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你敢“碰瓷”?三十大板下去打死一分不用赔!

中国古代你敢“碰瓷”?三十大板下去打死一分不用赔!

碰瓷讹诈在古代又被叫做"敲竹杠",主要是隐喻那些利用别人弱点来索取财物,或用某些事作为借口进行讹诈,来谋取财富的手段。在明朝时期,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事。有一年春节,他跑去老友文征明家过节,听说当地有一名陈姓老人很会敲竹杠,周围的人都对他敢怒不敢言。

中国古代你敢“碰瓷”?三十大板下去打死一分不用赔!

于是祝枝山决定出手教训他一顿,便在除夕夜写了一副对联,让人送给这个陈老头。陈老先生打开一看,上联是:新岁逢春好不倒霉;下联是: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老头看完后气得不得了,就派人去找祝枝山讲理,并且气呼呼地说:新春对联都是图个吉利,哪有像你这样写倒霉话的,真是岂有此理。

祝枝山一听就假装迷糊道:这怎么能是不吉利呢?你要是不信,我们就请人作证,打二百两银子的赌吧!陈老头一听,便点头同意了。于是祝枝山拿起春联读道:"新岁逢春好,不倒霉;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说完就拿着二百两银子笑嘻嘻的跑了。

不过,古代的县衙也不是吃素的,如果你敢碰瓷讹诈,被人告到县衙可就惨了。县太爷一升堂,可不管你是多大岁数的老人家,三十大板下来当场打死你也不用赔钱偿命。当然,古代的县官还是很人性的,如果你本人岁数太大,自然也有优容的手段,比如说让你儿子孙子代为受刑,即使如此,三十板子下去,半条命也都差不多交代了!

中国古代你敢“碰瓷”?三十大板下去打死一分不用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