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錄丨尊仁去利,以正風俗


箴言錄丨尊仁去利,以正風俗

知足者常樂。供圖/盛建峰先生。

明教曰:太史公讀《孟子》,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不覺置卷長嘆,嗟乎!利,誠亂之始也。故夫子罕言利。常防其原也。原者,始也。尊崇貧賤,好利之弊,何以別焉?夫在公者,取利不公則法亂;在私者,以欺取利則事亂。事亂則人爭不平,法亂則民怨不服。其悖戾鬥諍,不顧死亡者,自此發矣。是不亦利誠亂之始也。且聖賢深戒去利,尊先仁義。而後世尚有恃利相欺,傷風敗教者何限。況復公然張其徵利之道而行之。欲天下風俗正,而不澆不薄,其可得乎。

【註釋】

①太史公: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早年遊歷各地,遍訪民間風俗,採集傳說。初任郎中,後繼父任太史令,得讀國家藏書。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與唐都等人改定太初曆。漢將李陵與匈奴作戰失敗,率軍投降。司馬遷因為之申辯獲罪下獄,受腐刑,出獄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後稱《史記》,是中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其書傳記語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傳記文學作品。對後世史學和文學均有深遠影響。

②孟子:即孟軻,字子輿,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最有影響的大師,歷代尊其為“亞聖”,與孔子並稱“孔孟”。曾遊歷齊、宋、滕、魏等國,主張實行“仁政”、“王道”,反對虐政害民。其所著《孟子》一書,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傑出散文著作。

③梁惠王:即魏惠王。戰國時魏國君,後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故又稱為梁惠王。據《史記》上記載,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6年),魏惠王在軍事上屢遭挫敗,於是就以極其卑恭的禮節、厚重的禮物來招納有才德的賢者。當時鄒衍、淳于髠、孟軻都來到大梁。梁惠王對孟子說:“寡人沒有才德,軍隊屢次被外國挫敗,太子被俘,上將戰死,國家因而空虛,以致玷辱了先君宗廟和社稷,寡人深以為恥。你老人家不遠千里,屈尊光臨我這破敗小國的朝廷,想必有什麼高明的辦法,能為我國謀利?”孟子說:“身為國君,是不可以像這樣談論有關利的問題。如果國君想獲利,那麼大夫也想獲利;大夫想獲利,則平民百姓都想獲利。上下爭著獲取利益,國家就危險了。作為人君,只要推行仁義就夠了,講利有什麼用呢!”

【譯文】

明教大師說:從前太史公司馬遷讀《孟子》一書,讀到梁惠王問孟子說:“你老人家不遠千里來到敝國,想必有什麼高明的辦法,能為我國謀利?”太史公不覺把書卷放在一邊,無限慨嘆地說:“哎!梁惠王一開口便提出一個利字,豈知這個‘利’字,正是天下禍亂的根源啊!所以,從前孔夫子教學,很少說到‘利’這個字,也就是為了常常提防,避免產生禍亂的本原。”所謂原,也就是始的意思。要知道,無論是位居尊崇的帝王,或者是貧賤的百姓,如果一味地謀求私利,都將產生出各種不同程度的弊病,決不會有什麼區別和例外。比如那些為公執政的人,如果取利不公正,國家的政策法令就會產生混亂。從個人方面說,若是懷著欺詐之心以謀取私利,處事就不可能公平合理。處事不能公平合理,人與人之間就會爭鬧不休。國家的政策法令混亂,百姓就會對當今執政的人怨恨不服。於是,所有叛逆、造反、暴動、鬥爭,甚至不顧死活的事,都由此而發生出來了。這樣說來,‘利’這個字不正是一切禍亂的根源嗎?”

所以聖賢總是深刻地警戒人們要去除利慾之心,而尊崇仁義。然而後世卻有許多人不但不肯遵行聖賢的教誡,而且還恃著自己的權勢,為謀取私利,做出許多有傷風化,敗壞禮教的事。更何況還有人公然想以徵利的辦法來治理天下,這樣,要使天下風俗純正,而不致於澆漓衰薄,又如何能夠呢?

【提要】

這一篇意在教誡人們,應當除去利慾,尊崇仁義,才能避免國家禍亂的產生,才能端正社會的道德規範。

【編注:本文選自《禪林寶訓註釋》,《禪林寶訓》,宋沙門妙喜竹庵共集,東吳沙門淨善重集,凡三百篇,大概使學者削勢利人我,趨道德仁義。此書古來即盛行於禪林。本文為演蓮法師註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