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二十四节气,大自然的语言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二十四节气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今日以诗书印结合,来表达二十四节气之意。


立春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雨水


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七绝·雨水》

宋·刘辰翁

殆尽冬寒柳罩烟,

熏风瑞气满山川。

天将化雨舒清景,

萌动生机待绿田。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惊蛰:古称"启蛰",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春 分


春分: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

五代·徐铉

天将小雨交春半,

谁见枝头花历乱。

纵目天涯,

浅黛春山处处纱。

焦人不过轻寒恼,

问卜怕听情未了。

许是今生,

误把前生草踏青。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清 明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谷雨时节,万物生长

谷雨: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此时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谷雨如丝复似尘,

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

未许飞花减却春。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立夏


立夏: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小满》

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

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

迎风笑落红。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芒种


芒种: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唐·元稹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夏至》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

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

老翁闲伴儿嬉。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小暑


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大暑


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大暑》

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立秋》

唐·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处暑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所以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然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白 露


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所以得名。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秋分

秋分:分就是半,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


《中秋对月》

唐·李频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

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霜降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王羲之《奉橘帖》


《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唐·元稹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立冬


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小 雪


小雪: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

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

却是炎洲雨露偏。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大雪

大雪: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大雪》

宋·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

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

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

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

空想黄河彻底冰。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比较常见的是,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小寒


小寒: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小寒》

唐·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大 寒

中国节气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过了大寒又立春,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大寒吟》

宋·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二十四节气与诗印的碰撞

篆刻|艺 术|生 活


未看完的艺术 述不尽的情怀

我们与你分享


往期精彩,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