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棗莊麵塑,大師手中的人生百態


闞宗勤,今年六十一歲的他是魯南面塑文化的傳承人之一。雖然已經退休,可是他依然在家裡堅持創作。零九年,下崗後的他,因喜好泥塑藝術品後經朋友介紹來到北京的上苑藝術家村去學習泥塑,後來回到家後,家中沒有燒製泥塑的設備和條件,於是喜愛藝術的他開始學做麵塑。

非物質文化遺產,棗莊麵塑,大師手中的人生百態

麵塑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自然有著它獨到的魅力。據史料記載,中國的麵塑藝術早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經營,可謂是歷史淵遠流長,早已是中國文化和民間藝術的一部分。也是研究歷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學不可忽視的實物資科。就捏製風格來說,黃河流域古樸、粗擴、豪放、深厚;長江流域卻是細緻、優美、精巧。

非物質文化遺產,棗莊麵塑,大師手中的人生百態

非物質文化遺產,棗莊麵塑,大師手中的人生百態

不過隨著社會的改變,麵塑也逐漸消失出人們的視線。於是他想到用新型的材料代替過去的麵塑材料。這樣便於讓現在兒童學生進行麵塑的手工藝學習。現在,六十一的他依舊繼續研究與創新。他想把過去的傳統作品,如《八仙過海》,《三國演繹》等好的作品,和現在的材料相結合。也更能提高現在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非物質文化遺產,棗莊麵塑,大師手中的人生百態

就像他說的,要把這個技藝這個技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授給下一代,傳授給那些喜愛麵塑的孩子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