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叫我“農民工”,請叫我……新產業工人

“農民工”是對進城務工的農民的簡要稱謂,具有一定的歷史背景。

不要再叫我“農民工”,請叫我……新產業工人


上世紀九十年代,城市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產生大量的就業崗位和新興行業。

而農村也實現了溫飽,漸漸出現了一些富餘的勞動力。農民在解決了溫飽之後開始追求更好的生活,期望改善生活,對財富的需求日益強烈。“萬元戶”成為那時農村競相看齊的目標。

勤勞致富,成為那時農村大多數人實現財富夢想的途徑。但相對農村而言,城市更加充滿誘惑,更容易實現財富夢想。

不要再叫我“農民工”,請叫我……新產業工人


於是,大量的農民奔向城市,支援城市建設。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成為那時政策導流鼓勵的方向。

對於這時進城務工的農民,從官方到媒體都稱之為“農民工”。也許是為了區別於繼續在農村種地的農民吧。而這一稱呼就一直沿用至今。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也許並沒有什麼不妥,但漸漸的這一稱謂的負面能量越來越大,對進城務工的農民帶來越來越多的不便和苦惱。

不要再叫我“農民工”,請叫我……新產業工人


為何會如此呢?因為這一稱謂容易產生身份標籤化,甚至成為城市排擠和歧視的對象和代名詞。所以對於“農民工”的稱謂進城務工的農民開始反感。

這些都表明“農民工”的稱謂已經不合時宜,急需改變。專家也建議取消農民工稱謂。

舊的取消了,但新的稱謂如何稱呼呢?有專家建議稱為“新產業工人”。

不要再叫我“農民工”,請叫我……新產業工人


這一稱謂到底合適不合適,還需廣泛徵求意見,不可獨斷專行,胡亂安帽子。

其實老農覺得為什麼非要一個稱謂呢?不能和城市人口一樣,什麼也不叫不是更好嗎?老農也有名字,可以直呼其名。也許這些都是為了官方和媒體的方便吧。

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