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分制’扶貧模式打造扶志扶智新樣板

’積分制’扶貧模式打造扶志扶智新樣板

近年來,曲陽縣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探索建立“積分制”扶貧模式,有效激發了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為實現脫真貧、真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精準脫貧扶志扶智打造了“曲陽樣板”。

感恩積分拔窮根

扶志是扶貧工作的“牛鼻子”。為了拔掉貧困戶思想窮根,曲陽縣開展了“國家支持、自己奮鬥”宣傳教育實踐活動,依據《曲陽縣“扶貧積分”管理辦法》設置“感恩積分”,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感恩教育大走訪”,逐戶逐人宣講黨的扶貧政策,讓貧困群眾切身體會到惠從何來,激發貧困群眾知黨恩、感黨恩的內生動力。精心制定精準幫扶“一戶一套餐”,堅持每月走訪,宣講扶貧政策和普惠措施,使廣大群眾對享受扶貧政策、普惠措施知曉在心裡,感恩在行動上。在村扶貧工作例會上,邀請貧困戶現身說法,講好扶貧故事、樹立正導向。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對此建立“感恩”賬,並給予貧困戶“感恩積分”獎勵。據統計,該縣為5950戶主動脫貧戶頒發“脫貧光榮證”,以此增加貧困戶脫貧的儀式感。

創業積分育產業

“創業積分”著眼於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鼓勵貧困戶主動創業,發展種植、養殖等產業,促進穩定增收。鼓勵引導貧困群眾結合自身優勢,找準發展路徑,用自己的雙手艱苦創業,實現脫貧致富。在利益聯結機制方面,該縣進一步規範扶貧項目資產收益管理,鼓勵貧困戶多種方式參與產業發展,多種途徑獲得收益。

崗位積分增收入

為使貧困勞動力獲得持續穩定的工資性收入,曲陽縣整合財政資金,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有勞動能力、有在本村就業意願的人納入公益崗安置範圍,最大限度給貧困勞動力提供工作崗位。目前,該縣共設置衛生保潔員、護林防火員、道路養護員等公益崗位4100餘個。由各村對公益崗位發揮作用的情況每月評分,每月公示,每月兌現。在“崗位積分”的激勵下,貧困戶積極參與村裡公益事業,有了“固定工作”,心氣都不一樣了。據統計,通過公益或勞務崗位獲得積分的貧困戶每年可增加工資性收入1700多元。

文明積分樹新風

為有效改善貧困群眾的戶容戶貌、精神風貌,曲陽縣大力推行“文明積分”,培樹講道德、好公德、有美德的文明新風。該縣對湧現出的196戶最美家庭、美麗庭院、孝順好兒媳等進行評選表彰並給予“文明積分”獎勵。“文明積分”每月評定一次,所得積分可以兌換產業扶貧項目收益或者到“扶貧愛心超市”兌換生活用品。“文明積分”讓貧困群眾不僅物質上得到了實惠,精神上也受到激勵,貧困群眾的精氣神好起來了,村容戶貌提升了,“慵懶散”的舊習氣丟掉了,“孝善美”的新風尚豎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