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援助物资上写了什么?网友:堪称“世界诗词大会”

如今海外疫情严峻,来自中国的援助物资已飞往各地。这一次,投桃报李的中国也在每一份物资上附着双语寄语,表达着中国人的祝愿。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寄语的背后,都蕴含了怎样的文化往事,又如何向世界展现独特的“中国式浪漫”呢?

朱广权解读中国援助物资寄语,字字千金,情深意长


中国—非洲

人心齐,泰山移

When people are determined

they can overcome everything

中国在援助物资上写了什么?网友:堪称“世界诗词大会”

中国送往非洲的物资上,写着:

“When people are determined they can overcome everything.”

这句话出自南非已故前总统曼德拉,翻译成中文,可以对应“人心齐,泰山移”,出自中国的《古今贤文》中。

他们共同的意思是:“只要人们的心往一处,共同努力,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新中国与非洲的关系历来亲密。1955年4月,来自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印尼万隆参加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中国外交代表团由周恩来、陈毅等组成,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与会国家的一致认可。

中国在援助物资上写了什么?网友:堪称“世界诗词大会”

1955年万隆会议现场,周恩来在会上做了几次重要的发言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自万隆会议及1956年5月同埃及正式建交后,步入了新篇章。整个70年代,我国同25个非洲国家建交,并对许多非洲国家进行了无偿的经济援助。改革开放后,中国对非援助方式发生了变化,催生了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合作投资。进入新世纪以来,中非关系步入新阶段,双方合作呈现“机制化”的特色。每三年一次的“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中非交流更加广泛,包含了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等方方面面。

考虑到非洲各国的医疗情况,我国及时送出的援助物资其实正是中非各国多年来外交情况的反映。祝福我们的“老朋友”能顺利度过疫情,人心齐,泰山移。

中国—法国

千里同好,坚于金石

Unis nous vaincrons

中国在援助物资上写了什么?网友:堪称“世界诗词大会”

运往法国的物资上附有中法双语寄语。

“Unis nous vaincrons”出自法国文豪雨果的名言,意为“团结定能胜利”。

中国在援助物资上写了什么?网友:堪称“世界诗词大会”

雨果雕像

“千里同好,坚于金石”,出自三国谯周的《谯子·齐交》,原文为“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意思是:如果坚持正确的交友之道,那么即使双方远隔千里,友谊也会比胶漆还要牢固,比金石还要坚实。

历史上,中法建交经过多年商议会晤,1964年1月27日,两国政府在北京和巴黎同时发表了仅有两句话的建交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短短44字的中法建交公报,轰动国际社会,被国际舆论称为“外交核爆”。

中国在援助物资上写了什么?网友:堪称“世界诗词大会”

1964年1月28日,中国《人民日报》和法国《世界报》同时在头版刊登中法两国建交消息

3月30日,从我国起飞载有政府订购及中企捐助约800万只口罩的货机已抵达巴黎瓦特里机场。相信,只要法国政府能始终与我国保持正确的交友之道,来自我国的援助和爱心就永远在路上。


中国—意大利

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

中国在援助物资上写了什么?网友:堪称“世界诗词大会”

中国运往意大利的援助物资上,附有明代文学家李日华诗作《赠大西国高士利玛窦其二》中的诗句,意指:期盼疫情早日过去,真正的春天早日来临。

利玛窦是明末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他于万历十年(1582)漂洋过海抵达澳门,次年来到广州,最终定居北京,在中国住了28年,与中国的许多士大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中国在援助物资上写了什么?网友:堪称“世界诗词大会”

利玛窦画像

写下这句诗的李日华,当时为江西九江府知府,深受百姓爱戴。李日华颇有文学天赋。1597年,他在省府南昌公干时,遇到了耶稣会士利玛窦,于是他写下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羡慕之情。

中国在援助物资上写了什么?网友:堪称“世界诗词大会”

李日华

1970年11月6日,中国与意大利正式建交。20世纪80年代时,我国因医疗条件十分落后而向西方国家求助时,唯独意大利无偿援助中国,并在国内建立医疗急救中心。2003年非典时期,意大利向中国伸出援手,邀请20多名中国专家前往罗马参加医疗卫生领域的高级别研讨会。2008年汶川地震,在发生灾难的第一时间,意大利就主动联系了中国,成为第一个向中国伸出援手的欧洲国家......

中国在援助物资上写了什么?网友:堪称“世界诗词大会”

这次疫情,意大利处于全球疫情的漩涡之中。3月12日,中国医疗救援队抵达当地展开经验共享与义务援助,同时也有大批物资送往当地。与此同时,许多当地医生向我国发送邮件询问共同对抗肺炎的策略。

3月18日,由浙江组建的中国赴意大利抗疫医疗专家组12名队员抵达意大利。同时抵达的还有9吨援助物资,包括30台呼吸机、20万只医用口罩、5万个N95口罩和一大批检测试剂。相信在意大利风情与中国式浪漫的共同守护下,意大利人民的春天很快就会到来。

中国—日本

青山一道,同担风雨

中国在援助物资上写了什么?网友:堪称“世界诗词大会”

3月2日,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向日本捐赠100万只口罩供新冠肺炎防疫使用,在去往日本的中国包装箱上贴着:“青山一道,同担风雨”。这句话化用了唐代诗人王昌龄在《送柴侍御》中的诗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一场疫情,中日两国再次守望相助。早先,保加利亚驻华大使格·波罗扎诺夫先生及夫人为答谢中欧协会派专人协助使馆联系货运航班,办理相关手续,把包括中欧协会在内所有中国人民的爱心第一时间送达保加利亚所需机构的善举,也曾用这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来表达对中欧协会的感谢和对两国友好的肯定。

在各地的援助日本物资上,我们依然能看到寄托着祝愿的诗句:

中国在援助物资上写了什么?网友:堪称“世界诗词大会”

浙江慈溪市人民政府捐赠日本的物资上,一下子出现了两组古诗词——秋菊春兰宁易地,清风明月本同天。出自宋代赵蕃的《学诗诗》,原意在讲述学诗写诗的方法,放在如今,则能表达各国人民守望相助的情感。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出自战国诗人屈原的《橘颂》,意为“愿与岁月一道成长,和你结为知己,永远做朋友”,展现了两国人民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

信有春风通国祚,愿从滴水济时艰。这是疫情暴发后,河南对联家莫非撰写的对联,既紧跟时事,又不失古雅。

沈阳向日本札幌、川崎捐献的抗疫物资上写的是——玫瑰铃兰花团锦簇,油松丁香叶茂根深。

在浙江对日捐赠物资上,写有天台立本情无隔,一树花开两地芳。

辽宁向日本北海道捐赠的物资上写着,鲸波万里,一苇可航,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我国各地在笃力援助日本的同时,还“以文会友”,遥祝这位一衣带水的友朋。

中国—韩国

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

中国在援助物资上写了什么?网友:堪称“世界诗词大会”

3月9日上午8时28分,承载中方捐赠的三批医疗物资中的第一批——1万套防护服飞往韩国。这批救援物资上所写的“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出自韩国古代诗人许筠,寓意中韩关系肝胆相照、相扶相济。

中国驻韩大使馆在援助韩国大邱的抗疫物资包装箱上,印有——道不远人,人无异国。

在辽宁援助韩国的物资上,写着——岁寒松柏,长毋相忘。

马云公益基金会援助韩国的物资上,写着——山水之邻,风雨相济。

河南省援助韩国的物资上,写着——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此句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送韦城李少府》,意指知音朋友不受距离远近制约,即使相隔万里也如同在旁边。

从诗作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两国古已有之的深厚友谊。尤其在当下这样亟需肝胆相照、相扶相济的关键时期,追寻前人智慧,中韩两国在共同抗击疫情中展现出守望相助、风雨同舟的邻里之情,让我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明天更加充满信心。

中国—塞尔维亚

铁杆朋友,风雨同行

中国在援助物资上写了什么?网友:堪称“世界诗词大会”

前段时间,塞尔维亚总统含泪向中国求援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网友看后大多鼻子一酸。

3月22日凌晨,中国医疗专家组携带防护服等医疗物资,抵达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受到最高礼遇。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率多位政府官员到机场迎接,武契奇还在五星红旗上献上了深情一吻,以向同塞尔维亚共渡难关的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深深的谢意。这一幕,让现场很多人动容。

作为首个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中东欧国家,多年来,塞尔维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多次坚定表态,同中国站在一起。对于中塞关系,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用“四好”来形容——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好兄弟、共建“一带一路”的好伙伴、促进中欧合作的好朋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好同志。

“铁杆朋友,风雨同行!”这句印在援助物资上的话语,寄托着中国人民的支持与祝福,表达了我国愿同各国共克时艰的信心与决心。

此外,还有许多从我国送往世界各地的物资,表达着各式各样的“中国式浪漫”。一行行简短而真挚的文字背后,藏着我们投桃报李的满满真情,更寄托着特殊时期人们的美好期盼。


(素材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编辑/陈茜 江北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