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拒绝投降,美国一颗原子弹,立马服了

1945年5月7号,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两个月之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对日本政府下达了最后通牒劝其投降。日本内阁立即在防空洞里召开了秘密会议,讨论结果是拒绝投降。消息传出来,杜鲁门一声令下,三架美国B29轰炸机轰隆隆的飞向了日本广岛。

横空出世

1945年太平洋战争后期,日军的海军与空军已完全丧失了战斗力,战争资源也基本消耗殆尽。日本败局已定,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有人在这时候向杜鲁门提出了一个疑问,既然日本败局已定,那么美国为什么还要把刚刚研制出来的威力巨大的原子弹扔到日本去,提出疑问的正是美国第1颗原子弹的“父亲们”,其中就包括爱因斯坦。

二战日本拒绝投降,美国一颗原子弹,立马服了

美国通过实施曼哈顿计划制造出三颗原子弹,代号分别是大男孩、小男孩和胖子。1945年7月16号,美国第1颗原子弹“大男孩”试爆成功,结果超出了任何人最乐观的想象,保守估计这次爆炸相当于15,000到2万吨TNT的威力,所以在它爆炸的那一刻,大男孩深深的触动了它父亲们的神经。爱因斯坦建议加强对原子弹的管控,通过科学家来影响政府,但是物理学家玻尔认为最直接的办法还是劝说美国领导人,建议总统不要针对日本使用核武器,因为它的毁灭性力量太可怕了。这种观点在杜鲁门看来简直就是书生之见,因为科学家们不知道美军在登陆的时候伤亡有多么惨重,以当前的形势来看,从海上登陆并击败日本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是根据冲绳岛和硫磺岛的伤亡来看,这次日本本土登陆一定会伤亡惨重。

伤亡惨重

1945年6月21日美军成功登陆了冲绳岛,但这场战役打了长达82天,美日两军交战异常惨烈。这次战役中日军使用了神风特攻队来袭击美国军舰,日本飞行员驾驶装着250公斤炸药的零式飞机,直接与美军军舰同归于尽。而美军飞行员在迎战这种疯狂的自杀式飞机的时候却经常发挥失常,导致美军航母甲板上事故频发,与此同时冲绳岛上的日本守军拼死抵抗,海上和陆地共同展开血战,虽然经过激烈拼杀,美军最终成功登陆,但是却没有人欢呼的出来。

因为冲绳战役美军官兵共阵亡48,000人,虽然最后冲绳岛这场战役美国还是赢了,但在接下来他们还要面对全民皆兵,并准备最后拼死一搏的日本国民。日军除了在本土集中了250万左右的兵力以外,还组织了1亿国民预备兵力,企图在最后一战中取得战争优势。士兵们被训练身上捆着炸药撞向坦克,无数儿童、男女学生也加紧操练,所有人都做好了最后进行所谓圣战并为天皇去死的准备。在美国人眼中,日本人已经变成疯狂的恶兽。

二战日本拒绝投降,美国一颗原子弹,立马服了

美国的选择

1945年5月25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式下达了在1946年春登陆日本九州、本州、关东地区的作战要求,准备时间为一年,太平洋美军立即投入了紧张的训练。就在太平洋美军加紧训练的时候,美军的高层却忧心重重。按照硫磺岛和冲绳岛登陆战的伤亡比例来计算,在日本登陆要再花一年的时间准备,同时预计还要阵亡100万人。另一面一颗大炸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并且尽快结束战争,两相比较美国总统杜鲁门的选择再简单不过了。

就在这时斯大林对杜鲁门表示,预计在8月15日参加对日作战,如果一旦由苏联出兵击败日本,那么在战后苏联在亚洲的势力将进一步扩大,为了维护美国在亚洲的利益,杜鲁门无论如何也要抢在斯大林参战之前尽快出手解决日本,所以这个时候使用原子弹对杜鲁门来说已经是箭在弦上。可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找到了他,让他又暂时把拉开的弓收了回去,这个人叫马克勒,是美国国防部长史汀生的助理,他对杜鲁门说,应该让日本体面的投降。一面阐明具体的投降条件,如果日本投降的话,可以在立宪的基础上保留天皇体制。另一方面,如果他不接受,那么美国就会对日本使用它的超级武器-原子弹。这样做在道义上美国也会处在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且也比较符合政治家的风范,这一次杜鲁门同意了。所以波茨坦公告就此诞生。


二战日本拒绝投降,美国一颗原子弹,立马服了

波茨坦公告

1945年7月26日,反法西斯同盟国向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发出了一份督促投降书-波茨坦公告。其实在发布波茨坦公告之前,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考虑到日本不利的战争形式,他和外务大臣东乡茂德已经打算进行谈判,他们在首相官邸的防空洞秘密召开了内阁会议,但是军务大臣阿南惟几态度却非常的强硬,他主张继续打下去。 在会上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这次内阁会议上铃木没能够说服阿南将军,日本国内的士兵和平民仍然在继续为最后的战斗做准备。

1945年7月26号,波茨坦公告在日本播放,外务大臣东乡茂德和其他的外交家都听出来了,在公告的外交辞令下有这样的暗示,日本可以保留天皇制,所以外务省认为在没有真正弄清苏联出战意图之前,先不要接受波斯坦公告,并且对外不公开发表意见。然而日本陆军和海军都强烈反对这个决定,并表示要必须公开发表绝不投降决定,就这样迫于军方的压力,铃木首相把外务省选择的敷衍外界的表达方式改成了坚持到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年7月30日早晨,日本拒绝了同盟国发出的最后通牒。波茨坦会议结束后杜鲁门在回国途中就向军方下达了命令,把那颗大炸弹投下去。最终这个任务落在了美国航空队509混编大队的身上。现在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了。

神秘的509大队

杜鲁门下达投弹命令之后,美国军部正式下达作战命令:第509混编大队将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1945年8月3号起,对广岛、小苍、新泻和长崎进行第1次特殊的轰炸。这份作战命令很快就下达到了509混编大队。

1945年6月,509大队从美国转移至距日本本土2000多公里的提尼安岛,这里距离日本只需6个多小时飞行时间,是当时全球最大的空军基地。岛上已经驻有美军第21航空大队,主要负责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而509大队的成员每天只进行精准投弹训练,其余的时间就是在为他们特意准备的俱乐部里消磨时光。509大队的训练内容也与众不同,他们要掌握在1万米高空,把将近4吨重的模拟炸弹精准投向目标之后,再用大角度转弯后离开,其实这就是模拟整个投放原子弹的过程,但是509大队的飞行员们却对他们要执行的任务一无所知,直到1945年8月4日。

二战日本拒绝投降,美国一颗原子弹,立马服了

1945年8月4日

1945年8月4日晚,509大队的大队长保罗上校才向队员们宣布了509大队的任务,就是在日本投掷一颗特殊的炸弹。8月5日下午第82号轰炸机开始装弹,由大队长保罗亲自驾驶,其他两架飞机负责记录数据和摄影,另有三架飞机负责气象观察。8月6日凌晨82号轰炸机滑出跑道飞向日本,在这之前三架负责观测气象的B-29轰炸机已经起飞,分别飞往广岛、小仓和长崎,他们负责将把这三个城市的气象信息传给82号。当一架B-29轰炸机飞抵广岛探测天气时,触发了广岛的空袭警报,人们纷纷躲入防空洞。30分钟后警报解除,外面一片平静,人们陆续回到地面开始一天的工作,而此时82号机收到了气象报告,说广岛上空能见度良好,侦查中未遇敌方战斗机,高射炮火也很微弱,建议优先考虑广岛。

早上8点左右82号机接近广岛,触发空袭警报,而广岛市民对第2次空袭警报无动于衷,很少有人进入防空洞躲避,九点十五分保罗上校按动了投弹按钮,投下了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可没想到这颗原子弹投到广岛后,过去了三天日本也没有任何反应,于是美国政府又宣布,只要能降低在日本本土作战的风险,就是再投几颗原子弹美国也在所不惜。其实美国人是在虚张声势,因为这时候他们只剩下了最后一颗原子弹。1945年8月8日下午,美国在日本长崎再次投下了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

二战日本拒绝投降,美国一颗原子弹,立马服了

日本政客的反应

小男孩被扔下去后,整整三天日本政府没有做出任何反应,难道说原子弹的威力还不足以震慑日本政府吗。原来1945年8月6号上午,小男孩在广岛爆炸后,造成电报电话信号完全中断,爆炸过去15分钟后,东京还是一点消息都不知道。直到上午11:10,日本天皇裕仁才听了内务大臣的口头汇报,只是说军方报告广岛遇到了可怕的爆炸。直到广岛核爆炸的第2天上午,日本内阁才从旧金山广播里听到了杜鲁门总统的声明,知道昨天广岛遭受的袭击是原子弹,日本人一下子就慌了,赶紧把消息向裕仁报告。此时的广岛方圆42平方公里的土地似乎都被翻了过来,火球下的温度高达摄氏4000度,整个城市在燃烧,城市一片漆黑,街道上满是尸体,之后由于浓烟与上空冷空气结合,广岛又下起了黑雨,带有高度辐射的黑雨最终导致了千万人中毒,广岛已经变成人间地狱。8月8号下午,铃木首相在天皇的授意下,决定立即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可是由于一部分成员不在,最后会议没能立即召开,直到广岛核爆后第3天,这个会议才在首相官邸的防空洞里召开。正当这帮政客和军人在会议上喋喋不休的争论的时候,铃木首相的秘书上气不接下气地闯进了会议室,说长崎刚刚遭受了第2颗原子弹的袭击。在这次轰炸中,长崎有14,000栋建筑物被毁,7万多人死亡。

无条件投降

虽然投弹前,杜鲁门发过一份最后通牒,但这次日本内阁依然很忙,阿南将军仍在为自己的军队争取有利条件。这一次会议一直僵持到晚上10点都无法达成共识,首相铃木只好选择请天皇裕仁来做决定。当晚天皇裕仁主持召开了御前会议,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并签署无条件投降书,顿时全场一片呜咽声。1945年8月15日正午,东京电台向全体日本国民播放了日本国歌,然后播放了日本天皇裕仁宣读的终战诏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