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你別急著樂,家庭作業馬上就要來了

這幾天,全國各地都在上演著同一部史詩級悲歡大片——《開學》。在這部大片裡家長和孩子兩大陣營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兩種心境。

孩子們的心情是這樣的。

開學了你別急著樂,家庭作業馬上就要來了

而家長們的畫風就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開學了你別急著樂,家庭作業馬上就要來了

據說美國也是在8月30日左右開學,原來全世界的老母親也都有著相似的痛。

但是,高興是高興,我們有沒有可能,高興得稍微早了一點點?

比如我自己。

西米今年升入小學,幾天以來我剛剛從學習用品的採購大戰中殺出一條血路。眼看著小姑娘揹著書包乖巧地走進校園,我樂觀地認為把娃送進學校就可以安享靜好歲月,但是現實立刻就給了我迎面一擊。

因為學校的作業馬上就佈置下來了!

什麼畫畫拍照寫心願卡,都是老功課,基本標配,我都習慣了,但這次老師要求每個孩子在課前三分鐘做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最重要的是:要配合PPT。

立刻就有家長在微信群裡(家長群,老師不在群裡那種)驚呼:“天哪!“

六歲的娃能做PPT嗎?別人家的娃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反正我定睛仔細再看了看我家那一咧嘴就露出豁豁牙的小丫頭,她估計是不成的。

那這作業誰做?

還是讓我識相地打開電腦去網上搜個PPT模板先。

開學了你別急著樂,家庭作業馬上就要來了

其實PPT已然是小場面, 我就見過有學校要求家長給孩子做個鼎,最後有家長愣是用硬紙箱做出來了的。

開學了你別急著樂,家庭作業馬上就要來了

開學了你別急著樂,家庭作業馬上就要來了

根據我從大寶處獲得的經驗,除了各種奇怪的手工,很快後面還會緊跟著小學老師的必殺技——手抄報

好吧,為了娃而日夜辛勞是家長無法逃避的責任,但到底要鞠躬盡瘁到何種程度卻是一個不那麼簡單的問題。我們會一不小心就滑入過於“佛系“的誤區,把教導孩子的責任拋給學校和老師;也常會不知不覺用力過猛,越俎代庖,剝奪了孩子自己體驗和成長的機會。

面對現在種類繁多的各種家庭作業和“家長作業“,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怎麼幫娃才是真幫忙這件事情上,有些思路需要捋捋清。

都知道教育孩子是家庭和學校共同完成的任務,家長應當是和老師身處不同戰壕的戰友。我總結了一下,為了避免成為豬隊友,我們在幫孩子忙的時候,最好遵循以下原則。

原則一:幫一部分,不要全幫

孩子是他們自己生命的主人,做家長的如果不能在他們幼年時期就把這個觀點深植於孩子的精神中,那就要準備好用自己的後半生來照顧一個巨嬰。

孩子的每一個作業,都是這世界向他們提出的小小挑戰,他們在這個過程中遭遇困難、承受挫敗、鍛鍊意志、學會嘗試,最終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這種經驗既包括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增加,也包括堅韌品格的滋長。

課本上的作業是如此,其他課外作業也不例外。

如果家長因為任務有難度就全面代勞,就等於把孩子推出了這條成長的跑道,長此以往,吃虧的終究還是孩子。

當然完全撒手不管也有問題,孩子容易因為一籌莫展而過早放棄,同樣也會喪失掉鍛鍊成長的機會。

所以,每一個對孩子懷抱期待的家長,主觀上要願意幫孩子,具體操作時卻要捨得讓孩子費力氣。

最好的選擇是:在孩子碰到瓶頸的時候推一把,給他一些啟發和指導,幫助他們度過難關,而在他們漸入佳境、切實展開工作的時候適當收手後退,給他們發揮的空間和自由。

最重要的是,你需要確保這件事是孩子和你在共同完成,他們應當從始至終保持對這項作業的投入,而不是你一個人幹得起勁,孩子在旁邊充當拉拉隊和吃瓜群眾。

為了實現這一點,要堅定地表達出“這是你的任務,我只是幫忙”的態度,並需要大量和孩子的溝通,詢問他的意見,引導他的思考,迫使他成為決策者和執行者。

開學了你別急著樂,家庭作業馬上就要來了

這可能比家長全權代勞更麻煩。有的家長會說:“費那事,我自己幾下就弄好了!”但是不要忘了,作業是孩子的,成長也是孩子的,你吃的飯不可能長成孩子身上的肉。這些麻煩就像唐僧取經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難,躲過去,就成不了正果。

原則二:偶爾幫,別一直幫

除開像家長幫助孩子聽寫之類的作業,其他孩子一個人搞不定的任務,不是不可以幫,但是要控制幫的頻率。

如果一項作業你每天都得介入,否則作業質量就會出問題,那就需要家長去審視一下了:家長的介入到底發揮的是不是積極作用。

比如佈置作業這個環節。把老師佈置的作業抄下來回家做,這是小學生最基本的功課之一,但如果你的孩子每天都無法正確完整地把老師的要求記下了,而需要你在微信上收到作業要求再傳遞給他,否則就要漏東漏西,那就是個問題。

這說明他連最基本的自我管理的能力都不具備。

必須強化一個觀點: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他需要全程對作業的所有環節和細節負責。家長幫忙記作業這種事情,表面上看起來可以保證孩子不漏寫作業,但從長遠來看,一方面是對孩子惰性的縱容,阻礙他們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個體;另一方面也是在暗示孩子:你不行,你連記作業都做不好,你根本管不好自己的事。

孩子依賴性的本質就是不相信自己能獨立做好事情,你什麼都替他收拾妥當了,他沒有自己去處理問題的成功經驗,當然沒自信。

原則三:多給技術支持,放手基礎工作

父母給孩子的幫助,最有價值的是什麼?

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才能知道幫孩子忙的邊界在哪裡。

由於生活經驗的匱乏,孩子在面臨很多問題時容易陷入死衚衕,家長能提供給他們最關鍵的東西就是: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和落實具體工作的方法。

也就是說,對孩子而言,我們最有價值的東西是:方法論。

開學了你別急著樂,家庭作業馬上就要來了

就拿我家西米的自我介紹PPT為例,我需要通過問題啟發她思考:

一個自我介紹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我是誰?

我有什麼特點?

我想讓別人瞭解我的哪些方面?哪些方面則不需要別人瞭解?

以及,我有什麼經歷想要分享給大家?

……

按照這個脈絡,她可能就能大概整理出自我介紹要講的內容,然後我會打開PPT軟件,讓她看我如何操作界面,並在製作的全過程中不斷和她進行討論。

而諸如粘貼圖片、建立文字框等簡單的操作,我完全可以教會她,讓她自己在電腦上進行操作。她可以自己給PPT起名字、挑選照片、選擇字體顏色、決定頁面佈局……總之只要她的能力可以達到的,儘量讓她去做。

孩子做得越多,能力提升越多。

而且我們要忍住孩子一求助,家長就衝上去的本能,有時候我們故意多等待一會兒,靜觀其變,讓孩子和困難多相處一段時間,實在不行了我們再出手。這會激發出他們更強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畢竟你跟任何事物一起呆的時間越久,你就越瞭解它,越容易掌握它的規律,找到應對它的方法。

獨立面對困難本身就是一種經驗和鍛鍊,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能繞過去的關卡。


原則四:剋制家長的虛榮心

還有最後一點,是家長需要拎拎清的,那就是不管孩子的作業質量如何,那都是孩子自己努力的成果。不要因為家長對完美主意的執念,就去代替孩子完成作業。

孩子稚嫩的作業一定是不夠完美的,因為作業的根本目的是鍛鍊而不是評獎。放手讓孩子去做,他們才能真正從自己的每個行為中獲得經驗,進而建立起“我能搞定”的自信。這種自信,將成為他們將來面對各種複雜挑戰的重要底氣。

開學了你別急著樂,家庭作業馬上就要來了

就拿給孩子幫忙這事來看,最難的不是出錢出力,而是保持永不枯竭的耐心,把握最佳的參與尺度,在漫長的歲月裡為孩子打通一條利於他們勇敢探索的成長之路,讓他們既能磨練能力、自由揮灑,又能及時獲得支持和補給。

好的父母,一定是個合格的養路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