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指导当事人签收调解书,这个法院首试电子送达裁判文书

在线指导当事人签收调解书,这个法院首试电子送达裁判文书

长江日报-长江网4月7日讯 7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获悉,依托综合送达平台和微信小程序,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首次尝试电子送达调解书,成功办结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今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实施办法》,该院是试点法院之一。

在线指导当事人签收调解书,这个法院首试电子送达裁判文书

被告林某向原告李某借款30万元后,仅支付4万元利息就再未还款。李某多次催讨余款未果,诉至法院。经了解,当事双方是朋友,因资金周转问题出现欠款,江汉法院法官李琍接案后,建微信群进行调解。最终,被告表示筹措资金积极还款,原告表示愿意宽限数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在线指导当事人签收调解书,这个法院首试电子送达裁判文书

“以往的电子送达仅限于开庭传票等诉讼材料,试点改革后,在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电子送达裁判文书。”李琍透露,为确保送达准确无误,她与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对接,并在系统多次进行测试。与此同时,还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操作手册”,用微信一对一指导当事人操作。

“我年纪大了,这个笔录的字太小,我看不清楚。”被告林某说道。新的问题出现后,李琍上网寻找解决办法,转换文档、调整格式、重新导入、再次生成……几番摸索尝试后,文字大小终于可以调节了。

最终,双方当事人完成线上笔录签字确认及调解书签收。(记者谭在龙 通讯员王思远 刘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