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处是敦煌》:搭建“三脚架”式人生,追求最稳定的幸福

《我心归处是敦煌》是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的口述回忆录,出版于2019年。主要讲述了一代代敦煌人的坚守和牺牲。本书还是一本敦煌艺术的传记,在书里,樊锦诗娓娓道来,带我们看遍敦煌艺术从无到有的漫长过程。

《我心归处是敦煌》:搭建“三脚架”式人生,追求最稳定的幸福

《我心归处是敦煌》

2004年的感动中国给樊锦诗的颁奖词这样写道: 她守护国宝,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她有愧于家庭、有愧于孩子,也怠慢了自己,但却用数十年的守望告诉世人,她无愧于敦煌。

樊锦诗被誉为“敦煌的女儿”,因为她把自己毕生的时间都用在了对莫高窟的研究和保护上。正是因为她对莫高窟难以割舍的情怀,她以及她的家人放弃了在城市富足的生活,全身心的投入到敦煌文化的保护中。她还启动了莫高窟保护历史上最大的综合性保护工程,并引进了现代先进的数字技术,让这些古老脆弱的艺术瑰宝可以活得更久。尤其是,我们今天在敦煌见到的数字展示中心,也是在她的大力倡导下建成的。

通过樊锦诗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幸福的人生,不一定是丰衣足食,荣华富贵。樊锦诗在条件艰苦的敦煌,依然过得充实而幸福。而这个幸福成立的前提,是因为她搭建了非常稳固的人生“三脚架”。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为你解释什么样的人生才是“三脚架”式的人生。

01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三脚架”式的人生呢?

三脚架是摄影过程的一个重要辅助。在摄影中借助三脚架来稳定相机,就可以顺其自然的实现理想的摄影效果。可以说,在摄影中,不管是专业人员还是业余爱好者,三脚架都是不可或缺的。

那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三脚架”式的人生呢?

古典老师在《拆掉思维里的墙》一书中说道:我们的生活也需要由三个支架组成:自我、家庭与团体和职业。这样的支架支撑着我们的灵魂,记录着我们的生命。


《我心归处是敦煌》:搭建“三脚架”式人生,追求最稳定的幸福

搭建人生的“三脚架”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完整又有意义的生活,那么,我们就要学会搭建自我、家庭与职业三维一体的人生框架,然后,在这个框架里不断调整优化,从而实现人生的稳定幸福。

比如,樊锦诗人生的“三脚架”就是:她热爱且离不开敦煌,她与家人相伴在敦煌,她用一生的时间来守护敦煌。

02 为什么说“三脚架”式的人生最幸福?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脚架可以根据各自位置的不同,进行相应调节,直到找到最好的平衡。所以,一个人想要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和圆满,也需要搭建自己人生的“三脚架”,实现自我、家庭和职业的平衡。

1、发现自我,才能定位自我。

一个人可以扮演很多角色,完成很多工作,但是认清自我,感知自我却不容易。我们经常会否定自己,总认为自己还可以更好,于是在生活中拼命挣扎,去找寻那个更好的自己。

然而,这种挣扎最底层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清自己,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擅长的是什么,愿意为了什么去拼尽全力,所以,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个原因,一个念头,甚至是别人的一句话,就迷失了自己。

因为在敦煌研究所的工作是很考验人的,不仅要克服简陋艰苦的生活条件,还要忍受骨肉分离的漫长的孤独。樊锦诗也曾放弃过,甚至因为调离敦煌申请批不下来,她中途自行脱岗半年,目的就是离开敦煌。然而,在离开敦煌的日子里,虽然过上了与家人团聚的生活,但是,在樊锦诗的内心深处,她还是牵挂着敦煌,并且发现自己与敦煌已难以分离。于是,她又回到了让她又爱又怨的敦煌。这其实就是她发现自我的过程。

歌德说:我们虽可以靠父母和亲戚的庇护而成长,倚赖兄弟和好友,借交游的扶助,因爱人而得到幸福,但是无论怎样,归根结底人类还是依赖自己。

一个人,想放弃一件事情是很容易的,难得是找到自己的所爱,并一直坚持下去。樊锦诗找到了,而且为之坚守50多年,这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幸福。

2、“回归”家庭,学会放松。

这里说的回归家庭,不是要你放弃工作,放弃工作,而是说努力工作的同时,要兼顾家庭。如果说工作是一个人打拼天下的战场,那么,家庭,就是你打拼过后可以栖息的避风港。工作给你带来成就感,家庭给你带来温暖。

很多人,认为工作和家庭是不能兼顾的,选择工作,就要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选择家庭,就要放弃工作上的种种责任。

樊锦诗在自述中提到她和老公时说:

因为他的原因,造成她和老公的长期两地分居,使得两个孩子的教育也受到影响。因为对孩子的亏欠,她从来不训斥孩子,只希望他们长大后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对于爱人老彭,因为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双方都愿意把最好的东西给对方。所以,既然樊锦诗不能回到城市的家,那么,老彭就把家搬到敦煌,让樊锦诗在顾及工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美国教育家勃特勒说:要从事伟大的工作,一个人必须既非常勤劳又非常空闲。所以,我们既要有勤劳的精神奉献工作,也要有空闲的时间回归家庭。

其实,真正聪明的人,都会把自己完美的融入到工作和家庭中。他知道,在工作中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对于家庭,他需要做什么,不需要做什么。只有这样的才能体会到工作的乐趣和家庭的幸福。

《我心归处是敦煌》:搭建“三脚架”式人生,追求最稳定的幸福

左手家庭 右手事业

3、热爱工作,实现突破。

工作对于一个人来讲,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我们通过工作接触社会、优化时间、获得报酬的同时提升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地位。

知乎上有这样一句话:有三件事使人生有意义——工作、意志与成功。意志开启通往成功之门,那是件宏伟且令人喜悦的事。经由工作我们通过一扇扇的门,直到最后,终能摘取成功的果实。

樊锦诗在敦煌的五十多年里,忍受气候干燥,黄沙漫天,冬冷夏热的环境,一钻研就是57年。她走遍了大大小小735个洞窟,看遍了每一副壁画,每一寸彩塑。她首先提出了“数字敦煌”,即用数字技术,让更多的人看到敦煌,让不可再生,不可永生的文物得以永存。2016年5月1日,“数字敦煌”资源库正式上线。自此,全世界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免费欣赏30个洞窟,10个朝代的高清图像和全景漫游。

《光明日报》这样评价樊锦诗她穷极一生守望着莫高窟,在她的生命足迹里,品到了坚毅,读到了专注,也深深感到那个瘦弱并不伟岸身躯里,包裹着一颗高贵倔强的灵魂。

正是因为樊锦诗对石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光辉灿烂的敦煌。所以,与其说,是樊锦诗奠定了敦煌的发展,不如说是她和敦煌共同成就了彼此。敦煌因为有了樊锦诗成为永恒,樊锦诗因为遇见了敦煌成为传奇。

《我心归处是敦煌》:搭建“三脚架”式人生,追求最稳定的幸福

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敦煌

03 我们该如何搭建“三脚架”式的人生呢?

一个人要保持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经营好自己生活的圈子,认真对待自己家的工作和事业,以便搭建最稳固的“三脚架”。关于如何搭建人生的“三脚架”,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发现自我,给人生赋予意义。

每个人的一生不尽相同,因此也就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我们只有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才能在人生的长河中找准前行的方向。

就像樊锦诗,她因为敦煌环境的恶劣以及对家人的亏欠与思念,想要离开敦煌。当时,当她离开后,她才发现自己对敦煌的感情早已根深蒂固,于是,她又回到了敦煌。正是她的这一次回归,才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伟大又了不起的敦煌。

一个人一定要全面的了解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做适合自己的事情,不要迎合别人的口味而去做一件自己不擅长和不喜欢的事,一旦发现自我,就要尽力而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自己的人生被赋予更多的意义。

《我心归处是敦煌》:搭建“三脚架”式人生,追求最稳定的幸福

她是敦煌的女儿

2、家庭幸福感强,“职业安全感”才高。

我们都想追求“左手家庭美满,右手事业辉煌”的极致人生,可是,在忙忙碌碌路中,我们却常常顾此失彼。想在事业中干的风生水起,就要舍弃陪伴家人的时间;想给予家人更多的温暖陪伴,无奈总有接不完的任务加不完的班。在家庭事业的双层轨道里仓促前行,不仅不会体验到幸福,还会容易感到痛苦。

著名财经人吴晓波老师的时间通常三三分:写作;全国企业调研、大学演讲;旅游、陪伴家人。他自称资深宅男,如果没有特殊的调研和演讲,每天早上9点半起床,写到下午5点多,女儿上大学之前,都是在她放学前,结束写作,陪女儿。

美满的家庭可以给人带来幸福,辉煌的事业可以给人带来满足。我们既要通过努力,实现事业上的提升和跃迁,也要享受生活中鸡毛蒜皮的烟火气和浪漫。

一件成就的取得并不是靠牺牲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才能实现的,每一位懂得兼顾事业和家庭的人都值得让人钦佩。所以,我们要学会权衡,学会兼顾,因为只有家庭幸福感强的人,才能获得更高的“职业安全感”,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画一条“基准线”,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职业

大部分人都经历过“后悔”和“错过”。面临选择时,会因为自己的着急,导致自己考虑不够全面,做出令人后悔的决定;也因为自己的犹豫不决,导致自己与最好的机会失之交臂。

那么,如何规避这两种情况的发生呢?这就需要我们在成长中学会给自己的画“基准线”。

基准线,是指:建筑施工为保证房屋的平面位置符合国家规划而定位的两个以上的坐标点连线。

生活中也有很多决定也有“基准线”参考。例如,我们逛街买东西,往往不会着急在第一时间购买,而是会先逛一圈,了解了想买的东西的大体价格后,在做出最后的购买决定。

那么,找自己最喜欢的职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最适合的职业都是人与职业的匹配,所以,我们要建立关于自己与职业的“基准线”。经过了解和筛选,最后确定哪类职业是自己最喜欢又最适合的,然后再做出让自己不会后悔的决定。

《我心归处是敦煌》:搭建“三脚架”式人生,追求最稳定的幸福

为敦煌,她此生无悔

04 结语

一个人的幸福不是靠某一件事情支撑的,我们要学会搭建自己人生自我、家庭和事业的“三脚架”,让每个脚架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并保证他们的稳固。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获得最稳定的幸福。

愿我们都可以像樊锦诗一样,有清醒的自我,有幸福的家庭,有热爱且愿意为之付出一生的事业,把这三者联结起来,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敦煌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