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城里古老的梳儿巷

镇江城里古老的梳儿巷

镇江是座有故事的城市,在古老的街巷里一眼能望千年。这一条条街巷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记录着古今变迁的历史。梳儿巷就是这样一条古巷,古巷南北长不过几百米,在这几百米的古巷里,承载着千年文化,也展示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梳儿巷在寿邱街东南。据史料记载,寿邱山与梦溪园巷之间曾经流淌着一条美丽的关河,关河消失后留下了几条有名的街巷,梳儿巷就是其中一条。据宋《镇江志》记载,梳儿巷曾被称作“上河巷”,元、明、清时期称为上河街。后来由于巷内多处设置机房,人们就称之“梳儿巷”了。如今这仅有的几百米长的古巷隐藏在高楼大厦里,就连巷子的名牌也被旁边的店面所遮挡。

因要送小外孙女上学,我每天都要穿越梳儿巷。梳儿巷的西侧仍保留着老样子,陈旧低矮的老式房屋,住着人的大杂院,邻里和谐,相互守望。梳儿巷的东侧则是另一番景象——几乎全是现代化的高楼。走在古巷内,感觉它就是一条从清代贯穿到现在的时间线,在这里既能见到清朝的建筑,也能见到民国时期的老楼房,当然也少不了现代化的高楼。


镇江城里古老的梳儿巷

育婴堂


早几天,我与上海的朋友聊天,他提到镇江的古巷时,提起他女儿曾在梳儿巷小学读过书。不过,梳儿巷小学在十多年前并到红旗小学了,现在是京口区老干部局在这儿办公。在京口区老干部局的隔别就是“育婴堂”旧址,大门的上方存有“育婴堂”的匾额,左侧是刻录着“育婴堂”的方砖,这是市文管部门设立的文物保护单位标志。从大门往里看去,房屋有好几进,居住着许多人家。据说,“育婴堂”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在嘉庆年间又进行重修。它在大门北面专设一窗口,供人为弃婴者投放婴儿,堂内尚存碑石记载着其历史。现在“育婴堂 ”以及“毛氏宗祠”的大门仍是当年的式样,大门厚厚的木板表层用铁皮包裹着,一个个铆钉依然清晰。

梳儿巷里曾经还有一座尼姑庵,以及一些大户人家的豪宅,巷头还曾耸立着一座牌坊。这座牌坊一直保存得很好,后因城市建设移往别处了。但依然可以由此想像出梳儿巷繁闹的样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在梳儿巷内建立了粮站、旅社、小学等,使古老的梳儿巷又焕发出新的光彩。


镇江城里古老的梳儿巷

毛氏宗祠

2004年我在润扬大桥指挥部工作时,大桥指挥部正筹建茅以升纪念馆。时任总指挥的吴胜东先生问我:“茅以升的故居在镇江市内的梳儿巷,你知道吗?”说实在的,这事我还真不清楚。后来,我几次去巷内察看,也寻问过几个人,人家都不太清楚。最近我又再次打听此事,有人告诉我,茅以升故居就在梳儿巷附近的一条小巷内。李德柱先生更是直接告诉我,茅以升故居所在的草巷紧靠梳儿巷,不过茅家祠堂就在梳儿巷内。

从梳儿巷北端往南行走,南端尽头墙上有一块不大的方砖,简要介绍着梳儿巷的历史:梳儿巷在明清时,称作“上河街”,“清末时纺织业发达,因巷内多设机房,织机上有部件‘梳栉’,后习称梳儿巷。宋武帝刘裕的旧宅基也位于此巷内的寿邱山上,即辛弃疾词中‘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