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客家童谣,你还记得多少?

“现在还有多少小朋友会唱‘月光光,耀耀光’等客家话童谣呢?”

那些客家童谣,你还记得多少?

客家童谣取材于客家地区的日常生活物事,充分展现了客家地区的生活场景与风土人情,几乎所有客家分布地区都有传唱客家童谣。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的变迁,客家童谣被人们逐渐淡忘,现在的小孩子再也不会出现骑着竹马,唱着童谣所带来生活的乐趣和享受。儿时的童谣,带着刻骨铭心的记忆,陪伴着我们70、80后回首一生,吟味不已。

月光光版本1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

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

亲家门头一口塘,放个鲤嘛八尺长;

鲤嘛背项承灯盏,鲤嘛肚里做学堂;

做只学堂四四方,兜张凳李写文章;

写黑文章马又走,局黑马来天又光.


月光光版本2

月光光,夜夜光。船来等,轿来扛。

一扛扛到河中心,虾公老蟹拜观音。

观音脚下一蔸禾,打到三担过一萝。

萝面上,一本书,拿奔阿哥去读书。

读到一条红丝线,拿奔阿嫂做鞋面。

做到正的的,那奔舅公做生日。

月光光版本3

月光光,照西方。西方暗,照田坎。田坎乌,照鹧鸪。鹧鸪鸟,叫一声,老鼠鬼,挖油罂。挖呀入,挖呀出,遇到先生还过得,遇到伯公打屎忽(屁股)。

伯公打屎忽,这个版本应该是各县的?毕竟梅县的屁股不叫“屎忽”。


月光光版本4

月光光,下莲塘,拗莲筋,扛新娘。新娘重,扛鸡公。鸡公叫,扛条猫。猫爱走,扛条狗。狗爱咬,上岭捡柴烧。捡到阿姊来煮早(做早饭),大家食哩哈哈笑。


月光光版本5

月光光,好种姜。姜碧目(发芽),好种竹。竹开花,好种瓜。瓜会大,摘来卖。卖倒(得)钱,学打棉。棉线断,学打砖。砖断节,学打铁。铁生鲁(锈),学持(宰)猪。猪会走,学当狗,狗会咬。学打鸟,鸟会飞,飞倒奈(哪)里去?飞到榕树下,捡到一只烂冬瓜,冬瓜拿转去,泻倒满厅下。


月光光版本6

月光光,夜夜光,月华姊,在中央,探出头来看凡间,几多心事渠(她)心伤。


月光光版本7

月光华华,细妹泡茶。阿哥兜(拿)凳,人客食茶。满姑洗身,跌别(了)手巾。瞒(谁)人捡倒?么(无)人敢话。大哥转来骂。唔使(不用)嘎,唔使骂,十七十八,会行(出)嫁。嫁到奈(哪)里去?嫁到岭岗背。嫁去做么个?朝朝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口塘,放个鲤麻八尺长。短个拿来煮酒食,长个拿来讨新娘。讨个新娘矮笃笃(形容矮胖),煮个饭菜香扑扑;讨个新娘高天天,煮个饭菜臭火烟;讨个新娘毛浓浓,生个赖(儿)子变懒虫;讨个新娘手路长,生个赖子学掌羊;讨个新娘手路短,生个赖子唔晓想;讨歌新娘会识想,家里有商又有量;讨个新娘会划算,家里有食又有藏。


月光光版本8

月光光,照心窝,排排坐,唱山歌。爷打鼓,娘打锣。赖子洗锅头,新臼(媳妇)炒田螺。阿公捡柴蹦蹦跳,阿婆烧火背坨坨。食田螺,唱山歌,齐家欢喜笑呵呵。


月光光版本9

月光光,星子光。当梨熟,菊花香。城里人,搽粉香。城隍庙,好烧香。烧了香,寿年长。百过岁,响叮当。请人客,包槟榔。做生日,讨新娘。


月光光版本10

月光光,树头背。鹅挑水。鸭洗菜。鸡公垄谷狗踏碓,狐狸烧火羊炒菜。猫公走去拿鲁萁,老鼠偷食鹿(灼)巴载(嘴巴)。


月光光版本11

月光饼,圆叮当,今夜拿来照月光。月光光,下来尝。唔爱嫌涯么放糖。有糖么糖你爱食,有糖么糖你爱尝。


月光光版本12

月光光,照地堂。年三十,摘槟榔。槟榔香,子姜辣,买苦瓜。苦瓜苦,买猪肚。猪肚肥,买牛皮。牛皮薄,买菱角。菱角尖,买马鞭。马鞭长,起屋梁。屋梁高,买张刀。刀切菜,买箩盖。箩盖圆,买只船。船无底,浸死两只番鬼仔;一个浮起来,一个沉到底。

火萤虫

火萤虫,唧唧虫。桃树下,吊灯笼。

吊呀吊,蛇吊。蛇呀蛇,白蛇。

白呀白,雪白。雪呀雪,落雪。

落呀落,长乐.长呀长,猪肠。

猪呀猪,野猪。野呀野,丈也。

丈呀丈,和尚。和呀和,割禾。

割呀割,番葛。番呀番,台湾。

台呀台,祝英台。竹呀竹,倒竹。

倒呀倒,神仙张果老,二万八千岁,

晓食唔晓睡。


火萤虫(二)

火萤虫,唧唧虫;桃子树下吊灯笼。

灯笼光,照四方;四方暗,跌落坎。

坎下一枚针,捡来送观音。

观音面前一丛禾,割了一担又一萝,分得你来涯由冇。


白翼里

白翼里,飞过河。河背人,娶老婆。

有钱娶个金满姐,矛钱娶只癞痢麻。

癞痢麻,吹坝吓。坝吓吹唔响,捉你当保长。

保长保千里,马褂套洒衣。

洒衣忒过长,剪短一尺长,看去系排场。


排排坐

排排坐,唱山歌;爷打鼓子涯打锣。

新妇灶背炒田螺。田螺谷,刺到家官脚,

家官呀呀呀,新妇哈哈笑。


蟾蜍婆

蟾蜍婆,嗝嗝嗝;唔读书,冇老婆;

山鹧鸪,咕咕咕;唔读书,大番薯。


缺牙耙

缺牙耙,耙猪屎;种金瓜,金瓜大;

担去卖,卖无了;担转去炒,炒唔熟;

一棍打落去起卜碌。

瘌痢头

瘌头养黄牛,黄牛不吃草;

瘌头学剃脑,剃脑剃出血;

瘌头学打铁,打铁懒生炉;

瘌头学打屠,打屠懒剃猪;

瘌头学养鸡,养鸡懒撒米;

瘌痢头气死!

那些客家童谣,你还记得多少?


作为客家人,很多都在一二线城市打拼,小孩也在外面的幼儿园,这样经典的客家童谣,如果爸妈不教,估计他们是再也不会了。

如果可以,还是希望更多的客家小孩,能够听到“月光光”一起,他们便能条件反射一样,念出自己的童谣,念出家乡的味道。一代一代传唱下去,让客家童谣在时代的变迁中,在孩子们的口里流存下去。它承载了对客家种族的眷恋,对祖辈的记忆,对家乡故土的情怀。


客家童谣,就应该让每一个客家小孩知道,像知道小猪佩奇、喜羊羊、奥特曼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