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過戴森、瑞幸等企業後告訴你,做短視頻運營這些錯誤不能犯

廣州市長溫國輝在線宣佈“2020廣州直播帶貨年”正式啟動;銀泰百貨聯合淘寶,千名導購在線短視頻、直播帶貨;攜程董事會主席梁建章開始為自家產品代言……於是,冒昧問一句話:

起風了,打算飛嗎?


調研過戴森、瑞幸等企業後告訴你,做短視頻運營這些錯誤不能犯

先彆著急回答我……

很多事,不是拍腦門兒就可以做決定的,決定開始之前,建議先把幾個問題搞清楚。否則,冒然開始操作,很可能勞民傷財,空歡喜一場。


短視頻,已經成為品牌活動的一部分,你做短視頻的目的是什麼?

通常來講,做短視頻主要有提高忠誠度、提升轉化率、增加使用頻率、增強產品推薦值等幾個目的。階段性目標不一樣,操作方法、打造內容肯定也不盡相同。

調研過戴森、瑞幸等企業後告訴你,做短視頻運營這些錯誤不能犯


無論你是打算抖音、快手、還是在火山,或者視頻號上進行投放,都需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平臺用戶屬性針對性、內容針對性)。

因此,在開始之前需要思考:想傳遞什麼?要傳遞給誰?特定人群是什麼,用戶畫相如何?


舉個例子:


戴森,稱得上是近幾年的網紅品牌。在2018年的時候,官方抖音便已經開通,只是,僅發佈了6個短視頻之後便再沒有更新

調研過戴森、瑞幸等企業後告訴你,做短視頻運營這些錯誤不能犯

所以,做短視頻,並不是因為找存在感。更不是因為別人做了你也要做


而是由於我們通過全方位的思考,全方位診斷之後再下手。這樣一來方可事半功倍。


調研過戴森、瑞幸等企業後告訴你,做短視頻運營這些錯誤不能犯

隨大流,走的不一定都是“溜光大道”!


短視頻,除了帶貨,企業還能對用戶傳遞哪些有益的價值

為什麼刷短視頻?

個人認為刷短視頻,無非是消磨時間、找樂子、發掘有益內容後順便學習一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所以, 企業主除了賣貨、提升品牌黏性之外,還需要思考:除了發廣告,還能傳遞哪些價值?


舉個例子:


三一重工,算得上是工程機械領域反應速度比較快的企業。

調研過戴森、瑞幸等企業後告訴你,做短視頻運營這些錯誤不能犯

翻看“三一重工SANY”的抖音號,除了看到產品推薦視頻之外,還可以找到,刀頭拆卸的方法,企業生產基地等視頻內容。

再舉個例子:

比較“火”的瑞幸咖啡,在瑞幸咖啡的抖音號上,除了美美的、讓人看了就要流口水的產品短視頻

還有劉昊然、小鹿茶女孩……愛美之心人皆有知,我這個老人家都想多看幾眼,何況那些對於美

本身免疫力,就很低的90後、00後寶寶們 。

調研過戴森、瑞幸等企業後告訴你,做短視頻運營這些錯誤不能犯


所以,沒有誰願意天天看你的廣告,透過你的內容,想要獲得的是“哪些內容對自己更有益”,利他將是成功的不二法則。


每個人在大數據面前都是一張白紙,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標籤與屬性。


所以,只有真正地站在用戶端進行需求的反推,才有可能把公域流量轉換成為私域流量,而後做到路轉粉並且形成消費。


短視頻數據的背後,你喜歡熱鬧,還是安靜的喧囂?

在整體短視頻項目操盤之前,一定要先整理出產品品類並進行系統資源儲備(文案及內容儲備)。


通常張小妹會建議準備做短視頻的企業主,每週至少要更新5-6條左右的短視頻內容,因為,只有保證了一定的更新頻率,將視頻扔入整體流量池之後,才能獲得比較好的推薦量。

調研過戴森、瑞幸等企業後告訴你,做短視頻運營這些錯誤不能犯


哪些方法適合自己,哪種手段粉絲更喜歡,哪種形式更會喚起消費的慾望……

今天的流量≠明天的流量;關注你的人≠你的粉絲;你的完播率≠能夠變現

當然,流量仍然是一切的前題,因為沒有流量一切都無從談起。

不過,告訴你一個秘密:就算是網紅帶貨也有“翻車”的現象。

某網紅短視頻帶貨,視頻一發布,點贊、評論、轉發無數,可是,一個也沒賣出去(求金主心裡陰影)……

而對應的另外一種現象是,某高仿的主播,只有粉絲7000+,卻在2019年完成了500萬的流水。

那麼,作為企業主,你喜歡哪種場景?

流量是需要被精細化運作的。每一條短視頻的背後,都隱藏著無數的數據,而數據,也是需要運作的。

看到數據之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主動思考

調研過戴森、瑞幸等企業後告訴你,做短視頻運營這些錯誤不能犯


當然,漂亮的數字只是榮光,並不等於變現的能力。


寫在最後

可能,你早已經發力短視頻;可能,你現在準備大幹一場。


調研過戴森、瑞幸等企業後告訴你,做短視頻運營這些錯誤不能犯


但是,無論是哪一種,都希望你能真正地問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好了?是否已經做好堅持下去“啃硬骨頭”的準備?

生活也好,工作也罷,除了長胖比較容易,其他都不簡單!

願你溫柔地看待這個世界,並且時刻準備全情投入“戰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