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面對手機輻射吸收量比成人高出60%,你還在給孩子玩手機嗎?

誰家還沒個愛玩手機的孩子呢?

沉迷於手機的成年人比孩子都多。

有的家長知道電子產品有輻射,

但覺得電子產品可以開發孩子智力,

看到孩子電腦、手機玩得比自己還溜,

甚至感到欣慰和自豪。


孩子面對手機輻射吸收量比成人高出60%,你還在給孩子玩手機嗎?

還有一則笑話,一孩子對爸爸說:

如果你不讓我看動畫片,

我和幼兒園女孩子就沒有話題聊天,

她們就不會喜歡我,

你以後就別想著抱孫子了。

於是爸爸乖乖打開電視機。

現在孩子的生活離不開電子產品,

家長要了解電子產品給孩子

的成長帶來的影響,

幫助孩子更好地利用電子產品。


孩子面對手機輻射吸收量比成人高出60%,你還在給孩子玩手機嗎?


你知道嗎?

孩子連續玩20分鐘手機,

視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視狀態;

連續玩20分鐘平板電腦,

視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視狀態;

每天持續用平板電腦1-2個小時以上

3個月視力就可以從1.0下降到0.5左右。

孩子面對手機輻射吸收量比成人高出60%,你還在給孩子玩手機嗎?


不僅僅是視力方面的影響,法國克萊蒙·費朗大學的一項測試表明:兒童使用手機時,大腦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它給孩子成長帶來的影響,還有下面這幾點。

1、影響孩子能力的培養


有的家長覺得玩電子遊戲有助於智力開發,我們不否認電子遊戲對智力開發有幫助,但智力開發的方式有很多種,過分沉迷電子產品會讓孩子變得不願與人溝通、創新探索的慾望減弱。

2、想象力空間受損


看的越多,反而想得越少,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看到的東西多了,對某件東西也會有了既定的認知,因此也減少了發揮想象的空間。


孩子面對手機輻射吸收量比成人高出60%,你還在給孩子玩手機嗎?


3、面對課本書籍會產生排斥

書本和電子產品最大的不同,就是書本是靜態的。習慣了動態的電子屏,孩子面對課本和書籍的時候就會產生困難。

4、語言能力會減弱

長期用眼睛盯著電子產品,沒有了語言上的互動和思考,孩子的表達、描述能力也會減弱。讓他描述一件事或者一個東西時,他的大腦裡可能會清晰的浮現出圖像甚至細節,但卻不知道怎麼描述。

5、會導致骨骼發育不健全

常說“孩子筋軟”,這是因為他們的骨骼還沒有完全的發育好,如果長期坐著看電視,或者低頭玩平板電腦,孩子的頸椎和脊椎的成長會受到影響。


孩子面對手機輻射吸收量比成人高出60%,你還在給孩子玩手機嗎?


孩子沉迷手機要怪誰?

家長可以根據下面的清單自檢,找到孩子沉迷於手機的原因。


■孩子哭鬧時,用手機滿足孩子;

■平常不管孩子,一有問題就打罵吼,沒有顧及孩子的情緒;

■陪伴孩子的時間,每天少於1小時;

■不限制孩子玩電子產品的時間;

■沒有跟孩子約定玩電子產品的規則,並執行到底;

■一週家庭戶外活動少於1次;

■關心孩子的成績多於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態;

■叫不出孩子朋友的名字;

■簡單粗暴打斷孩子玩電子產品;

■自己在孩子面前長時間玩手機;


以上如果有5條回答[是],家長需要調整自身的狀態和教育方法,讓孩子戒掉電子產品的癮。


1、父母以身作則


孩子一開始並不曉得手機、Ipad是啥物,看到父母總在一旁玩兒,獵奇的小孩也想知道是什麼吸引了父母,就學著父母的樣子對手機劃一劃,按一按,慢慢被裡面的新奇所吸收。

當父母玩手機時,孩子玩的意願也愈加激烈。所以父母以身作則很重要,放下手機多陪伴孩子。


孩子面對手機輻射吸收量比成人高出60%,你還在給孩子玩手機嗎?


2、給孩子高質量陪伴


據調查顯示:手機成癮的孩子中,大部分是缺乏父母陪伴,從小孤獨所致。

在他們眼中,除了手機中那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之外,沒有人會傾聽他們的心聲。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特別是“高質量”陪伴,在陪伴中,“共情”是格外重要的一點,設身處地去感受和理解孩子眼中的世界,傾聽孩子的話做出回應,像朋友一樣去溝通。

孩子面對手機輻射吸收量比成人高出60%,你還在給孩子玩手機嗎?


看到孩子玩手機,湊過去:“你在玩什麼?可不可以教教媽媽,我也想玩!”

對孩子感興趣的事物表現出同樣的興趣,放下作為家長的架子,用高質量的陪伴來彌補曾經的放任自流。


3、轉移注意力、培養興趣愛好


有的爸爸媽媽看孩子玩手機影響學習,簡單粗暴吼孩子、沒收了手機。一網友發出了靈魂的拷問:為什麼不充實手機外的生活愛好,而是扼殺對樂趣的追求?

孩子面對手機輻射吸收量比成人高出60%,你還在給孩子玩手機嗎?


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度的。父母可以定期帶領孩子做一些有趣的親子互動,如家庭親子感統訓練、做手工、戶外運動等,把孩子的視野放大,不再只盯著小小的手機。


在酣暢淋漓的玩耍間,孩子會逐漸忘卻自己對手機的渴求,轉而對新的事物產生興趣。


4、制定規則,遵守有獎、犯規有罰


孩子玩手機沒有限制,家長可以讓孩子坐下來一起制定使用規則,什麼時間可以玩,玩多長時間,家長在表達自己意思的同時,要傾聽和尊重孩子的意願。


執行規則的時候,不能因為孩子的央求心軟;也不能因為孩子吵鬧,去吼孩子。孩子執行規則時,家長需要及時作出反饋,感謝孩子遵守規則。


孩子犯規時,家長要做到行動堅定、言語緩和、陪伴孩子,讓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愛,同時理解規則是不能打破的,這樣在其他事情上制定規則時,孩子才會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


孩子面對手機輻射吸收量比成人高出60%,你還在給孩子玩手機嗎?


科技的發展給我們生活帶來了便捷,電子產品也不是洪水猛獸。


手機從來沒有和父母爭奪過孩子的注意力。將孩子推向手機的,從來只有父母的忙碌與不作為。而能把孩子拉出手機的,無外乎父母的理解和溫情。

童年只有一次。

放下手機,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做孩子心中的榜樣,與孩子一起探索這大千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