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向往的春天正在寂静和离去

先说说本文涉及到的这本书。

《寂静的春天》,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卡森。

书围绕着农药对人类环境的危害进行分《寂静的春天》:向往的春天正在寂静,只留存于记忆和文学书籍里析和展望,借此描述了人类将可能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未来世界,对一直以来人们提出的口号“征服大自然”作出质疑,激起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这本书的出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一声平地惊雷,也是人们与大自然相处过程中走向歧途的一次及时矫正。

《寂静的春天》:向往的春天正在寂静和离去

《寂静的春天》


对于自然和春天的渴望,是源于一次上班路途中的所见:死寂的马路旁的一棵小树上,偶然出现了几只叽叽喳喳的麻雀,在枝丫间雀跃,充满了生命气息与活力,让机械麻木的心有了一丝触动。这样的景以前是极常见的,现在却少了。身处大城市之中,似乎每时每刻耳边听到的都是汽车的鸣笛和轮胎在地上轧过的声音,还有各种商场的广播吆喝……唯独少了一种久违的声音——大自然的吟唱。无论是潺潺地溪水奔腾的响声,还是丛林间鸟儿此起彼伏地高歌,又或是微弱到听不见的蝴蝶振翅、花开的声音,都能让人的内心瞬间平静下来,甚至变得愉悦。

大自然虽然无处不在,然而在冰凉的城市建筑中却很难让人察觉。过去在乡村野外,代表着生命与希望的春天的降临,总是带着鸟语花香、嫩绿枝芽高调而来,而现在似乎变得极其隐秘,让人摸不着它的痕迹。读过了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之后,我对书中谈到的那种久违的景色和声音,突然多了许多企盼和期待。


《寂静的春天》

书的开篇引用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原本有着最美自然之景的小镇被破坏的过程:

  • 最开始的城镇欣欣向荣、庄稼遍布,处处一派与环境和谐相处之景

春天,繁花像白色的云朵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上;秋天,透过松林的屏风,橡树、枫树和白桦闪射出火焰般的彩色光辉,狐狸在小山上吠鸣,鹿群静悄悄穿过笼罩着秋天晨雾的原野。

当迁徙的候鸟在整个春天和秋天蜂拥而至的时候,人们都长途跋涉来这里观鸟。也有些人来小溪边捕鱼,这些洁净又清凉的小溪从山中流出,形成了绿荫掩映的生活着鳟鱼的池塘。


《寂静的春天》:向往的春天正在寂静和离去

春花

  • 第一批居民的到来之后,建房、挖井和筑仓,情况开始改变

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鸡,牛羊病倒和死去。

园后鸟儿寻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战栗地很厉害,飞不起来。

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鸫鸟、鸽子、樫鸟、鹪鹩的合唱,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泽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化学药剂。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人类使用化学药剂的始末缘由,以及药物的发展历史、传播途径以及危害。农药如DDT、六六六,虽然能帮助人们杀虫除“害”,却无形中在一步步侵害自然界的生命。这些生命对于人而言是敌人,对于大自然来说却是其内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物链的稳定,每个环节不可缺少,破坏一个,对自然生物的平衡是致命的。而大自然对于我们人来说是什么?那就是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从另一方面来讲,化学药剂本身极其稳定,能在作物或者生物体内长期存留积累,而不会分解消失,人永远也不知道,哪天吃进嘴里的食物或者吸进鼻子中的气味中,就含有自己创造的化学农药。


书虽然讲的是环保问题,我却在书中再次看到了那些曾经早已习惯其存在而今少见的事物。

1、生命和思想之源——水

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资源之一,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水。在历史上人们更是习惯倚水而居,文明也多起源于河流,如孕育了古埃及文明的尼罗河、古印度文化的印度河、华夏文明的黄河,更是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说法。

《寂静的春天》:向往的春天正在寂静和离去

河流

水,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还给了我们许多视觉上的享受和思想上的启发和灵感。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是黄河之水的浩瀚壮阔;诗魔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是春天江水的清澈秀丽;诗人徐志摩更是在诗作《再别康桥》中对于水有着美妙的刻写: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曾经的水,是奔流不息、气势恢宏的;是清澈见底、能捧起就喝的;是浣女捣衣的绝佳之处,是疲倦的游人傍石而憩洗脚的浴池,也是小伙伴在炎热夏季来不及脱掉裤衩就纵身一跃、令人酣畅淋漓的温柔乡。即使是我自己,也曾躺在故乡池塘水面上的木船里,听着水波拍打着船底的声音,在摇曳中眩晕沉迷,久久难醒。

只是,这些美好,似乎只存在于记忆和文学作品当中了,现实中的水,早已失去了那些灵气和生命气息。河流依然是奔腾的,却是夹杂着尸体和各种颜色的废弃物步履艰难地向前而去的;池塘依然是安静的,却是一片死寂,水面上层层油腻、片片白沫,蚊蝇环绕,清风吹过,激不起半点漪沦。避之唯恐不及,更遑论去触碰或是接近它了。

2、万物御寒的棉被——土壤

诗圣杜甫在《绝句二首》中写道: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又软又湿的泥土,引得燕子不断地来回衔泥筑巢,而被阳光晒暖的沙土,让鸳鸯相依相伴,沉睡其中,这是泥土的温暖;诗人李绅在《悯农》中描绘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这里的土充满着艰辛和希望,就像春天本身给与人的希望一样。

小时候曾生活在农村,跟着父母去地里去下种,钉耙打进地里,向前犁去,将下面黝黑而湿润的泥土都带了起来,形成一条长长的浅沟;翻地的时候偶尔还会将泥土中各种生物惊出来,比如软软的蚯蚓、小小的妇鼠,又或是植物的根茎,偶尔还会突然窜出一条不知名的多脚虫子。我是不太喜欢处在黑暗泥土之下的这些虫子的,但是当它们长期消失在眼前,突然又在某处角落看到时,还是会有那么些惊喜和熟悉的。下种之后,盖上泥土,担着粪桶去旁边的池塘里担一担水来泼在地里,一股潮湿的泥土气息铺面而来,虽不是那么好闻,却也不让人反感。

《寂静的春天》:向往的春天正在寂静和离去

泥土

田地间的泥土的乐趣是无穷的,既能欣赏规划得整整齐齐的田地,地上各种绿色的蔬菜,还能拿着农具在空旷的地里,在泥土之上任意勾画着自己的想法。泥土是蔬菜成长的温床,也是农村人的希望,“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因为这片厚实的土地,才有了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农村人。

只是,正如书中所言,随着化学药剂的滥用,过度地开垦利用以及城镇化发展,土壤变得越来越死寂,或是被重重的水泥压在地下,离我们越来越远。

3、身体与精神的食粮——植物

植物和水一样,是生物的生命的来源之一,没有植物,生物便没有食物来源,赖以生存的大气也无法维持。蕾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举了一个鼠尾草和松鸡的例子:

生长在山脚下长得低矮的鼠尾草遮蔽着鸟巢及幼鸟,茂密的草丛是鸟儿游荡和停歇的地方,在任何时候,鼠尾草都为松鸡提供了主要的食物

植物更是起到生活辅助和精神食粮的作用。

北宋诗人苏轼曾在《於潜僧绿筠轩》中写道:

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可以不吃肉,居住之所不能没有竹子,没有肉只能让人瘦,没有竹子却会让人显得俗气,这是苏轼通过竹子表达自己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

也正是植物的点缀打扮,才使得我们的生活显得多彩多姿,譬如人们最喜欢去的景区,因为花草树木的存在,才使得身心疲倦的人们感受到城市内所没有的安静与放松,以至于不辞辛苦趁着假日前往。

《寂静的春天》:向往的春天正在寂静和离去

树木

我曾携佳人同游贵州之景,无论是天河潭,还是铁溪,都保持着最原始的自然风貌,令人流连忘返,而城市里的园林则显得人工痕迹过重,缺少韵味。只是这份自然的宝藏,在旅游业开发的冲击之下,不知还能坚持自我多久。

4、生命律动的象征——动物

同样作为动物,许多人却更喜欢与小动物如兔子、小鸟相处,因为它们的世界带给人不一样的新鲜感与生命感。

作家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描写过动物的场景: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平常的我们从来不会去细细观察这些微小动物的活动,而在双腿瘫痪的史铁生的眼里,却显得那么动人和弥足珍贵,这是因为体会过生死,才知道生命的可贵,不止是自己的生命,亦是其他的生命。

《寂静的春天》:向往的春天正在寂静和离去

我们的生活也因为这些动物而变得丰富多彩,但事实是许多动物正在灭绝和消亡。

蕾切尔·卡森在书中也举了另外一种动物——鸟的例子:对于普通的美国人来说,自家的后院里听不到鸟叫,是件使人猛然吃惊的大事,可是对于中国人来说,有多少时候曾在自家的后院或附近听到鸟鸣?恐怕是很久很久,或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些声音已经消失。

越来越多的地方已没有鸟儿飞来报春清晨早起,原来到处可以听到鸟儿的美妙歌声,而现在却只有异常的寂静。

这也是她为什么给自己的书起名叫“寂静的春天”的原因。家园被侵占破坏,致命的毒物在悄悄传播,加上人类的过度猎杀,导致鸟儿的踪迹越来越难以寻觅。


如果说我向往的春天是什么,那就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一汪碧水,是一抔沃土,是花团锦簇,绿树成荫,也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只是希望我所期待的春天,不会只留存于记忆和文学作品当中,逐渐消亡。

(结束)

我一直认为,读书的价值,在于把其中的精华汲取并应用到生活当中。我是读书话生活,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