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常用药为何频涨价?

近期,事关头疼脑热或者慢性病的常用药价格上涨引发关注。记者发现,诸如扑尔敏、甘草片、罗红霉素、降压0号等销量极大的药品价格一路上扬,涨幅50%以上甚至价格翻倍都不罕见。据统计,相比2015年,很多常用药的价格已经翻了好几倍,这让不少市民深感“吃不消”。

原料涨价是药价走高的最重要推手之一。”张建立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氨酚曲马多片是种止痛药,1年多前原料成本还只要800多元1公斤,眼下已经蹿到了1公斤9000元以上。“我们为了保留这个产品还在继续生产,但产量降了一大半,产品也只供给少数的几个大客户了。”

时值流感季节,生产扑尔敏的原料药一个月涨价几十倍,这似乎预示着背后涉及约千亿元级的感冒药市场,又面临新一轮的涨价了。

药店常用药为何频涨价?

药店常用药

业内人士分析,我国成品药有约1500种原料药,但其生产掌握在少数的生产企业手中,其中50种原料药只有一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可以生产,44种原料药只有两家企业可以生产,40种原料药只有3家企业可以生产。当原料药形成事实上的垄断,价格暴涨就有了现实支撑。

除了原料药涨价压力,药品放开最高零售限价后药企的涨价冲动也是常用药价格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

针对很多药厂不愿生产廉价药,北京市规定凡消费者用药日均费用标准不超过3元的西药、日均费用不超过5元的中成药,均可执行关于低价药品相关政策,以促进常用低价药品的市场供应。此后,部分企业充分利用了政策,在不突破该价格上限的前提下,多次对原本价格很低的药品涨价。目前包括阿莫西林、头孢拉定、甲硝唑、布洛芬等常用药,自2016年以来的涨幅都超过50%。

对此,清华大学医学院苏婧老师建议,政府部门除了适当调整低价药品日均费用标准,还可以考虑适度将药店非处方药类常用药纳入医保体系,这样即便药价有所提高,但费用将由医保基金承担一部分。还可尝试在药店领域推行类似医院的集中招标采购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药企降低供货价格。

随着医药行业政策的改革,无论是医药批发、医药连锁,还是单体零售药店,在响应国家政策下,通过运用药店管理软件对药店进行管理,有效提高了药店的采购计划和管理。金博的医药管理软件帮助药企、药店提高财务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企业管理,等等。

药店常用药为何频涨价?

广州金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关于广州金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金博软件,金博软件已成为华南地区领先的医药行业信息化服务提供商,历经十年沉淀,金博已成功为国内近5万家医药企业提供了信息化管理的解决方案。金博产品:

1、核心产品:医药行业ERP系统(批发、连锁、器械、药店、中医馆、门诊、中药饮片、兽药店、眼镜店)、仓储物流系统(WMS)、药品(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系统(3PL)

2、互联网+产品:微会员、B2B、B2C、移动助手、会员营销-CRM系统、供商网上查询系统、电子监管平台

3、医药温湿度系统:温湿度监控系统、冷链验证系统

4、商业管理系统:商管家管理系统(适用于商店、商场、便利店、五金商贸企业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