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香港警匪剧,一直是社长记忆深处最特别的存在。

《刑事侦缉档案》系列可谓刑侦剧鼻祖,奠定了TVB刑侦剧的基础格局:单元剧模式解决案件,并且案件之间互相穿插,每个小案子都会设置蛛丝马迹来引出最终的大案子。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剧集多关注一些诸如婚外恋、歧视偏见、家庭矛盾等社会问题,像“红衣女杀人”案、“端木紫”案、“蝴蝶杀人”案等等,发人深思,也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鉴证实录》系列是港版CSI,启动神推理模式,情节更加紧凑,案情越发扑朔迷离,将案件重点放在“鉴证”上,让观众了解解剖、法证的过程。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陀枪师姐》系列则更加趋于生活化,剧中三元(滕丽名饰)和娥姐(关咏荷)这两个女刑警,比男性警官更拼命。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随着TVB的没落,香港警匪剧也鲜少有能称为经典的作品。

前段时间TVB演员刘何志被曝猝死街头。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他生前居无定所,生活极度拮据,一天要打好几份工,夜晚在大街的公共座椅上休息时忽然去世。

TVB演员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低片酬加上不景气的影视市场,让他们很难生存。

前段时间开播的香港警匪剧《心冤》引进内地市场,呼声大却反响一般。

不可否认,自我阉割式的情节删减,让这部剧很多情节不连贯,但是一味贩卖港剧情怀,亦难以提起观众的观看欲望。

《铁探》目前口碑8.0,紧凑的剧情加原汁原味的港风警匪剧,已经让观众感叹,这剧似乎拍出了80、90年代香港电影的水平。

而这些创新才是这部剧高口碑的根本原因。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服从与反抗:是命重要,还是令重要?

尚垶,是西九龙警署重案组的一名高级督察。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他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用他的话来说,“我天生就是来破案的”。

用舍生忘死来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

正是如此,他的妻子受不了每天担惊受怕的生活,选择跟他分居。

本在享受跟妻子和女儿短暂相聚时光的垶sir,遭遇了一起抢劫案。

垶sir想都没想就加入追击战,没想到女儿还留在车上。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一个拼命的警察,是群众的英雄,但却是家人的心理负担。

尚垶办案,很有自己的原则方法,于是在上司眼中,他就成了反抗上级的“反叛者”。

与他矛盾最大的,是总区警司万晞华。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强势冷酷,说一不二,是警局里令人闻风丧胆的铁娘子。

她在警局的所有行动,都有两个目的:第一,复仇,找到杀死儿子的黑帮头目山狗;第二,升官,掌握更大的权力。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她总说:手上的权力越大,香港就会越安全。

而她的办案风格是:任何案件,一将功成万骨枯,只要能破案,失去几条人命,在所难免。

在高空泼镪水案中,为了捉到罪犯,她敢瞒着上司,利用高密集区的群众做诱饵,诱捕罪犯。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这种罔顾无辜群众生命的做法,跟尚垶的原则截然相反,两人冲突不断升级。

还有一起香港黑帮和泰国毒贩的价值数亿的海洛因交易案件,卧底女警为拖延时间,被黑帮老大在手上划开一道口子,把白粉撒在伤口上。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女警察生命危在旦夕,幕后监视的警察吵得不可开交。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尚垶强烈要求去救人,但是万晞华却不下达命令,原因很简单,幕后大BOSS还没现身。

在功劳面前,生命不值一提。

献出生命的,是底层的小警察,出镜领功的,却是这些坐在电脑前的上司。

尚垶不断的为命,反抗上级的令。

然而,我们也不能说万晞华的指挥是完全错误的,只不过尚垶和万晞华是站在不同的立场。

这就牵扯出体制与个人以及规则与人性间的纠葛。

尚垶向内部调查科检举时,常常会被问到,万晞华这么做有违反规定吗?

尚垶常常哑口无言,因为答案是没有。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除了破案过程的紧张刺激,《铁探》的人物性格更加丰满立体,不再单单是英雄警察的形象树立,更浓墨重彩的探讨了警察内部的矛盾。

内忧外患之下,高密度,快节奏的剧情,让这部剧更有看点。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正义与邪恶:灰色地带,有明确的分界线吗?

不止是上下级之间有着强烈的观念冲突,同级之间也存在着明争暗斗。

尚垶的直属长官,是重案组的高级警司简国曙。

他外表敦实忠厚,却是个最自私冷漠的人。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他好大喜功,为了在媒体面前出风头,在上级面前邀功,逼迫下属撒谎,配合自己演戏。

对待下属,他只有利用。

为了升职,他和万晞华水火不容。

本以为万晞华再无反击之力,却被倒打一耙,调去警校教新人。

小说《1984》中写道:人一旦接触了权力,至高无上的权力,那么一切从其他途径获取的快乐都无法与之相媲美。

为了争夺权力,这些标榜正义的高层实则无比丑陋。

《铁探》将比古装权斗剧更加露骨的官场秘密都拍了出来。

另一个在灰色地带挣扎的人,是万晞华为捉住山狗,在他身边安插的卧底Bingo。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变节的警察是最可怕的,Bingo为了取得毒贩信任,他注定要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绑架、抢劫毒品、杀人放火…

在痛失兄弟、遭遇上司欺骗、母亲患病等等的压力之下,他渐渐迷失了方向,变成了黑白两道通吃的“半人半鬼”。

幸好,他的善良没有完全泯灭,无论是绑架案还是毒贩案,他都能秉持不伤害无辜孩子的初心。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以前的警匪剧,着意刻画公正无私、英勇正义的警察形象。

这部剧则突出了警察队伍中出现的滥用特权、欺上瞒下、为了上位不择手段的现象。

我的职位比你高,不管你对或不对,都得听我的。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对卧底警察心灵动摇的表现很有当年《无间道》的感觉。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这种反常规、反刻板的改变,让人耳目一新。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枪战与追击:原汁原味的港剧如何打造?

《铁探》十分巧妙的利用时间制造紧张氛围和悬念。

一开始便是以“尚垶中枪前10天”的字幕来引起观众的观看欲望,他是为什么中枪?中枪后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而一场杜琪峰式的“三角关系”枪战场面,则能把你瞬间带回剑拔弩张的警匪片现场。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汽车追击场面不再是五毛钱的拼接画面,而是真实的拍摄场景,无论是镜头的运用还是剪辑,都让这些场景显得很高级。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正如演员姜皓文所说:班底全部电影级别。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与以往警匪剧“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不同的是,《铁探》中的尚垶和一些案件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铁探》这个故事,灵感来源于香港浩园里的55位英雄,他们都是因公殉职的公务人员。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尚垶中枪后,产生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他的身心都承受着伤痛的折磨,他开始变得暴躁,甚至失禁。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难以控制自己的手,让他再也无法握紧手枪,这对一个以破案为生命的警察来说,比死更难受。

他的故事,取材于真实人物:香港督察陈思祺。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1992年,陈思祺在追捕抢劫疑犯时,为救同袍,被悍匪一枪穿脑,经2个多月的抢救,奇迹生还,但永远失去了味觉和嗅觉,被人们称为“无味神探”。

杜琪峰的作品《无味神探》,就是根据他的事件改编。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失枪案件、天台镪水案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其中“失枪案件”曾经在2007年和2014年被翻拍为电影:《神探》和《魔警》。

熟悉的枪战面孔,香港警匪剧靠这些能翻红吗?

对现实的反映,让这部剧重获属于香港影视作品的烟火气,这种真实才是我们所怀念的。

另外,万晞华的扮演者是前不久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凭借《翠丝》获得最佳女配角奖项的惠英红。

看老戏骨飚戏,也是一种享受。

《铁探》的导演苏万聪说:我想呈现出一个,有烟火气、有“港味”的警匪故事,最真实、最真挚、最有血有肉的香港。

这部剧确实做到了,也希望香港警匪剧能够重现辉煌,让昔日的TVB演员有更好的归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