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柳下惠的“坐怀不乱”看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君子文化”

说到成语“坐怀不乱”,我们想到的是这个人有定力,不好女色,不为女色所诱惑,真乃君子也。

成语“坐怀不乱”,出自《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讲的是春秋时期时鲁国柳下惠的故事。

柳下惠本名展获,是春秋时鲁国的贵族,做过鲁国的士师,掌管刑法诉讼的工作,也就是那个时候的法官。坐怀不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柳下惠的“坐怀不乱”看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君子文化”

有一天柳下外出办事,路过一片茂密的柳林,忽遇倾盆大雨。他急忙躲到一个破庙里避雨。恰在这时,一年轻女子也到此避雨,与他相对而坐。大雨下了一整天,一直持续到晚上,此时正值晚秋,天气已凉,半夜时分,年轻女子被冻醒,柳下惠看见女子被冻的瑟瑟发抖,快要被冻死了,便心生怜悯,对女子说:“你可以坐到我的怀中,我用体温为你驱寒。”女子有所顾忌,说:“万万使不得,荒郊野外,孤男寡女处在一起本已不妥,我若再坐我怀,更是有伤风化。” 柳下惠说:“人人都说我品德高尚,有大夫般的贤德。我定不会生邪念”。女子实在冷的厉害,别无他法,只能坐到柳下惠的怀里取暖。就这样,柳下惠怀抱女子,闭目塞听,丝纹不动,漫漫长夜竟不知温香在怀,一夜无事。天亮后雨过天晴,柳下惠与女子各自回家。坊间便传开了:“人言展大夫是正人君子,果然名不虚传。”

这就是“坐怀不乱”的由来。后来在历代文人的笔下,将柳下惠塑造成圣人君子,成为人们追求的道德标准。

柳下惠坐怀不乱故事的真假是存疑的,我本人就将信将疑,觉得至少存在讹传的部分。一个正常的男人,怀抱一个年轻女子一夜,怎么可能没有一点生理反应呢?可能我不是君子,更不是圣人,不懂君子们的定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妄加怀疑了。

我看到也有很多人直接将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定性成古人编造的,这一点更不可取,怀疑归怀疑,直接否定就更没有依据了。“坐怀不乱”的典故最早出现在《荀子·大略》中:“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可见,在战国时期,柳下惠的故事就已经非常流行,人尽皆知了。

再后来,元代《纯正蒙求》一书中也记录了此事。《纯正蒙求》实际上是一本教材类的书籍,专门教导蒙人的行为准则。书中这样描写:“鲁柳下惠,姓展名秦禽,远行夜宿都门外。时大寒,忽有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恐其冻死,乃坐之于怀,以衣覆之,至晓不为乱。”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注意了,这个描写与上面讲的有三点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和地点不同,分别从秋季换成了冬季,由雨天换成了下雪天,由避雨的破庙换成了城门郭。其他的故事情节都相同,表达的意思也相同,都是为了说明君子要不近女色。

不要小看这三点细枝末节的不同,其改变的背后可能另有深意。这本书的作者胡炳文可能也怀疑第一个版本的真实性,干脆通过修改下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来使故事看上去更加合情合理一些。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穿着厚厚的棉衣,这样抱着一个女子,中间隔着厚厚的基层衣服,可能不容易有生理反应吧,总比秋天衣着单薄的时候看上去更安全一些;从破庙换到城门郭里,更是将故事发生的一个封闭的环境换到了一个开放的环境,退一步讲,即使柳下惠没有把持住,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他也只能忍住。城门郭里想必还有其他的路人,还有守城门的卫兵。

从“坐怀不乱”第二个版本看,故事的目的和意义都没有改变,只是看上去更容易做到了而已。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追着故事的真伪,无风不起浪,空穴来风,既然这个故事能从2700多年流传到今天,说明确有此事,只不过后来传播的过程中演化了很多而已。

为什么会发生演化?当然是有目的的,那就是要树立一种道德的标准,教导后人要做一个君子。从“坐怀不乱”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中的“君子文化”。


从柳下惠的“坐怀不乱”看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君子文化”

每一个人都想成为君子,因为在中国的文化里君子是最高道德标准的代表。君子的反义词是小人,每个人都不想成为小人,因为小人意味着人人唾骂,甚至得而诛之,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中国人也喜欢把君子和小人做比较,比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虽然历史一直没有给“君子”和“小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们从上面成语的对比中,可以感受出君子的行为与小人的行为有何不同,君子的定义没有,但界定的方法古人给我们了。

是否好色就是界定是否为君子的重要标准之一。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一个重要的人物,平定太平天国起义。但提起这个名字,我们首先想到的总是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对修身养性的教条,有人将曾国藩称为半个圣人,中国近代史的大儒。

既然曾国藩是圣人,是君子,他就不能近女色,他本人也的确这样做的。

曾国藩27岁考中进士,一直在京做官,妻儿留在湖南老家。最初的几年,曾国藩到同僚家吃酒,回家在日记中经常提到某某家的妻子如何漂亮,某某家的丫鬟如何水灵,然后第二天面对前一天的“色心”又非常后悔,再在日记中写如何如何要“戒色”。

远在湖南的原配妇人是个知书达理的女人,多次在家书中让曾国藩纳妾,并说只要曾国藩同意,她会亲自选好送到京城,但都被曾国藩拒绝。

后来,曾国藩带领湘军去平叛太平天国,属下为讨好曾国藩,也多次暗示曾国藩纳个妾照顾生活起居,也都被曾国藩拒绝。胡林翼是个绝顶聪明的人,见曾国藩患“癣疾”,晚上难以入睡,需要不停的抓痒。于是劝说曾国藩纳个妾,晚上好让她“抓痒”。曾国藩便以这个名义,让胡林翼在乡间帮自己找了个普通的女子,对外宣称是挠痒痒的仆人。

你看,古代的圣人就是讲究君子文化,好女色就不是君子。曾国藩的这个妾一定不只是抓痒痒,同枕而卧,曾国藩有没有定力像柳下惠一样不为所动,大家也只是心照不宣而已。

再后来,曾国藩彻底的击败了太平军,消灭了太平天国,为了让皇帝太后安心,解散湘军后回朝为官,他的这个妾也被曾国藩送回到湖南老家。军中能留下这个妾,是因为人们盯着的是他的战争,和平以后如果再把这个妾留在身边,对别人就不好交代了。


从柳下惠的“坐怀不乱”看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君子文化”

在中国做一个读书人很难,除了要把书读好,专业知识做好,还有做到古人给读书人塑造的“君子”的标准。

要像柳下惠一样做到不好女色——坐怀不乱;

要像杨时一样做到尊敬师长——程门立雪;

要像孔融一样做到谦让有礼——孔融让梨;

要像岳飞一样做到忠贞爱国——精忠报国;

要像王祥一样做到孝敬父母——卧冰求鲤;

等等,这样的典故成语在中国的文化中实在太多了,加起来就是中国的“君子文化”,也就是给君子们提的道德标准。所以字啊中国要做一个“君子”实在太难了,一不小心别人就会丢给你一个古人的典故,骂你一声“伪君子”。

君子文化要求的不仅仅是我们个人,同样也要求贵为天子的皇帝。

皇帝号称后宫佳丽三千,但他选自己的妃子是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的,要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如果哪一位皇帝沉溺在后宫,对某一个妃子偏爱一些,就很容易被大臣骂成昏君,那个妃子就成了祸乱朝纲的罪魁祸首。

商纣王的妲己,周幽王的褒姒,唐玄宗的杨贵妃等,都是这样的例子。就拿杨贵妃来讲,安史之乱是一个弱女子造成的吗?但大臣们不管这些,因为唐玄宗没有做到“不近女色”,皇帝是不容置疑的,不能承担历史的责任,只能由这个女子来承担,三尺白绫为“君子文化”买单。

余秋雨老师在《何谓文化》一书中说:

有的民族把人格理想定为“觉者”,有的民族把人格理想定为“先知”,有的民族把人格理想定为“巨人”,有的民族把人格理想定为“绅士”,有的民族把人格理想定为“骑士”,有的民族把人格理想定为“武士”,而中华民族把人格理想定为“君子”。

可见“君子文化”在中华民族中的地位,被上升到人格理想的高度了。


从柳下惠的“坐怀不乱”看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君子文化”

中国的文人士大夫有两个最冲崇高的人生目标——达则兼济天下,穷写独善其身。一个目标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忠君为民的士人,另一个目标是要做一个“独善其身”的君子,讲究个人的修养。

修身齐国治天下,这是历史“君子文化”对每一个人的要求,在这个要求之下,个人又怎么会过多的考虑个人的利益和个性发展呢?所以说中国人不鼓励个性的发展,也就不包容个性张扬的人了。因为这样不符合“君子”的标准。

“君子文化”对每一位中国人影响其实挺大的,虽然我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在很多方面我们都能找到它的影子。

比如中国人“好面子”,不喜欢别人当众说自己的缺点,因为这让他们难堪。别人也不喜欢去谈论某些人的缺点,怎么能背后议论别人的短处呢?这些都不符合君子的标准嘛,所以在中国的某个集体里做民意调查,结果一定是大打折扣的。

领导想要批评一个人,必须先和颜悦色的表扬他做的好的地方,然后才轻描淡写的说在那些方面还有待提高。不说某个人“做的不好”,而说成“有待提高”,这样就符合君子的标准,既考虑了个人的面子,有照顾到领导的修养,一举两得。

君子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优良品质,对我们个人的道德标准提了一个很高的要求,从“坐怀不乱”的典故,我们多少能感受到君子文化的存在。

这就是我个人由“坐怀不乱”想到的中国历史上的“君子文化”。至于“坐怀”要不要乱,能不能乱,还要看个人的选择了,毕竟严格按照古人的标准做一个君子太累,我个人觉得只要不违背道德,不违背公序良俗,即使坐怀乱了,也不影响一个人成为君子。

这个话题,可能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值得讨论——有没有人能够做到“坐怀不乱”,欢迎留言讨论,或者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