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唐诗封神之作,气贯虹霓


唐朝的诗歌一直是它的一张名片,不管是盛唐时期以诗仙李白为代表的豪情洒脱,还是以诗圣杜甫为代表的忧国忧民,它的诗歌发展远超其他年代,这跟它繁荣的文化有很大关系,兼收并蓄的吸收了很多少数民族或者外国的文化,这才形成了它独特的诗歌体系。


但是也不是说盛唐时期只有李白和杜甫这两类诗人出名,是唐诗的巅峰诗人。其他的还有很多的形形色色的诗人,他们有的风格多样,有的写诗很少但是孤篇压全唐。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三位风格迥样的诗人,他们一个写诗成佛,一个是写诗成魔,还有一个写诗成鬼。


三首唐诗封神之作,气贯虹霓


一诗成佛的王维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王维的一首诗,因为这首,他一诗成佛。看看诗中,晚秋时节,山中雨停,一切归为寂静。刚洗完衣服的女子走在竹林中,老渔夫撑舟划过清澈的江流。此情此景,仿佛映入眼帘,山水画跃然纸上。这不是正好表现了诗人的乐观,但他当时是失意的,而佛表达的不就是领悟、觉悟。所以他带有佛性思维,这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那时对佛大家都很崇拜。


三首唐诗封神之作,气贯虹霓


一诗成鬼的李贺


《公无出门》唐·李贺


天迷迷,地密密。


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


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兰客。


帝遣乘轩灾自息,玉星点剑黄金轭。


我虽跨马不得还,历阳湖波大如山。


毒虬相视振金环,狻猊猰貐吐馋涎。


鲍焦一世披草眠,颜回廿九鬓毛斑。


颜回非血衰,鲍焦不违天。


天畏遭衔啮,所以致之然。


分明犹惧公不信,公看呵壁书问天。


一说到写诗成鬼,很多人都知道小编想说的是谁了,诗鬼李贺作为唐朝写诗最怪异的诗人,在他的诗中充满了各种怨天怨地的哀怨和魑魅魍魉,所以才会被人们称作是诗鬼。在他的诗中有时候会充满了妖魔鬼怪的名字,甚至会有很多寻常人没有听过名字的魔物,但是李贺却能信手拈来,在他始终像是存在了一个洪荒异界。


唐朝的时候不仅有这诗仙诗圣,还有一个诗佛,那就是王维,唐朝繁荣了佛教,所以王维虽然是一个诗人,但是也是信佛的,这种佛法的修行也影响到了他的诗歌,虽然是写山水田园,却暗藏着佛教的修身养性,后期的王维甚至慢慢变得淡泊名利,这也跟他坚持修佛有关。


三首唐诗封神之作,气贯虹霓


一诗成魔的白居易


《醉吟二首》唐·白居易


空王百法学未得,姹女丹砂烧即飞。


事事无成身老也,醉乡不去欲何归?


两鬓千茎新似雪,十分一盏欲如泥。


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有人成佛,就有人成魔,老话常说想要做好一件事,最高的境界就是“不疯魔不成活”。唐朝的诗人自然也有这样的,那就是白居易。


三首唐诗封神之作,气贯虹霓


白居易出生在盛唐时期,而他的仕途一再受挫,最终被贬,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他是现实主义诗人,刻画史诗入骨,可能这首诗可能用的手法并不多,但是它所表达出的意思已经非常到位了,他沉迷写诗,废寝忘食,诗魔这个称号,不是白来的。


这里的魔并不是贬义词,而是描述了他对诗的入迷,如痴如醉,他曾为写下大家都认可的诗,不管男女老少,都可看懂明白,几乎全天都在朗读,写作,甚至达到背诵的水平,他的手因为创作也磨下厚厚的茧子,真的令人赞赏和歌颂,实在是很钦佩他。就算醉如烂泥,仍要在写下所想,这种无时无刻都在想着写诗的人,真的是让人望尘莫及,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他白居易,才会被人们誉为“诗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