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用人單位越來越重視第一學歷?

白而不痴

有時候有人會問,學歷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可是有的時候明明有能力就因為學歷不過關就被人家拒之門外,這樣公平嗎?那麼想一下有什麼事是有絕對的公平一說呢?我國是教育大國,從古代就比較注重教育的發展,一直延續至今,在我國應試教育模式下,把學歷看的很重要是很正常的事情。現在為什麼把第一學歷看的尤為重要,原因很簡單,因為第一學歷才是一個人真正能力和水平的真實體現。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學歷的重要性,有很多人也正是因為學歷不達標而止步於名企門口,鑑於這種現狀,有很多有頭腦的,有資本的人抓住了這種機會,註冊了一些能提高學歷的機構,或者是國家開放了政策,給了人們更多獲得高學歷的機會,像什麼成人高考、函授教育、國家開放大學、專升本等等,是,有很多人通過這些機會確實拿到了更高的文憑,但是但是,這中間的過程有點簡單化,有的基本上就相當於花錢買的學歷,有什麼用呢?這不就是掩耳盜鈴嗎?相比較起通過高考獲得的學歷,哪個含金量更高一點不言而喻了吧。

因為這些情況的出現,導致了學歷有了太多的不真實性,而唯一更好辨別的辦法就是看一個人的第一學歷,第一學歷更容易得到印證、查明、可信度更容易被人們認可和接受。

第一學歷好的能間接的反應出來的問題就是當初所接受的專業知識教育更加的系統,當時享受到的資源是不一樣的,好的大學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平臺,更好的資源和更多的機會,那麼這樣環境下出來的學生能力能不強嗎?能不好嗎?能不優秀嗎?

學歷高,能力一定好是我國目前大部分人的想法和看法,也是許多企業招聘的真實想法,因為學歷是第一道門檻,能力高不高先跨過門檻再說,第一學歷高的能力就高。這也就成為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第一學歷的原因所在。


上啥班

因為第一學歷一般能反映一個人的能力。

雖然不想這麼說,但是整體上,確實第一學歷能代表一個人的能力。

一是你得學習能力,二是你的圈子。

你高中學習能力決定了你得第一學歷,而圈子,是你的第一學歷帶來的。

你覺得專科和本科最大的差別是什麼呢?

其實不是學習,而是圈子。

有個好圈子,好環境,你會變得更優秀,甚至上升空間更大。

舉個例子,你第一學歷在一個不太好的學校,你周圍的人不熱衷於學習,你很大程度上會受影響的。你也變得不愛學習,或者是不那麼熱衷於學習。

而你在一個好的大學,你周圍的人都在努力學習,積極參加活動,那麼你很大程度上也會和他們一起參加活動,豐富簡歷。

當然也不排除個人魅力能力特別大的人,他們即使學習成績不太好,考不了一個好學校,但是因為能力出眾也會有好的工作前途。

但是我們周圍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被外界因素干擾。

而且你的學歷確實能反映你的一部分能力——學習能力。

所以企業為了不出錯,儘量選擇第一學歷好的人,因為第一學歷好的人,一般比第一學歷不好的人能力高,為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大部分企業都會選擇第一學歷好的人。

其實企業為了節約成本,提高效率也沒有錯,但是對一些有能力的人來說,確實是少了一條路,其實也是對學歷的一種歧視,和個人的一種悲哀,高考沒考好,就會少一條路。

但是我也相信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

智聯校園 謝蕊學生回答

智聯校園:求職 | 學習 | 活動 | 吐槽 | 故事 | 專屬大學生的聚集地


智聯校園

不僅僅重要的招考,在企業招聘中同樣會存在重視第一學歷的現象。這裡的第一學歷指的是大學的第一個學歷。

但我想澄清的是,大部分情況下,無論是招考還是企業面試,大部分從原則上還是主要看最高學歷的。雖然可能會失一些分,但原則上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如果你覺得你的學歷不夠, 有升學的夢想,不要因此而放棄。

那麼有了最高學歷,那些面試官們,為什麼還要看第一學歷呢?原因有幾個:


1.第一學歷好的,風險更低

這只是從風險和概率角度得來的,不是絕對。同樣的名校研究生,但本科不一樣,本科好的,一來有可能高中就更優秀,所以上了好的本科;二來,好的本科學校,有可能培養出更優質的人才。完全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從概率和招人風險上是這樣的,甚至用人單位會因此留下刻板的印象。


2.本科對大學生的影響巨大

在大學生涯中,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生,本科是培養時間更長、影響更大的階段。本來從高中大大學,十八二十左右的年紀,從高考中解放出來。這是一個人生的轉折點,這個時候很多學生才真正的開始思考自己的職業和能力的提升,三觀也在這個階段更加走上成熟。這四年,不同學校的培養理念,不同學校的氛圍,不同學校的師資和同學,都會在無形中給本科學生打上深深的烙印。

而到了碩博階段,更多是的學術的研究,增強的更多在專業知識層面。


3.刷學歷背景者,可能忽視了能力的提升

這是一個很現實,卻有很嚴重的問題。

有一些學生認為自己本科學歷不夠好,所以想改變命運,剛大一開始就定下了考研的目標。然後就制定了瘋狂的考研準備計劃,天天泡圖書館開始、在自習室做習題。大學四年的生活,過程了高中的樣子。很少參加社團活動,不去實習,所以四年的大學生活,在簡歷裡都是空的。

你的時間花在哪裡,都會留下成長的印記。有些人因為全身心準備考研,忽略了社交、忽略了實踐,四年之後,軟性的能力素質落後了一大截。所以,對用人單位來說,最怕的是,你曾經用盡了所有的力氣,才換來這個最高的學歷。你的能力素質,對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問題號。

因此,哪怕你準備考研,也千萬不要放棄自己能力素質和實踐背景的提升——學歷和能力,一個都不能少。


職場大叔Allen

如今很多公司招聘,確實對第一學歷有很高的要求,即使你是研究生,也要要求本科、研究生雙985、211。很多人在感嘆不公平,不給機會,但其實仔細想來,也是很有道理的。

首先,且不說考上985/211的人在高中的時候付出了多少努力,單說上大學後享受到的資源都是不一樣的。好的大學可以給學生提供更高的平臺、更好的資源和更多的機會。舉個例子,實習的時候學校會有崗位推薦,好的大學合作的企業肯定是優於差的大學,那麼學生拿到的實習證明含金量也就高,學到的東西肯定會多。

其次,好的本科所依託的城市都不會差。在大城市上學,即使跟社會接觸比較少,但是見的世面是不一樣的,心中的格局也是不一樣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可能你在一線城市做酒會服務員,你學到的社交禮儀都比在三線城市當一個酒店領班要多。

再者,圈子很重要。其實這是我的切身感受。我讀本科的時候,舍友經常在宿舍看劇看劇看劇。我去朋友所在的211大學,她們宿舍每個人都忙得不亦樂乎,學這個學那個,這個社團那個實習,大家都在努力地進步,整個的氛圍是不一樣的。如果你處於一個積極向上的圈子當中,你也會被推著走的。那些學霸宿舍不就是這麼回事嘛。當然,如果你身邊都是牛人,你也會慢慢變得牛起來,因為驢不會待在牛圈裡吧。

有的人說,那我考一所名牌大學的研究生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還要看我的本科?就很多學校來說,大家把自己學校培養出來的本科生稱作親孃養的,外校考來的都是後孃養的。學院有很多機會會優先考慮自己本科培養出來的學生,因為更瞭解,知道他們的能力如何。本科對人的影響很大,如果你的本科沒有在紮紮實實地努力,只是靠一年的學習考上了名牌大學的研究生,雖然學歷向他們看齊了,但是能力上肯定是會有所差別的。因此,如果讓我選,我也會看第一學歷,看他學校所在的城市,問問他身邊的同學都在幹什麼。


大橘二慄

如今很多大企業招聘的時候都會標明學歷要求,專業崗位更是要具備985,211高學府的畢業證書。高學歷真的就代表高能力嗎?很多人真的因為第一學歷而止步在名企門口,第一學歷的光環只能證明一個人曾經的努力,所具備的學習能力。而在假學歷不斷充斥的情況下,第一學歷是最容易得到印證,查明,可信度較高。雖然第一學歷只是過去式,代表個人在青年時代的學習能力,進入職場後不斷的提高和持續的學習能力顯得更為重要。

讓我們在來看看第一學歷除了代表曾經的努力之外,在企業中還有怎樣的意義。精英菌在跟名企專業崗位面試官聊天的時候聽到這樣的解釋:

第一學歷畢業於高等院校的學生,所接受到的專業知識教育更加系統。而985、211院校的師資配備往往更偏重在專業學科中,有些系主任、教授甚至是行業內的領軍人物。專業知識的傳授,專業技能的薰陶會讓學生在校期間受益匪淺。好的學校更容易培養出優秀人才。這點從招聘的概率上來看,沒有任何歧視的的意思,只是用人單位會留下刻板的印象。

大學生涯中,本科的教育培養時間最長。從高中走向大學,這也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進入大學之後才開始真正思考自己未來的職業道路,懂得給自己清晰、理智的規劃。而學校的氛圍,對於學生的培養理念,不同的師資和同學都會在無形中造成一定的影響。很多高等學府在重視專業知識傳授的時候更重視學生的課餘生活、實習開展。豐富多樣化的職前體驗,可以更好的引導學生走向職場崗位。

有些學生認為第一學歷不夠亮眼,制定了瘋狂的考研備考計劃,成天泡圖書館,自習室裡做題,把大學生活過成了高中的樣子。忽略了校內的課餘活動、忽略了與企業互動的實習機會。到頭來拼勁了所有精力,換來了最高學歷可是能力部分還是一片空白。

招聘中,學歷固然重要但是與學歷等同重要的還有個人能力。突出的個人能力或許會讓企業忽略或降低對於學歷的要求。因為企業並不需要高分低能的人才。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無憂精英網

如果為了得到更多的贊,我一定會說“不唯學歷重能力”,但作為資深HR,實事求是地說,用人單位不是傻子,他們重視第一學歷就是務實、接地氣的做法,而不是愚蠢、不懂潛能的做法。我在招聘應屆生的時候,不但重第一學歷,甚至重視高中學歷。你可能說我這種做法有“歧視論”,但在實踐中,恰恰是追求大概率事件的務實做法。

關於第一學歷有許多定義,我作為資深HR,認為第一學歷就是原始初始學歷。比如,你招聘時填的最高學歷是碩研,我不但要看你這個碩研是全日制的還是在職脫產的還是在職不脫產的,還要看你這個碩研是不是既有學位又有學歷;然後就要看你的本科學歷,是重點本科還是三流本科;最後再看你的高中學歷,是重點高中還是普通高中。查三代的說法,在現實中確實存在。

許多人責罵HR簡單思維、不懂識人,那你們為什麼不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HR你怎麼思考?二十年前高考升學率是15%,高中升學率是20%,那個時候考上大學的真是百裡挑一。現在的高考升學率是75%,高中升學率是50%(偏遠地區達不到),每年應屆生1000萬,滿街都是大學生。可見現在的文憑(學歷)“水分”有多大?!

應屆生供大於求,“需求方”有權挑挑揀揀,就像你去菜市場買菜,菜攤果蔬琳琅滿目,你有權挑你喜歡的食材。用人單位給你發工資是為了讓你創造價值,他們當然有權挑選人才。當然,招聘也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人才也可以因為給你白眼、瞧不起你、工資少而拒絕用人單位啊。用人單位在招聘中被“文憑”和“光環”忽悠的事還少嗎?

一是高考升學率居高不下,高考分為名校、重本、普本、二本、三本、民辦等等,“按分錄取”,對絕大多數考生是公平的,至於“眼高手低”、“高分低能”,那是第二順序的問題,用人單位在招聘面試中,想辦法從重本生裡剔除掉那麼“可能高分低能”的人就行了。

二是在職學歷氾濫,良莠不齊。職場上,有點職位的人都搞第二學歷或在職學位,比如,某校文憑自己搞的不值錢了。一看簡歷,個個都是碩士、博士,但他們有那個學識水平嗎?他們認真上過學嗎?不看他們的第一學歷,不就被他們忽悠了?

三是海外野雞大學滿地跑。外國人就安好心了,多少野雞大學專門賺國人的錢,一句外語不會講,也能拿到海外大學金閃閃的文憑,有的野雞大學連個外國人都沒有,全是國人混文憑的。一看簡歷,挺嚇人,都是留洋的海歸。你不看第一學歷怎知真偽?

肯定有人反駁我,學歷就能代表能力嗎?我肯定地回答,不能。低學歷的人,憑什麼不錄用?我肯定回答,沒功夫。因為企業有招聘週期和預算,每一個職位對學歷和智商也有一定的要求,能力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檢驗出來,哪個用人單位會給你試驗的機會?成熟人才,你拿成果來敲門,用人單位肯定不看學歷看成果。但是應屆畢業生,怎麼看你的實踐能力呢?沒有辦法短期甄別,所以,為了追求大概率事件,設置第一學歷的門檻,也是比較務實、節約、快捷的通用做法。

如果你說我學歷低、我能力強、憑什麼用學歷歧視我?用人單位真的沒有功夫去歧視誰,你也別過于敏感了。最好的反證辦法,就是你憑能力做事,做出業績,有了經濟實力,收購這家用人單位,第一件事把當年羞辱你的HR開除。但實事求是地講,等你有了經濟實力,有了收購能力之後,你也會換位思考了,你就懂得當年HR的行為了,兩害相權取其輕。

好在這個時代,用人單位招人時設置門檻,但進入門檻之後,還是憑能力和業績吃飯的(那些二代現象暫且不談)。這個時代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社會上,也是憑本事吃飯的,不看文憑的。與其抱怨用人單位設置學歷門檻,不如埋頭做好自己的事業,用實踐去證明自己的實力。最有力的反擊策略是,你小學畢業做出上市公司,專門招聘一批博士為你服務,你可以說學歷不代表什麼?其實,等你當上上市公司董事長之後,你還會按照崗位要求去選人的,也不會賭氣似的降低門檻的。


職場火鍋

雖然我們對比憤憤不平,國家也有相關規定,禁止歧視。但是,換位思考,如果我是用人單位,我也會重視第一學歷!


首先,第一學歷高的畢業生,能力更高,創造力更強!高中階段,能考上211、985的學生,無論是智力還是意志力、心理素質都是其他同學無法比的,這是無可否認的差距!

其次,第一學歷高的同學,所在的大學有更好的資源,更高的眼界,在這種環境裡,即便他不優秀,也不會太平庸,更不要說優秀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了,而普通大學的學生,就不一樣了,有的確實很優秀,這部分學生也能找到好工作但是不優秀的同學,就可能墮落和變得平庸!



再次,用人單位招人是希望你能給他們帶來效益,在互相不認識、不瞭解的情況下,招一個“出身”好的畢業生,更保險一些,潛力也更大一些。


所以,很多好的用人單位根本不去二本院校招聘,即便是你通過努力考上了名校的研究生,也難免受到歧視!

距離高考還有不到一個月,祝各位考生都能考上理想大學!


贏在高三

現在越來越重視第一學歷,雖然教育部門沒有具體的規定,按照教育部門的解釋,第一學歷,即國民教育系列普通全日制教育的學歷。一般在實際工作中一般將某學生不間斷(當年畢業當年深造)接受普通全日制教育的最高學歷作為該生的第一學歷。例如,普通高校本科,畢業以後直接讀碩士研究生,中間沒有工作,也就是讀完大四繼續讀研一,第一學歷是碩士研究生。如果有間斷,中間工作了,第一學歷就是本科,碩士研究生屬於最高學歷。很多單位對於第一學歷很重視,因為第一學歷是改變不了的,例如,第一學歷是大專,以後考取了碩士研究生學歷,甚至獲得了博士研究生學歷,但是第一學歷還是大專,博士研究生學歷只是最高學歷。總之,第一學歷對於個人的發展非常重要。



樸實的大車

第一學歷為何含金量高。就在於第一學歷的標準衡量直觀,簡單,高效,公平。這是除了第一學歷之外的其他所不具備。

1.高考大學錄取一刀切

高考到大學錄取,絕大多數是唯分數論。在平行志願後更是如此。比如對山西文科而言,北大是610梯度以上的,人大,復旦是595以上,南開,北師大,南京是580以上,中山,廈大,武大等是570以上。去各地的生源層次很明顯。很明顯的區分清生源的區別。

其他省也是這樣,很均衡化。985錄取了一類生源。

就專業差別而言,錄取分最高的專業和最低的在一個維度。

雖然有自招,推薦等九條途徑,一是這些年逐步壓縮比例,一是佔比重小。自然更能體現高考公平性了。

2.研究生的多元

就研究生來源而言,在一線學校半數名額都是保研的。雖然保研很公平,但整體公平度比高考唯分數差很多了,和高考自招接近吧。

就專業而言,各類專業差別很大。經常有985的某些專業招不滿。就舉個例子,某校金融招20個,1000個報名。某專業招20個,200個報名,不考數學。某專業招3,報名4個,不考數學。同等條件下,很容易推斷難易。要是放一塊比,就知道差別在哪了。

就如此而言,研究生學歷的含金量在同等條件下會低於第一學歷,但依然很優秀。

3.在職,專碩,雙學位等

雙學位,在職讀就更復雜了。

比如我們學校雙學位是跟著人家專業學,一樣的待遇,相當於兩個專業。有的地雙學位就是週六日去上課。但這倆都是雙學位,用人單位沒法區分。

在職現在已經成為眾矢之的。有個朋友讀某校mba,給我講,只用週日去一下。然後給的全日制學歷,我都懵了。



至於各種圈錢的學位班,看巡視組通報。

總結

同等條件下,第一學歷更具有客觀性。所以更適合做敲門磚。其他也都很有含金量,多少略有區別。

在社會中,能力佔據絕對地位。英雄不問出身,只要你有能力,幹啥都可以。如果能力不夠,拿個學歷充門面,勉強頂幾下倒也不是不可以。


一枚明粉

第一學歷就是全日制普通學校的最高學歷,區別於自學考試、成人高考和在職教育等。按照最新的規定,全日制幾乎等同於“雙證”(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大部分非全日制教育只頒發單證(除MBA等之外)。很多企業對於在職研究生是不承認的,評職稱、算薪點只按照第一學歷來記。

在第一學歷中,本科學歷又是最重要的。高校招聘的時候“查三代”的現象尤其嚴重,意思就是招聘一個博士研究生,要看這個人的本科、碩士和博士分別都在哪裡讀書的,如果招聘一個碩士研究生,就要看他本碩分別在哪裡讀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

近年來,由於高等教育市場化,以及各高校擴招,“考上大學”已經不是什麼稀罕的事。上世紀80年代,“大學生”還是“高端人才”的代名詞,各個企業都十分重視;現在的大學生已經到處都是。每年都有大量的應屆生求職,但企業的崗位是有限的,在這種供需嚴重不平衡的情況下,企業招聘人才加設各種門檻就是有情可原的了。無論是“第一學歷本科及以上”,還是“只招收985,211”都是為了快捷地篩選出需要的人才。在付出相同多勞動報酬的情況下,企業肯定是更希望招聘到學歷更高、能力更強的應聘者啦。

所以第一學歷非好學校的人就沒有出路了嗎?

當然不是,近幾年由於就業形勢嚴峻,很多已經工作了兩三年甚至五六年的人重返學校讀研的都大有人在。如果你對自己現在的崗位很不滿意,短時間內有難以找到巨大的提升空間,可以考慮一下讀一個全日制的研究生,相當於給自己多了一個找工作的籌碼。

關於職場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