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劉聯盟:對江東孫氏二代三人既定戰略的破壞

一直以來,孫劉聯盟被人津津樂道,認為正是二者聯合抗曹,才於赤壁之戰後三分天下,其實這正是劉備的戰略,卻破壞了孫權的戰略,對孫權來說,孫劉聯盟是一杯苦酒。

如果孫權不理睬所謂的孫劉聯盟,而是遵照江東孫氏二代三人的既定戰略,他本可完成和曹操的南北分治,甚至問鼎天下。

一、 佔據江東和巴蜀是江東孫氏的戰略意圖


孫劉聯盟:對江東孫氏二代三人既定戰略的破壞

荊州劉表是江東孫氏的世仇,其原因,主要是自孫堅起,孫氏就一直將囊括荊州做為自己的既定戰略。

孫堅隨各路諸侯起兵討董卓,在京城洛陽的太牢中得了“漢傳國璽”後,就開始“陰懷異志”,他的首要目標就是荊州。

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孫堅假借袁術的名義,主動向劉表開戰,“術使堅徵荊州,擊劉表”。孫堅一路勢如破竹,強渡漢水,兵臨襄陽城下,可惜孫堅本人為劉表大將黃祖射殺,強勁的兵鋒戛然而止。

孫堅攻擊劉表,開啟了江東孫氏奪荊州的序幕。

孫堅死後,他的兒子孫策演出了一個和後來劉備同樣的“三顧茅廬”故事。孫策數次拜訪江都名士張紘,“諮以世務”,張紘便為他展現了一副《江都對》:

若投丹楊,收兵吳會,則荊、揚可一,讎敵可報。據長江,奮威德,誅除群穢,匡輔漢室,功業侔於桓、文,豈徒外籓而已哉?-《三國志.孫策傳》

張紘正式將荊州納入孫策的戰略路線。


孫劉聯盟:對江東孫氏二代三人既定戰略的破壞

孫策全盤按照張紘《江都對》戰略行事,首先拿下揚州,之後向劉表的荊州用兵,由於蓄謀已久,因此準備充分,戰前就設立了荊州各關鍵郡縣的行政長官,任命周瑜為江夏太守,呂範為桂陽太守,程普為零陵太守,結果在夏口大破劉表大將黃祖。可惜,孫策在鋒頭正勁之時被刺身亡,未完成他的未競之志。

孫策的之弟孫權掌管江東後,其戰略在孫策的基礎上又有進步,非但繼續有吞併荊州的策略,更將雄心指向了巴蜀,這從甘寧向孫權陳說的西取荊州,再取巴蜀的策略得到證實。

南荊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誠是國之西勢也。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三國志.甘寧傳》

孫權“深納之”,並三攻黃祖。


孫劉聯盟:對江東孫氏二代三人既定戰略的破壞

以此看,自孫堅到孫權,江東孫氏三代人逐步由模糊到清晰的形成了一個戰略目標,即是先取荊州,再攻略巴蜀。

但是,這個清晰的戰略目標在執行中卻發生了偏差。

二、 孫劉聯盟破壞了江東孫氏的戰略


孫劉聯盟:對江東孫氏二代三人既定戰略的破壞

江東孫氏雖然覬覦荊州,但劉表在世,江東還沒有實力快速吞併荊州,劉表去世後,魯肅為孫權獻計:如果在荊州的劉備能夠和劉表的兩個兒子和諧相處,我們就“與結盟好”,如果劉備和劉表的兩個兒子不和,則乘機取了荊州,“宜別圖之,以濟大事。”

此時魯肅的策略是符合江東孫氏戰略的。

但是,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大軍蜂擁南下進入荊州,劉備的次子劉琮降曹,情況便急轉直下,劉備已經完全失去了對荊州的控制,他手上只有不到一萬的軍隊,而且正準備南逃廣西梧州(今蒼梧)。


孫劉聯盟:對江東孫氏二代三人既定戰略的破壞

這時,魯肅將劉備制止,讓劉備留下來和孫權聯合破曹。結果本來準備逃離荊州的劉備留了下來,並進入了安全的江夏樊口。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魯肅犯的大錯誤。

如果劉備留下來能幫助孫權破曹出力也罷,但事實上,劉備對赤壁之戰並無貢獻,孫權破曹操的主將周瑜只讓劉備觀戰,“豫州但觀瑜破之。”而且以“受命不得妄委署”為藉口,也不告訴劉備自己的破曹計劃。赤壁之戰的劉備,只是個吃瓜者。

結果,劉備只帶了兩千人和關羽、張飛參與戰事,“將二千人與羽、飛俱”,而劉備在這場戰爭中出的力,也僅僅是在曹操敗後尾隨追擊撿個洋落而已,“追操至南郡。

之後,劉備向孫權借南郡,特別是重鎮江陵城。孫權完全答應,而他將此地借給劉備後,就破壞了江東二代的既定戰略。

三、 為劉備做嫁衣的結盟


孫劉聯盟:對江東孫氏二代三人既定戰略的破壞

赤壁之戰後,曹操退守襄陽,將荊州大部空出,這時的荊州成了無主之地,正是孫權執行取荊州並西取巴蜀的大好時機。

這時,孫權沒有驅逐或者吞併劉備,而是將寶貴的荊州(主要是南郡

)借給了被曹操稱為天下僅有兩位英雄之一的劉備。

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備。備別立營於油江口,改名為公安。劉表吏士見從北軍,多叛來投備。備以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安民,(後)〔復〕從權借荊州數郡。-《三國志.先主傳》

孫權將荊州出借的後果,不僅丟了荊州,也告吹了奪取巴蜀的戰略。

如果荊州在手,孫權就可順勢西進巴蜀,而荊州歸了劉備,他的前面就有了一堵無法繞過的牆,結果他不得不提出和劉備共取巴蜀,沒想到此時的劉備根本不顧孫劉聯盟的面子,堅決拒絕。

孫權欲與備共取蜀。備欲自圖蜀,拒答不聽。-《三國志.先主傳》


孫劉聯盟:對江東孫氏二代三人既定戰略的破壞

孫權終於明白自己上了當,他想動武,派“孫瑜率水軍住夏口”,可是劉備已經派軍隊擋住了孫權的去路,孫權只得作罷。

使關羽屯江陵,張飛屯秭歸,諸葛亮據南郡,備自住孱陵。權知備意,因召瑜還。-《三國志.先主傳》

此時,自孫策起就定下的奪取荊州和孫權自定的奪取荊州和巴蜀的戰略,在大好形勢下被孫權自己破壞。

而原本東奔西逃居無定所的劉備,憑著從孫權手中得到的嫁衣荊州,以手中一萬人開始了他的爭霸天下之路,他先南下取了荊州四郡,接著西進益州,迅速成為三足之一。


四、 孫劉結盟,孫權非但沒有獲得戰略紅利,反而付出了代價


孫劉聯盟:對江東孫氏二代三人既定戰略的破壞

結盟本是雙贏,孫權在這場聯盟中不僅沒有贏,反而付出了巨大代價。

將兩家聯盟之初到聯盟破裂之後的事件做一些梳理,可以清楚看到這場聯盟的贏家和輸家。

1. 孫劉聯盟之後的赤壁之戰,劉備未起作用,本質還是孫權和曹操的對抗;

2. 赤壁之戰無尺寸之功的劉備從孫權手中借得荊州,使得孫權辛苦征戰得來的荊州,成了劉備的嫁衣;

3. 劉備依靠荊州得了巴蜀,卻強力阻止孫權染指巴蜀,更具有諷刺的是,劉備得巴蜀時,孫權卻和曹操在淮南一帶大戰,由於吸引了曹操大批軍力,客觀上又為劉備取巴蜀起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三國志.吳主傳》

4. 劉備得了巴蜀,卻佔著借來的荊州不還,使江東孫氏的戰略徹底破產;

5. 孫權對荊州的爭奪開展了兩次戰役,第一次荊州戰役時,孫權剛打下曹操的皖城,正可乘勝攻取合肥,卻不得不回師取荊州,等戰役結束再回師合肥時,曹操大軍已到,喪失了取合肥的戰機,最終大敗而還;

十九年五月,權徵皖城。……。權大怒,乃遣呂蒙督鮮于丹、徐忠、孫規等兵二萬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使魯肅以萬人屯巴丘㈠以御關羽。權住陸口,為諸軍節度。……。權反自陸口,遂徵合肥。……權與淩統、甘寧等在津北為魏將張遼所襲,統等以死扞權,權乘駿馬越津橋得去。-《三國志.吳主傳》

6. 孫權的第二次荊州戰役獲勝後,立刻遭到劉備蜀軍的大舉進攻,雖然獲得勝利,卻付出了巨大代價。

這場聯盟的最終結果,是劉備得了巴蜀,孫權向曹操臣服,他“箋與曹公,乞以討羽自效。”


孫劉聯盟:對江東孫氏二代三人既定戰略的破壞

可見,以孫劉結盟的實際成效看,劉備贏得燦爛,孫權則輸得慘烈,他手上的一副好牌因為孫劉結盟而被打得稀爛。

五、 不和劉備結盟,孫權可能和曹操兩分天下,甚至問鼎天下

諸葛亮給劉備的《隆中對》,其實更適合孫權。

赤壁之戰後曹操退出荊州,孫權佔領了南郡和江夏,這時他大可不理睬劉備,而是像劉備後來所做的那樣,南下拿下長沙、桂林、零陵和武陵四郡,之後西進巴蜀,實現“

跨有荊、益,保其巖阻,”再“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穩定後再“內修政理”。如此就等於孫權擁有了江東六郡外加荊州、益州,完全可以曹操分庭抗禮,實現南北分治。


孫劉聯盟:對江東孫氏二代三人既定戰略的破壞

從效能來看,孫權吞併了完整的劉備地盤,將自己和劉備二者合為一,無論資源配置,還是地理的戰略優勢,都是大於孫劉聯盟的。

一旦天下有變,這時的孫權將以優於諸葛亮戰略的優勢完成北伐,他不僅可以從秦川和荊州兩路出兵,還可以從淮南北上,三路大軍齊頭並進。

可惜,孫權的這一切可能,都夭折於孫劉聯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