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誤區多,填鴨、超前都不好,分清楚了再進行

近年來,"少年天才"可以說是越來越佔據大眾的視野,某地的五歲小朋友見多識廣,去過哪些國家,得過哪些獎。

某個孩子天資聰穎破譯了什麼難題,被某大學破格錄取。這讓大人驚歎,被打臉自己都不如一個孩子優秀。

也讓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看到了孩子成才的一條捷徑。但是卻沒有人想過那些孩子背後所承擔的辛苦。

因為要完成爸爸佈置的任務,忙到晚上十一點睡不了覺,為了完成媽媽的舞蹈夢,鋼琴夢去被迫去學自己不喜歡的知識。

逢年過節在和親戚家孩子比拼中落了下風,父母一臉不高興的拉著再去報個興趣班。

這種天才兒童的出現並不是個例,近年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一思想的泛濫,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也失去了章法。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智力超群,變成凡人無法超越的神童,恨不得把自己孩子培養成超級天才。

有一段時間去表姐家做客,本來以為遇上週末,兩姐妹好久沒有見面,正好可以出去逛逛街吃吃飯,聯絡聯絡感情。

剛冒起的念頭就被表姐打斷了,"你不知道琪琪已經上二年級了,和她同班的孩子人家都在外面報了興趣班,琪琪也不能落後。週六上午民族舞,下午書法課,周天還有去學英語和奧數,我哪來的時間和你出去閒逛啊。"

與"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同時出現的還有數不清的課外輔導班,興趣班。

不管孩子願不願意,家長總是熱衷於"揠苗助長",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像是培育一顆樹,過量的雨水灌溉和施肥,不僅不會讓他茁壯成長,反倒有可能會繁衍出旁的粗陋枝葉,影響了樹本身的美觀和成長。

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就暗中標好了價格。

孩子的成長必須一步一個腳印的走踏實,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佔據了孩子的課外時間,會讓孩子分不清始末,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

似這種不符合年齡段的教育方式在當今被稱為"超前教育",這種教育的目的主要體現在"少年大學生"上。

這其中缺少不了父母的功利心和攀比心,但是往往受苦的是孩子。

為了孩子能夠更好的開發智力,體能以及良好的心理能力,父母都會開啟對孩子的"早期教育"。

最早的應該算胎教了,聽音樂,看歌舞等等希望寶寶在肚子裡開始學習技能。

現代教育雖然效果顯著,但是有所偏執,一味地以為孩子學習成績好了就是天才了。其實早期教育的目的涵蓋了很多方面。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國內的父母更傾向於"填鴨式教育",將知識直接灌輸在給孩子,一遍不行就多來幾遍,直到孩子記住為止。

九九乘法表唐詩三百首等等知識,迫於父母的壓力孩子死記硬背,被動型學習,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

但是父母卻忘記了一個道理:強塞進孩子嘴裡的東西,他不會,也根本咽不下去。

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很先進,學習外國的教育方式,在孩子啟蒙的階段,一味地放縱孩子,美其名曰:

解放天性

只想著讓孩子健康玩樂,害怕過早學習會產生不良影響,這又有些矯枉過正,混淆了早期教育和超前教育的概念,也對孩子不利。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父母也應該不斷學習專業的育兒方式和教育方式,才能明確怎樣做對孩子才是最好的。

怎麼到底怎樣才能讓孩子真的完成早期教育的九大目標呢?

九大目標歸為三點就是智力,體能,心理能力。

如何正確開發孩子的啟蒙教育

一、按照成長需求制定學習計劃

孩子在不同的時間段能接受的知識深度也是不一樣的,切記不要"揠苗助長",強行給孩子灌輸孩子無法理解的知識點。

二、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內心本來就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索心。

家長應該加以引導,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對知識的渴望,而不是每天規定後一個輔導班接著一個輔導班,一個興趣班連著一個興趣班,讓孩子提早的產生了厭學心理。

再加上孩子提前在課外學習了課本知識,等到回到課堂,將會覺得枯燥乏味,對學習失去興趣。

成績的提高不是努力用功就可以的,只有內心熱愛,追隨天性,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事,孩子自然就能學會理解。

無論是多大的孩子,所承受的超出了他的力所能及之外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家長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是家長往往做不到以身作則,起不到帶頭作用。

我們在抖音等app上有時會看到父母在睡覺,孩子在廚房"大顯身手",太陽曬到屁股,孩子叫不醒沉睡的父母。

這些行為會無形中讓孩子也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孩子在一定時間會產生模仿性學習行為,身邊的人怎麼樣,他也怎麼樣。

說髒話,吐口水,喊大人名字,懶惰等等不良習慣都會潛移默化教給孩子。

孩子往往心理比較脆弱,父母的一個舉動可能就會對孩子產生無法估計的影響。不同的孩子應該因材施教。

內心自卑不自信的孩子父母應該常常鼓勵,弄清楚孩子自卑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給予孩子足夠的想象空間和愛的陪伴,即使孩子說錯了做錯了,也應該是分析錯誤點,及時更正。

批評教育容易摧毀孩子的心理屏障,讓孩子不自信,從內心防備父母,不願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在電視劇《虎媽貓爸》中我們可以看到關於教育的種種問題。小主人公倩倩在進行了一系列高壓學習後身體免疫力下降,生病,視力下降,還對媽媽產生了恐懼心理。

這些都是超前教育帶來的壞處。

種水果的人都知道打了催熟劑的果子比一般果子爛的快。不施肥的莊稼又發育不良。

在選擇孩子的教育方式上父母應該謹慎決定。

但是我認為,總歸逃不過這幾點:

1、保護孩子探索世界的勇氣和好奇心,灌輸式教育只會提早扼殺孩子的想象力。

2、用愛陪伴孩子,與孩子共同成長。父母感情不和,家庭環境不和諧,父母過分批評,奉行"棍棒教育"都會很容易摧毀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對自己的肯定。

3、不要過分嬌養孩子,成長道路上少不了磕磕碰碰。跑跑走走之間孩子就長大了,要良性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比如兩歲的孩子能自己吃飯,三歲的孩子能自己上廁所等等。

4、一個人的優秀不能單純用學習成績來評判。孩子的品德修養同樣重要,優秀的動漫,故事如《司馬光砸缸》等能讓孩子更樂於懂得人生的道理。

認清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長。每個孩子都是天之驕子,都有自己的成長道路,懶惰的孩子要鞭策,自卑的孩子要鼓勵,獨立的孩子要陪伴。

正是孩子的時候,為什麼要學"假大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