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旅顺大屠杀的客观存在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导语:中国进入近代史以来,我们的邻国日本对我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如果说对于第二次侵华战争中的这段历史,让许多国人记忆犹新的话,那么发生在1894年的那场持续时间长达十个月之久的中日甲午战争可能是被现在很多国人所遗忘。著名的历史哲学家蒋廷蔽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如今当我们在21世纪回望过去的历史时,竟然发现了这两场战争本身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其中尤其不能忽略一点的是:每一场对华的侵略战争,日本军队都是在中国的领土上进行武装争端,而且每一场战争,日本军人在中国的本土上都造成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1937年日本松井石根师团在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疯狂的屠杀南京平民30多万人,而在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数十天内屠杀旅顺同胞达两万多人。那么旅顺大屠杀期间中国人到底遭受了怎样的境遇?历史的背后又是怎样的?

正视旅顺大屠杀的客观存在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甲午海战图

正视旅顺大屠杀的客观存在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甲午海战——旅顺战役

西方人眼中的旅顺惨案

1894年7月日本就朝鲜问题和中国展开了一场不宣而战的战争,这便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前奏。日本凭借着明治维新以来提升的综合军力在对大清国的军事行动中迅速占领了上风。日本海军在9月17日的黄海大战中,以弱胜强战胜了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一举夺

正视旅顺大屠杀的客观存在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北洋水师——定远舰

取了黄海、渤海的制海权。紧接着日本陆军在海上联合舰队的支援下在辽东半岛顺利登陆,相继占领了大连等城市。并发起了对北洋海军基地旅顺的战役,经过双方激烈的战斗,日军在1894年11月22日攻陷旅顺。日军攻陷旅顺后就对旅顺展开了为期四天之久的残酷屠杀旅顺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关于旅顺大屠杀的情景英国人艾伦在1898年出版的《龙旗翻卷之下》这样写道:日本士兵凶残的乱刺在街头上行走的人们,脚下到处可以踩着死尸,天黑了屠杀仍在继续,枪声尖叫声呻吟声在城市上空游荡。街上呈现出一副可怕的屠杀景象,地上渗满血水,尸体遍布城市街面。

正视旅顺大屠杀的客观存在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旅顺大屠杀

日军在旅顺惨无人道的屠杀行动,通过部分国际媒体传遍了全世界。1894年11月英国的《泰晤士报》率先刊登了旅顺发生大屠杀的消息,紧接着美国《纽约世界报》也发表了该国驻烟台领事馆的报道,在这篇报道中他们这样描述:日本军队不分老幼全部进行枪杀,三天时间里屠杀了近乎旅顺全城的百姓。后来纽约世界的记者这样评论道:日本军队在旅顺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他迄今为止看到的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像日本这样凶残。通过国际上一些媒体的客观报道日本军队的所作所为,在西方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不论是上层的政府官员,还是底层的普通民众无不对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暴行感到痛心与愤怒。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在几十年后的南京同样爆发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日本军队屠城的动机

对于日本军队屠城的动机,我翻阅了大量的史料从史料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两点重要的原因,第一点日本军队在登陆之后一直就没有遇到中国军队的有力反抗,而且向前推进十分顺利,但是在攻克旅顺的战役中遭到了部分守军的强烈抵抗造成了300多人战死。由于日本军队

奉行武士道精神,这让他们的虚荣心无法接受于是并在旅顺展开了惨无人道的疯狂报复行动。

正视旅顺大屠杀的客观存在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武士道檄文

而另外一点则是历史的民族问题,我们都知道,历史在清朝以前都是受到中国的庇护。而这次海战,日本军队以弱胜强重创了北洋水师,让日本陆军感到了空前的压力。而急功近利的日本陆军,为了证明自己在国人面前的英勇,于是便恼羞成怒的把数万民众当成了泄愤的对象,以显示自己强大的武力。这从侧面反映了从魏晋三国时代以来日本一直处于中国的庇护之下到了清朝时期日本终于战胜了强大的邻国便把此时以来的狭隘民族心理报复在了中国人的身上,来显示自己的强大。

掩盖真相的日本政府与日本军队

不管是日本这还是日本军队对于他们在国外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一项是遵循。会莫如深百般抵赖的方针,对于铁证如山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日本国内至今没有元这面承认南京大屠杀的真实存在。而他们则反过来。认为这是中国人虚构的屠杀事件。不肯承认铁一般的事实,对于旅顺大屠杀他们同样是千方百计的推脱掩盖。

在发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政府和日本军部就制定了严格的内容审查制度强制规定有关战争的报道必须送交指定的警局进行审查通过才可以发表。更为极端的是,日本军部对随军采访的记者制定了极为苛刻的纪律条令,并指派专门的军官全程监视他们的采访与战地记录。一旦发现有关损害日本军队的报道则会被判处重罪并送回国监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对于自己所犯下来的战争罪行进行掩盖。但是对于铁一般历史事实无论他们所犯下来的滔天罪行都会被历史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且在这样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屠城行动下,没有政府的指引和军队的严格管控是不可能进行的。

国际法中有关军队行为的约束

进入近代以来,我们都知道在国际法中对于现代战争做出明确的规定:屠杀和虐待战俘是国际法中明令禁止的一种丑行,如果外国记者披露的历史资料属实的话,那么只能说明屠杀民族展现了一个国家残忍、野蛮的一面,但是尽管如此,对于入侵国在侵略国的国土上采取了惨无人道的报复行动恐怕不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本国都无法面对自己的民众。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中国在日本的领土上进行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和屠杀平民的行动,那么这将会对日本的民众造成怎样的影响?但是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我一直是呼吁和平反对战争的。在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之后,我看到了日本并不能正视这两段侵华的历史,这是让我感到愤怒的地方。我对国际法中关于两国交战军队在交战过程中不对两国的民众或非武装人员展开屠杀这一些约束准则之后,从这里日本表现了他野蛮的一面。所以说我们应该以史为鉴正确的对待历史的客观事实。

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对待日本

"在已经过去的19世纪和20世纪,日本和中国先后发生过两次战争,假若在21世纪中日两国再次发生战争,你以为引发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将战胜还是战败?战胜的原因是什么?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据披露,这是当今日本某中学为中学生出的一道考试题目。每当想起这道考试题,笔者都会受到强烈的震动。一方面,我并不认为当今的日本国民都是"好战分子""极端民族主义者"。实际上,就在前些日子,国内媒体还报道了日本的一些教师因为在唱国歌和升国旗时不起立而被处罚的事件。但是,从这道考试题目中也的确可以嗅出一些危险的味道。而面对邻国的某些极端势力如此深谋远虑的精明算计,我们国内的民众正明显地有些"进退失据"。在中国,没有人会向我们的孩子问类似的问题。"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或许还是孩子们所知晓的常识。但是,"旅顺大屠杀"在很多孩子或者成年人的记忆里就是一片空白。同样,也没有人认真地问问我们的孩子:倘若再来一次中日战争,我们凭什么能够保证不再发生像"旅顺大屠杀"和"南京大屠杀"那样的惨剧。

正视旅顺大屠杀的客观存在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南京太屠杀油画

与日本民族的老谋深算相比,在我们的很多人中间空有一腔徒劳无益的"骂大街"式的反日情绪。无论是互联网上的无知"愤青",还是年龄已经不那么年轻的"愤中",对于日本这个国家除了漫骂之外,其能够采取的唯一行动竟然还是老掉牙的、空喊了一百年的"抵制日货"那一套"老调调",直令人想起清朝那些梦想靠"火烧连营"的方式消灭日本的无知官员。在这个方面,我们的历史难道真的毫无进步可言吗?早年留学日本的鲁迅先生早就指出:"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抵制日货"和"义和团"式的无知盲动,绝不是救国的良方。著名旅美历史学家黄仁宇老先生在世时就曾经告诫国人说:"中国今日需要的不是好勇好血的言辞,而是需要有纪律与组织。有此自信即不容易被少数好勇好血的言辞感到惶恐,也不至于无端的放弃中国传统之人本主义的精神,招冤树敌。

正视旅顺大屠杀的客观存在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鲁迅先生

正视旅顺大屠杀的客观存在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黄仁宇先生

结语:对于今天正在谋求和平发展的十多亿国人而言,需牢记的或许正是:声嘶力竭地漫骂和诅咒绝非强者的做派。一个真正强大而自信的民族,是断然不会靠着几句不痛不痒的话来证明自己的力量的。找出黄仁宇老先生所说的"大勇"的精神来,并将其发扬光大,才是当今对待近邻日本的正确办法,爱国万不可徒靠一腔热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