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三分鐘熱度”的魔咒,做好這4步,建立“固定程序”

2019年即將結束,打開年初的手帳本,看著那時候雄心壯志的畫滿一整年的habit tracker 空格,卻發現填滿格子的僅僅只有前面兩個月,後面都空了。於是開始懊惱自己的為什麼如此"三分鐘熱度",為什麼如此不自律。


打破“三分鐘熱度”的魔咒,做好這4步,建立“固定程序”

01 導致"三分鐘熱度"的原因

1.每次養成太多習慣

很多人都喜歡把一天的行程都計劃的很完美,例如我想要養成這些習慣,每天健身一小時,閱讀半小時小時,學英語半小時,感覺自己一天的內容都非常充實,實際上,沒過幾天,就會開始想要放棄,太累了,完全沒有了放鬆時刻,最後就放棄了。

2.一開始把習慣強度定的太大

一個從來沒有健身的人,突然下定決心要養成每天運動一小時的習慣;從來沒讀過書的人突然每天要閱讀半小時;從前都是中午才起床的人,突然某天要早睡6點起床。這樣的習慣太多了,然而過不了幾天都累覺不愛了,最後就放棄了。

3.跟風養成他人習慣

看到別人每天都發一些勵志朋友圈,自己也雄心壯志要跟他們一樣,於是開始興致勃勃的建立各種習慣打卡發朋友圈,沒過多久就開始覺得無聊且無意義,最後就放棄了。

4.習慣養成沒有反饋

有些人會參加一些21天打卡,100天打卡,然而完成打卡之後呢,就沒有繼續了,因為結束之後,他們突然發現,打卡之後就沒有動力繼續下去了,所以參加的打卡任務之後,就沒有繼續這個習慣了。


打破“三分鐘熱度”的魔咒,做好這4步,建立“固定程序”

02 習慣是一個解決問題的程序腳本

首先,我們先來回答一下,習慣是什麼?

習慣是一種固定程序或定期實施的行為,且在許多情況下,是自動執行的。為什麼我們每天起床都要刷牙洗臉呢?因為這是習慣。

行為科學家賈森·赫雷哈在他的書《為什麼我們有意識的頭腦酷愛新奇》寫到"簡單地說,習慣是解決我們環境中反覆出現的問題的可靠方法。"當我們反覆面對一個問題時,我們的大腦會開始將解決此類問題的過程自動化,而習慣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程序腳本,一出現問題,大腦就自動進入下一個程序開始解決問題。

書中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想象你新到一家公司上班,第一天中午外出吃午飯,吃到了非常美味又便宜的炸丸子,於是你的大腦將此刻記憶,在接下來的日子,每當中午飢餓的時候,你就很自然的想起第一天吃的炸丸子,它成了你每天固定的午餐。

這裡的大腦已經形成固定模式:中午飢餓感【問題】—> 吃炸丸子【解決問題】,也就是習慣的形成。

所以我們大腦正常的記憶模式:做某件事A —> 獲得獎勵B,做某件事A —> 獲得獎勵B,做某件事A —> 獲得獎勵B……不斷重複之後,你就自然而然知道做事件A就能獲得B獎勵,當你有相應的需求,你就會很自然去做A事件,而不是去考慮B或C事件去解決需求。


我們可以開單到,關於習慣這個概念,出現的重點關鍵詞:固定程序、反覆,這是我們要養成習慣的關鍵。

那麼我們如何具體建立自己的"固定程序"呢?

打破“三分鐘熱度”的魔咒,做好這4步,建立“固定程序”

03 4個步驟,建立自己的"固定程序"

1.選擇你真正想要養成的習慣,選擇你想要的"固定程序"

認真審視你要養成的習慣,問自己為什麼要養成這個習慣,從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方面分別給它打分,得分最高就是首要養成的習慣。

天時:目前的生活是否適合養成這個習慣。如果你最近一直加班完成年底報告,那還是好好休息,不要折騰早起了。(0-10分)

地利:這個習慣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嗎。如果不養成這個習慣,是否對你的生活造成苦惱呢?(0-10分)

人和:你熱愛做這件事。你做這件事的時候,十分投入,而且很快就能進入心流狀態。(0-10分)

就拿我每天練習英語口語的習慣來說吧。

天時:全職寶媽,帶娃的時候可以自己練口語——10分

地利:兼職工作需要每天跟國外客戶打交道——8分

人和:從小到大都喜歡英語,感覺會說多一門語言很自豪,而且在所有學科裡面,我的英語分數最高。——10分

遵從自己的內心,你心裡越想要做這件事,那麼就越容易堅持下去。


2.一次只養成1個習慣,依次構建你的"固定程序"

在《掌控習慣》這本書中提到:

習慣的形成非常有用,因為心理意識是大腦的瓶頸。一心不能二用。因此,大腦總是努力確保你集中注意力,關注當下最根本的問題。只要有可能,頭腦會有意識地把一些任務交給無意識去自動完成。這正是習慣形成時會發生的情況。

也就是我們要養成一個習慣之後,再進行下一個習慣的養成,因為當大腦反覆遇到同一個問題並作出解決方案之後,當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它才會將這個重複出現的方案交給無意識去自動完成,也就是習慣已經養成了。

另外,如果一天中想要養成的習慣太多,會陷入一種焦慮狀態,給自己造成心理負擔,


3.給你的習慣建立固定儀式,固化你的"固定程序"

建立習慣,首先需要一個環境。《掌控習慣》一書中提出環境對於建立習慣的重要性。

如果你想讓習慣成為你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就讓提示成為你生活環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你的周圍佈置大量觸發物,由此增加你整天思考你習慣的概率。確保你的最佳選擇匹配最鮮明的提示。當好習慣的提示一直在你眼前晃,你就會自然而然地做出正確的決定。

其實就是給你的習慣建立固定儀式。

在現有的習慣上,添加一個新的習慣上去。例如,你每天晚上吃晚後,就下樓散步;早晨吃早餐的時候聽英語聽力。

你會說,我每次都是這樣計劃呀,但是就是吃完晚飯就躺沙發不想動,吃早餐喜歡刷微信。那是因為你的習慣提示不夠。

你要給你的習慣創造一個顯而易見的環境。把跑鞋放在沙發旁邊,你躺沙發之前就看到它們,提示自己要穿鞋下樓散步;之後你可以告訴自己,散步之後,我可以躺沙發上看一集電視劇或者刷下微博,讓自己對散步之後的下一件事情充滿期待。在現有的習慣上,添加一個新的習慣上去,之後再加上一個自己喜歡的習慣。將你的習慣與即時獎勵聯繫在一起,當你完成時,它會讓你心滿意足,從而增加習慣的頻率。


4.定期覆盤,及時獎勵,自我肯定你的"固定程序"

大多數人走到第三步就完事了,實際上,一個習慣的養成,最重要的最後一步,就是反饋迴路,就是定期覆盤自己養成習慣的過程,如果發現自己堅持下來了,那麼就獎賞自己;如果是沒有堅持下來呢?那麼就要好好回顧自己定製的習慣,是否按照以上三個步驟去做的,及時調整過來,讓培養的習慣更容易堅持下來。

例如我一開始是這樣制定我的英語口語練習計劃的:每天早晨給娃洗漱之後,就聽英語聽力,跟著朗讀1小時,之後就開始陪娃讀繪本。

然後發現堅持沒幾天,因為我一拿起手機準備打開聽力的時候,不知不覺就刷起微信了。於是我給自己調了一個鬧鐘,定時提醒自己打開聽力APP,不管當時手頭在做什麼,鬧鈴一響就一定要把APP打開音頻。


2020年即將到來,我都希望養成自律的習慣,然而,人天生就是喜歡娛樂的,所以,你想要培養的習慣是符合天時地利人和的,那麼,好好建立一個固定的儀式讓它容易堅持下去,不要忘記及時獎勵自己哦。

打破“三分鐘熱度”的魔咒,做好這4步,建立“固定程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