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插图艺术家、版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高荣生先生因病于2020年4月5日12点40分离世,享年67岁。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为高荣生教授题写挽联

清明次日,惊悉高荣生先生逝世,不胜悲痛!回想在美院校尉胡同5号老校园,高荣生先生早于我毕业留校任教,是我等的学长。作为改革开放时期中央美院培养的第一代专业人才,高荣生在艺术上始终抱以坚定的理想,并且以极为勤勉的精神从事艺术探索,在版画和插图创作上成果丰厚,富有经验,尤其在文学书籍插图上,他潜心研究原著,体味人物命运,融入生活感受,着力黑白语言,使插图作品既与文学作品的内涵相契相映,又以具有艺术魅力的形象和意境展现出独立的意义,让人开卷有益,激赏会心,为新时期的中国插图装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具有影响力的贡献。也正是缘于对插图装帧艺术的执着热爱,他在中央美院版画系长期担任这个专业的工作室主任,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为人低调但极真诚,在艺术上始终信守学术品格。不久前,他还和我谈及如何在网络阅读时代坚持和发展插图艺术教学,也希望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顺利换届。不料天不假年,他匆匆别我们而去。他的逝世,是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界的一大损失!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2020年4月5日

得知高荣生教授因病去世,我感到十分震惊、悲痛!几十年来,高荣生教授不仅继承了李桦先生、伍必端先生奠定的学术传统,而且以《黑白涉步》《插图全程教学》等著作留下系统性阐述,为中央美院乃至全国插图艺术的基础教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木刻作品以精妙的黑白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塑造著称,在中国插图艺术史上留下一批经典之作。他为人低调朴素,教学严谨而不失幽默,深受学生爱戴。他的去世,是中国美术教育界和艺术界的一大损失。作为他多年的同事,我在此表达深切的哀悼与追思。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苏新平2020年4月5日

惊闻高荣生先生去世了,完全无法想象,太突然了。他刚从版画系退休没有几年,还兼着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的职务。沿着记忆的小径——不久前我们还曾在百年校庆时见了面,曾一起站在北京会议中心门口聊天,曾在美院五号楼一层的小教室给学生上课,曾在三楼的第五工作室介绍他“组线造型”的教学方法,曾见他创作潘院长、范院长和自己调侃自己的漫画,曾经我们几个老师和他去美国布法罗大学讲学时,一起边吃鸡翅、边逛墓地……这么一个开朗而且还是正当年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他还可以再多创作些漫画、插图,多拍些精彩的照片,多教一些弟子,多享受一些退休后的悠闲时光。如今他却突然不辞而别了。他的生命戛然而止,我们的记忆却翻滚而来,我们不会忘记高荣生先生对中央美院版画系所作出的无可替代的贡献。我们感谢他把正直的人品和对艺术的忠诚态度留给了版画系的师生。虽然他走了,但他的精神遗产会被师生们继承下去。在此,我仅代表版画系全体同事和学生,向高荣生先生致以真诚而崇高的敬意,也希望高荣生先生的家人节哀。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 王华祥2020年4月5日

沉痛悼念高荣生先生高老师走了……虽然迎着春风,向着鲜花,突然,高老师走了……难过!恩师、榜样、好人、内柔外刚……这些都不足以概括先生;

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淡泊名利、循循善诱,这些溢美之词,描述先生都显得苍白!难过……无以言说……先生为中国的插图艺术、书籍装帧艺术乃至美术教育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从教三十余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历历在目,突然隔世,难过之情无以言表!本待疫情过后,我们还要再叙……

先生走了……走得太突然!怎一个舍得了之,怎一个难过了之……

高荣生先生, 1952年12月4日出生于北京,高中毕业响应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北大荒建设兵团辛勤劳作8年,回京后,在工厂工作,恢复高考后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在校期间师承伍必端先生、孙滋溪先生学习插图艺术,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

任教期间,不断钻研学术,投身教学,建立了系统的中央美院版画系插图教学,从最早的《黑白涉步》,到最终成型的《插图全程教学》,凝聚了高荣生先生三十余年的教研成果,其中《插图全程教学》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自出版以来,已经成为了全国各大院校插图专业的必读书,影响了大批致力于投身插图事业的莘莘学子。这期间,先生不忘创作,绘制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插图作品,如《不说谎的人》《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我的学艺生涯》《像山那样思考》等等,不胜枚举。其中《钻石项圈奇案》,获得了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凸显了先生在插图艺术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先生的版画作品常常出人意料:凸版凹印、单线构成、黑白制形、独版水色,不一而足。这些都还没来得及整理、出版,以飨读者……

退休后,高荣生先生担负起了发展国内插图、书籍装帧艺术的重任,在参与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委会工作数年后,当选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主任。在此期间,高荣生先生从学术梳理到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先后主导策划了“中国首届插图艺术展”“中国第二届插图艺术展”“全国高校插图艺术展”“手工为本书籍装帧艺术展”“君匋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等高质量的品牌展览。为振兴中国插图、书籍装帧艺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个不一样的春天,先生走了,走得恬静、清淡,一如先生本人,呜呼哀哉,奈君子何!君子也!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2020年4月5日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高荣生于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1979年版画系师生合影,左三为高荣生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1980年版画系插图工作室师生合影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高荣生给94级版画系学生上课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2006年高荣生给版画系第五工作室学生上课

高荣生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高荣生高荣生,1952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曾任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主任、第五工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

代表作品包括版画《紫禁城》《钟楼》《老房子》《树》等,插图《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巴山夜雨》,连环画《我的学艺生涯——侯宝林自传》等。作品曾多次在全国性美展中获奖,并被中国美术馆、大英博物馆、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美国波兰特博物馆收藏。其插图《不说谎的人》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插图《钻石项圈奇案》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论文《插图创作中的语言转换》(发表于1998年4月《美术研究》)获第四届全国装帧艺术论文与研究成果一等奖。主要著述有《黑白涉步》《插图全程教学》《插图创作中的语言转换》《站起来,呼唤和平》《金子永远是发亮的》《插图现状评说》等。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高荣生编著 黑白涉步1996年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高荣生著 插图全程教学2011年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高荣生 我的学艺生涯——侯宝林自传 连环画 2017年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老舍作品名家插图系列 高荣生插图本 四世同堂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老舍作品名家插图系列 高荣生插图本我这一辈子 正红旗下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老舍作品名家插图系列 高荣生插图本骆驼祥子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老舍作品名家插图系列 高荣生插图本老张的哲学 猫城记

高荣生插图作品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四世同堂 插图 1982-1984年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四世同堂 插图 1982-1984年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四世同堂插图1982-1984年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四世同堂插图1982-1984年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四世同堂 插图 1982-1984年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骆驼祥子插图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骆驼祥子插图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骆驼祥子 插图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巴山夜雨插图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巴山夜雨 插图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巴山夜雨 插图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钻石项圈奇案 1999年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不说谎的人 插图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像山那样思考 插图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我这一辈子 插图

高荣生版画作品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钟楼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树 木刻 1998年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老房子 木刻

学生心中的高荣生老师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学生 李雅璋 美院老师趣事插图之三2006年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学生 李雅璋美院老师趣事插图之四 2006年

艺涵品格,真诚人生——深切缅怀高荣生先生

昨天听到消息以后我的脑子里一直充斥着这个画面。2017年夏天,我在美院的博雅展厅参与了一个展览,做了一件新作品,我给高老师打电话邀请他来看。那天下午他如约而至,展览已开幕多日展厅里空无一人,高老师进来后就在我布置的工作台旁坐了下来,我记得他当时问我之后的打算,我说想考博,他还帮我想着下一步的规划,告诉我之后会面临什么样的困难。记得那天下午空空的昏暗展厅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我安静地听着老师的建议。高老师走的时候我下楼去送他,只见他矫健地跨上自己的28自行车瞬间就走了很远。当时我望着高老师离去的背影一种莫名的感伤涌上心来,我记得自己掏出手机拍下了这个场景,但是昨天下午我翻遍了手机和电脑的相册就是找不到这张照片,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记错了,这一幕真的发生过吗?情急之下我拿出钢笔画出了当时看到的画面。

学生 冀北

此文章为原创,任何个人或机构在未经过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转载或引用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用于商业用途的目的,请提前联系我同意后方可操作。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美术报,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文化产业信息平台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