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留 , 晋国的最后一个国都

屯留县古城村西南李坊村边的一处遗址,距离古城村仅几百米,平地上突兀而起,被当地人称为“寨”。

李坊村,因是古屯留城外一手工作坊处而得名。

屯留 , 晋国的最后一个国都

屯留古城 春秋晋国在这里终结

——屯留城是晋国的最后一个国都所在地

古城,屯留县李高乡的一个小村庄,静静地卧在玉溪河的南岸,透着一种俯视四周的气概。除一进村的仿古牌楼多少显示出一些“古色古香”外,表面上与上党大地的其他乡村一样,实在没有什么显眼的不同。然而,这里却见证了春秋称霸时间最长的一代枭雄——晋国,在历史上洇出的最后一抹色彩,并被一些学者认定为晋国的最后一个国都所在地,与晋国那众多的扑朔迷离的国都一起来研究,只是一些更严谨的学者认定此地为“临时国都”。只是此时的晋国,早已国势衰颓、日薄西山了。

屯留 , 晋国的最后一个国都

位于古城村东南的古烽火台遗址

千年古村,屯留县的远古县治所在

大约在西周早期,周王室分封诸侯时,就以古城为都,建立了一个名叫“留吁国”的小国家,应该属于“赤狄别种”人建立的国家吧。春秋时期,留吁国被晋国吞并,并被改名为“纯留”(纯读音为屯),这即是屯留名称的由来。古城作为屯留县的县治所在地,一直到唐高祖李渊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迁往霍壁村(即今屯留县城的旧区附近)。据说迁移的原因是古城村一带土质劣薄,粗而且轻,不宜构筑城墙及其它军政设施。然而,古城作为屯留的县治所在,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

对于浩瀚的历史长河来说,2000年都是不容小觑的一段。古城村的一部村史,就是屯留县的半部历史,不仅书写在线装竖排的古书中,更多的是浸润在龟甲兽骨里,伴随着时空烟消云散了,却又丝丝缕缕地不绝,诉说着远古的天老地荒。

屯留 , 晋国的最后一个国都

“寨”的全貌

穷途末路,末代晋君被流放在了屯留

一切故事,都源于战国初年那段著名的“三家分晋”的历史。

春秋晚期,晋国王室大权旁落,国政分别被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和中行氏六卿所掌握。公元前490年,赵氏击败范氏和中行氏;公元前458年,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尽为韩、赵、魏、智氏四家瓜分。公元前457年,韩、赵、魏联合击败智氏,平分其地,分别建立韩、赵、魏三个政权。

公元前406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正式承认了他们诸侯的地位。《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韩赵魏三个曾经的晋卿,把晋国的表里河山一分为三,据为己有。“春秋五霸”中称霸时间最长,曾经“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声势烜赫的晋国,无可挽回地轰然坍塌了。然而在对待末代晋公及他的子孙上,韩赵魏多少表现出了点点的仁慈,并没像历史上众多故事一样,给末代国君颈上一戮,而是把他们贬在了屯留这座城。

《史记•赵世家》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这段历史。

“(赵敬侯)十一年(前376年),魏、韩、赵共灭晋。(赵成侯)十六年(前358年),与韩、魏分晋,封晋君以端氏。肃侯元年(前349年),夺晋君端氏,徙处屯留”。

史书的记载未免过于粗枝大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屯留城,成为晋国王室的遗老遗少们最后的栖息地,晋国遗韵在屯留城洇出了历史上最后一抹风采……

此时的屯留城,属于韩国的上党郡,在同郡的17座城里,并没有多少特殊的不同,城不算大,实在不能与晋国曾经的都城翼城、曲沃相提并论。

遥想当年,末代晋公带领他残存的家臣和仆从们,跌跌撞撞辗转来到这里时,狼狈是肯定的,却也没有太掉架子,毕竟是天子封的侯爵,后来时还自称为公的,凤凰虽是落架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该有的礼节还是不能乱来的。于是,在屯留这座城里,在古城这个村里,关起门来,仍旧是晋公或晋侯,不知道那时的觐见礼仪是否是三跪九叩,但意思应该差不多。走出村来,却又是满眼的伤心,祖宗的大好河山早已物是人非了。只有关起门来追忆昔日的辉煌吧,尽管史书上没有记载晋公后裔在屯留的后来,但草蛇灰线,历史总会有它的记载的。

屯留 , 晋国的最后一个国都

远徙临洮,晋君后裔自此烟消云散

就在晋公后裔们还在古城生活时,一场浩大的兵灾突然降临。时间是公元前239年(秦王嬴政八年),距离末代晋公被迁徙在古城仅仅110年,但已是著名的长平之战结束后的20余年(长平之战结束于公元前260年)。

那一年,秦王嬴政派弟弟成矫统帅一支军队进攻赵国。成矫在统帅大军进驻到屯留境内后,竟拥兵自重扯起了反旗,在这一带深沟高垒,以屯留城为基,据险固守,四处发放征讨秦王嬴政的檄文,并先后攻下长子、壶关等城,大有燎原之势。

秦王嬴政勃然大怒,立即调派大军进攻屯留,对成矫叛军进行残酷剿杀。成矫壁垒森严,双方在屯留城下进行了殊死对抗,终究兵败城破,成矫落得个在屯留被枭首的可悲结局。追随成矫一同叛乱的大军悉数被斩杀于屯留。作为对屯留人民支持反叛的惩罚,秦王残酷地命令把屯留等地的普通百姓,据说有10万之众,全部流放到甘肃的临洮地区(今甘肃岷县),或许晋公最后的遗民,就在这次流放事件中,被裹挟在流亡的难民中远离了古城村,远离了祖荫庇护的三晋大地,向遥远的甘肃流徙,从此烟消云散了。

对于这次被称作“成矫壁垒”的叛乱事件,《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简单地记载了一笔:

“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

远去了鼓角争鸣,暗淡了刀光剑影,战国末期发生在古城一带的这场战乱,早已湮没在了黄土深处,淡忘在了历史的角落。然而,明末著名小说家冯梦龙在创作《东周列国志》时,却又将其捡起,生动地演绎出了“樊於期传檄讨秦王”、“成矫壁垒”和“王翦战屯留”等历史故事。读《东周列国志》时,每读到这段,眼前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古城村的轮廓来,仿佛成矫的头颅就悬挂在村庄上空,樊於期骑马轮刀就在村外玉米田里纵横驰骋.

屯留 , 晋国的最后一个国都

曾有大量春秋末期战国早期古墓葬被盗的小红沟一带,位于古城村西侧。

本期的内容就是这样了,我们下期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