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信息不容窃取

【热点梗概】

据工信部微信公众号消息,9月3日,针对媒体公开报道和用户曝光的“ZAO”App用户隐私协议不规范,存在数据泄露风险等网络数据安全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对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问询约谈。

在工信部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告中显示,经过对50家手机应用商店的应用软件进行技术检测,对100家互联网企业106项互联网服务进行抽查,均发现违规情况,比如大家熟悉的饿了么、小红书、网易考拉、贝贝、神州租车、房多多等多款APP,均存在未经用户同意搜集个人信息等问题。

【题目】

为了治理手机APP违规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工信办等多部门联合一直积极采取措施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但是在近期的检查中依然有大家熟悉的饿了么、小红书、网易考拉、贝贝、神州租车、房多多等多款APP,均存在未经用户同意搜集个人信息等问题。对此类现象,你怎么看?

【答题要点】

1、表明态度。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得到广泛应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APP违法违规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十分突出,所以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广大网民合法权益已经迫在眉睫。

2、分析未经用户同意搜集个人信息的危害。

(1)损害用户利益。无休止的信息推送、电话骚扰、影响用户生活和利益;

(2)形成黑色利益链。用户信息被不法利益集团贩卖,被用于从事违法犯罪行为;

(3)导致精准诈骗。导致电信和网络“精准诈骗”案件等违法犯罪行为增多,直接威胁公众的安全;

3、分析屡禁不止的原因。

(1)平台受利益驱使,唯利是图,不顾使用者的个人利益。个别App会钻法律的空子,比如用户如果不同意隐私政策,则拒绝正常使用,逼迫用户同意不合理的隐私政策。

(2)法律法规不够善。法律不完善,缺乏更加有效、清晰的法律条文作为支撑,对企业平台信息获取行为进行规范和打击。

(3)用户缺乏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随意注册APP、开通软件所有权限、不用后不删除等。

4、提出对策。

(1)加快立法进度。立法层面加大对违规App的打击力度,比如要尽快完善《网络安全法》。

(2)开展专项整治。不定期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常态化公布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典型案例,对其他企业起到警示作用。

(3)强化宣传引导。一方面网信办对于重点企业予以约谈,明确平台责任和市场行为,要求其予以规范化;另一方面加强对于民众的宣传,普及网络时代上网安全注意事项,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