍著飛?小夥伴們自己去猜猜吧!

楊梅選購以顏色一致、果粒乾燥、沒有水漬為佳。紅到發烏,有水分滲出的不一定是劣質楊梅,也有可能是成熟過度所致。

有些楊梅吃到小蟲子是什麼情況?楊梅成熟季節不同,栽培區域不同,有蟲子的概率也不一樣。

楊梅林隔居民區比較近,或者晚熟品種有小蟲子的概率比較高。早熟品種即便有蟲卵,也看不出來。

對這種果蠅的幼蟲,不能說沒事,吃楊梅前用鹽水泡一泡是可以的(雖然我們當地都是直接吃,沒有用鹽水泡的習慣,也看不懂為什麼其他地方的人要泡)。

有個小建議就是,也不用太介意這種果蠅(蟲卵),我們吃的其他水果、蔬菜同樣有,只是我們肉眼看不見而已。總比吃農藥進肚子裡安全多了。

夏至節,楊梅不在樹上歇

楊梅作為我國特產水果,因為受上市期和儲運的影響,即便國內也有絕大部分人沒有品嚐過真正原生態優質楊梅,市場潛力巨大,而路也還很漫長!

您對楊梅有什麼不同感悟,歡迎評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