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粮?没必要

屯粮?没必要

机声隆隆耕种忙 通讯员 普佳勇 供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张全林

在第73场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针对粮食供应问题、粮食价格问题,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官员表示,北京市粮食供给充足、储备到位,能够满足消费需求,市民不必集中采购和在家中囤积粮食,预计后期也不会出现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情况。

受疫情影响,近日部分国家陆续发布粮食出口禁令,引发公众对粮食安全的担忧。相关部委表示,我国粮食进口依存度极低,小麦和稻谷库存大体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我国主要产粮区,今年夏粮长势普遍较好,春播进展总体顺利,丰收是大概率事件。粮食还是要吃新的好。由此看来,囤米抢面,大可不必。

能否保供应,要看家底是否厚实。应该说,我国粮食保供应的家底是殷实的。我国的粮食库存充裕,各类企业的稻谷、小麦库存超过国内一年的消费量。牛羊禽蛋产量不同程度增长,猪肉的生产也在稳步恢复。老百姓特别关心的蔬菜供应,也应该是有充足保障的,今年冬春蔬菜在田面积8400多万亩,产量1.7亿吨,同比增长2%,产量预计增长2%以上。生活物资存量摆在那里,老百姓就不愁断顿。

要不要囤积,关键自己要做个明白人。从粮食产量看,这些年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已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小麦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从人均粮食占有量看,2010年以来,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过470公斤,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从粮食库存量看,目前库存消费比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从谷物进口依赖程度看,我国谷物年度进口数量不大,去年净进口仅占我国谷物消费量的2%左右。而进口谷物,主要是调剂需求结构,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说白了,并不靠它托底。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但也不能为了“不慌”就不讲质量。平时消费的粮食一般是包装的成品粮,分普通包装和真空包装。普通包装保质期一般为6—8个月,真空包装保质期为12—18个月。正常情况下,在保质期内的粮食都可以放心食用,但随着储存时间延长,粮食产品的一部分营养成分会流失,食用口感会下降,就没香味、没嚼头了。讲科学是保障生活质量的前提,吃粮还是吃完再买,没必要“一窝蜂”的去囤积粮食。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屯粮?没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