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谷趣闻|古今中外青稞食用简史

全谷趣闻|古今中外青稞食用简史

全谷趣闻|古今中外青稞食用简史

青稞,在青藏高原上种植约有3500年的历史。

《旧唐书》有“其地气候大寒,不出秔稻,有青稞麦、小麦、荞麦”的记载;《隋书·附国传》中则记载:“其土高,气候凉,多风少雨,土宜小麦青稞”;走进西藏博物馆,可以看到昌果沟遗址发掘出的古青稞种子碳化粒。


全谷趣闻|古今中外青稞食用简史


青稞种子的来历

1

神话起源说

在藏区流传着许多青稞种子来历的神话、传说、歌谣等,内容多为记载狗、鸟、鹤等动物带青稞种子到人间的过程。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的神话故事《青稞种子的来历》。有一个名叫阿初的王子,从蛇王那里盗来青稞种子,结果被蛇王发现,罚他变成了一只狗,后来大土司的女儿爱上了他,他才又恢复了人身。这也是藏族人直到今天仍感恩狗的恩德,不打狗、不吃狗肉的原因。

2

佛教起源说

深受藏传佛教影响的藏地当然少不了青稞等粮食是观音菩萨赐予的说法。《西藏王统记》记载:圣者(指观音菩萨)“从须弥山缝间,取出青稞、小麦、豆、荞、大麦,播于地上。”

3

文成公主起源说

藏族人民感念文成公主的恩德,也有把青稞归功于文成公主带入青藏高原的说法。其中之一是文成公主直接带青稞入藏,连人教版辅助教材课文《文成公主进藏》也采用了这样的观点:“她从京城带上青稞、豌豆、油菜、小麦、荞麦等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还有许多铁匠、木匠、石匠,也跟着文成公主一起进藏了。”

4

现代研究起源说

2018年,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和华大基因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上,发表了青稞的起源与演化的最新成果。研究发现,青稞起源于东方栽培大麦,在距今4,500年前到3,500年前,通过巴基斯坦北部、印度和尼泊尔进入西藏南部。


全谷趣闻|古今中外青稞食用简史


青稞入藏——生存之路

青稞虽然是由外部传入的,但大麦进入西藏、演变成青稞的过程中,藏族先民们体现出了高超的智慧,这是一个相互成全、相互选择的过程。

目前,裸大麦只有在西藏称为青稞,被完好保存了下来。一方面,这是一种偶然性,藏族的先民们在由低海拔往高海拔迁徙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当时适应了青藏高原环境的大麦地方品种,才能活下来,演变成青稞;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必然性。此前的研究发现,青稞的β-葡聚糖含量是所有麦类中最高的。β-葡聚糖主要转变为疗效纤维,为青藏高原缺乏蔬菜等膳食纤维的藏民提供了纤维素,这是一种人类对高原环境的明智选择和适应机制。


在青藏高原环境的自然选择和藏族先民的人工选择的双向选择下,青稞被保留了下来。



全谷趣闻|古今中外青稞食用简史


藏民眼中的青稞

在长期的耕种中,人们将青稞赋予了神性。在藏传佛教的祭祀活动中,青稞是必不可少的祭品,比如敬诸神,必然要抛撒青稞,曼扎(藏传佛教中的法器)供养必用青稞。


藏历新年,家家户户会在佛龛前,供上一盆绿油油的青稞苗,藏语称之为“洛普”,祈愿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青稞源于藏民族的日常生活,主要用在磨制糌粑和酿酒上。


糌粑是青稞磨成的,是藏族人的主要食品。不仅是藏区人民的日常食物,还是在宴席上招待客人的风味食品。


全谷趣闻|古今中外青稞食用简史


青稞酒,藏语称为“羌”。藏语“松珍夏达”,即“三口一杯”,简洁地表达了藏族的酒礼。饮酒时不能一饮而尽,而要遵循“三口一杯”的方式:


弹酒敬神后,受酒者应先饮一口,敬酒者续满酒杯;受酒者再饮一口,敬酒者又续满酒杯;受酒者第三次饮一口,斟满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在藏族人看来,喝酒时滴酒不剩的客人,是最有诚意的客人。


全谷趣闻|古今中外青稞食用简史


青稞的营养价值

研究发现,青稞有典型的“三高两低”,即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低脂肪和低糖的特点,而且β-葡聚糖平均值含量高达6.57%,是小麦平均含量的50倍。


现代生物医学已经证明了摄入β-葡聚糖能降低胆固醇和保养心血管,具体讲就是肝脏分泌并回收血液中的胆固醇,β-葡聚糖捕捉并排泄胆汁酸,从而降低和保持血清胆固醇的含量。摄入β-葡聚糖可作为糖尿病辅助治疗方法,具体而言肠道内消化食品粘稠化使得糖粉/淀粉的消化/吸收速度减低。同时人体摄入β-葡聚糖能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主要是β-葡聚糖有助于激活人体巨噬细胞。总之,β-葡聚糖对血糖和胰岛素的作用和影响,证实它具有清肠、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力等生理作用。


全谷趣闻|古今中外青稞食用简史



悄然食用的世界风


在藏区,除了日常利用,藏区人民还将青稞用于米、面、茶以及β-葡聚糖发酵制品等具有保健功能的食饮品的精深加工,种类超过100种,极大地丰富了青稞加工产品的品种。


在国际上,大麦(根据籽粒稃壳有无分为皮大麦和裸大麦,青稞是裸大麦在我国西藏等地的称谓),随着保健方便食品的兴起,大麦在早餐食品,保健食品及饮料生产上已崭露头角。


在德国

德国,大麦仁主要用于做汤、加入调料可制成膨化食品和速食早餐食品。


在英、韩

英国、韩国,在小麦粉中掺入15%-30%大麦粉作面包,有特殊风味。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大麦粉也会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制成婴儿方便食品和特种食品。


在瑞典

瑞典,将丁香粉、燕麦粉搭配掺和在大麦粉中,用来焙烤制成薄烤饼。


在中东

中东,大麦粗粉被广泛地单独使用,或同蔬菜、肉配合使用。也可作为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在日本

日本,大麦焙烤后制成大麦茶或咖啡的替代品,这种产品冲泡后呈褐色,有浓郁的香味,可增进食欲、消除疲劳,特别适合炎夏使用




全谷趣闻|古今中外青稞食用简史


青稞与革命

小学课本里有大量描写长征时期红军和青稞炒面的故事,青稞炒面一次次帮助红军战士死里逃生。如《七根火柴》里有被雨水泡的稀烂的青稞炒面;《金色的鱼钩》描写了三名伤员吃完两袋青稞面;《半碗青稞面》周总理不管自己身体生着病,把仅剩的半碗青稞面都给了病重战士的故事。


在过藏区草地时,青稞炒面就是红军行军的最佳伴侣。红军常把青稞放在瓦片烤熟或者放在大铁锅中炒熟了,方便做方便吃,搁在口袋里就能当救命口粮。方便、饱腹感强,青稞伴着红军走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在当时,红军经常缺衣少粮,分不到多少青稞面。他们常常以水和着青稞面打发过去,吃不饱,穿不暖,只能凭着坚强的意志赶路。正是因为他们这种坚定信仰、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长征才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才能诞生,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