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交易,真的能迎来鸿茅药酒的春天吗?

12月21日,“2019中国中药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中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鸿茅药业、鸿茅药业副总裁分别荣获“2018年度履行社会责任明星企业”和“2018年度履行社会责任年度人物奖”荣誉称号。

鸿茅获奖,全网哗然!

要知道,距离那起轰动全国的“跨省抓医生”事件,仅仅过去两年。

2017 年 12 月 19 日,广州医生谭秦东发表题为《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注:原帖为「鸿毛药酒」)的帖子,称「鸿毛药酒是毒药」。12 月 22 日,内蒙古鸿茅国药有限公司一员工受公司委托报案,该员工称:近期多家公众号对「鸿茅药酒」恶意抹黑,造成公司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并严重损害了公司商业信誉。2018年 1 月 10 日,谭秦东被内蒙古凉城县的数名便衣警察从广州带走,被凉城县公安局刑事拘留。

名利交易,真的能迎来鸿茅药酒的春天吗?


事件过后,鸿茅药酒及生产企业的种种问题就不断被媒体曝光,“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也成了很多人对涉事酒企的直接观感。

2018年一篇题为《近10年违法2630,次鸿茅药酒何以如此“执着”》的报道就曾提到,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介绍,鸿茅药酒既不是酒,也不是保健食品,而是拥有“国药准字”批准文号的药品。

正是因为这一点,此前有关部门的处罚公告曾表示,鸿茅药酒的宣传广告利用专家、患者为产品疗效作证明,擅自扩大药品功能主治和适应症范围,并含有不科学的药品功效表述、断言和保证行为,不断弱化药品属性、强化保健功能,模糊了药品与保健食品的边界,严重欺骗或误导消费者。

可该酒企的此类行为却坚持10年,持续上千次违法。尽管企业方面去年曾声明“从未宣称鸿茅药酒可包治百病”,但虚假广告留痕太多太重,至今都抹不掉——“喝鸿茅百病消”、能治“脱发白发”等......

名利交易,真的能迎来鸿茅药酒的春天吗?


陷入信任危机后,鸿茅药酒仍不死心,动作频频,意图快速改变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就在一年前,鸿茅药酒入选当地优秀民营企业拟表彰名单,公示期间曾受到舆论强烈质疑,最终被“拿掉”。

时至今日,通过与中药协会的“深度合作”,再次树立了“明星企业”的完美光环。

说到参与此次强强联合的中药协会,有记者了解到,至12月24日,协会共有385家企业会员,其中副会长单位65家、理事单位55家和会员单位265家,若按此计算,2019年中药协会最多可获得会员费382.5万元。

而被媒体询问,鸿茅药酒获“履行社会责任明星企业”是否有标准可循,中药协会称:“有标准,但不方便透露,这是我们行业内的事”。至于“不方便透露”的原因,你品,你细品。


名利交易,真的能迎来鸿茅药酒的春天吗?


笔者本着不想承担被“跨省”的风险,对以上事情不做评价。但作为大健康产业的一员,我想从身边切实见闻和感受,谈几点看法。

国家有关部门,对药品和保健品的含义、范围、区别等已作出明确的界定,保健品旨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如果依据个人的身体条件,遵循科学合理的用量、用法,长期坚持服用,一定可以起到积极的效果。

名利交易,真的能迎来鸿茅药酒的春天吗?


然而,一些不良企业,混淆药/保健品定义,拓宽使用范围,夸大宣传效果,甚至被“权健们”拿来做掩饰传销的门面。人们谈虎色变, 把保健品视作洪水野兽,于是,劣币驱逐良币,一些老实本分的企业陷入生存的夹缝中,进入下一轮的恶性循环......

在这个崇尚“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时代,这点风波又算得了什么呢?太阳依旧照常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