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皆是方鸿渐,人生处处是围城

今天不说史,老马想聊聊钱钟书先生的《围城》。

我的案头上一直放着一本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6次印刷的长篇小说《围城》,这本买于将近20年前的小说,陪着我走南闯北,有时候是在床头,有时候是在公文包里,闲暇时还会出现在餐厅、客厅甚至卫生间,几乎陪着老马从青年走到中年,一刻也不曾分离。

你我皆是方鸿渐,人生处处是围城

围城

因为翻看了太多次,封面和封底的封塑已经脱胶,书脊的胶也有些开了,书页已经失去了原来的颜色,呈现出岁月的暗沉,纸张也有些脆了,有些书页从书脊中间脱落了一部分,看的时候着实需要小心,即使这样,隔三差五老马还是会把它捧在手里拜读一番,有时候想看却又不敢,因为情节太引人入胜,每次总是看的废寝忘食,必须狼吞虎咽读完一遍才过瘾,就如老马吃饭,总是风卷残云一般大快朵颐,吃完了才想起来回味味道。

这段时间太忙,忙的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右手边的这一列书,已经蒙了薄薄的一层灰尘,这些曾经的老朋友,我已经很久没有拜读了,托了头条的福,这几天在举办“书中人物知多少”的征文,我几乎是不假思索的想到了围城,我太想安利这本书了,这本成书于1946年,描述了一副1930-1940年代的人物风情的叙事小说,即使在今天读来,依然可以读出许多种意味。

你我皆是方鸿渐,人生处处是围城

《围城》剧照

年轻的时候,看的是男主角方鸿渐的爱情。在《围城》里,方鸿渐经历了5段感情,有名无实未过门就去世的未婚妻淑英、互相放纵一夜风流的鲍小姐、始乱终弃乱点鸳鸯谱的苏文纨、爱而不得有缘无份的唐晓芙、阴差阳错婚姻失意的妻子孙柔嘉。

年少读围城,淑英小姐英年早逝,实在是没什么感觉;读到鲍小姐,些许的羞意却又会心一笑,换到鲍小姐未婚夫的角度却又讨厌起鲍小姐和方鸿渐的不检点;读到苏文纨,恨方鸿渐是一个“西洋人所谓道义上的懦夫”。

堪堪读到唐晓芙最是心动,心动于两人爱情的纯粹和唐晓芙的美好,看到他们分手恨不得跳进书里拉住雨里转身走掉的方鸿渐,冲着他的耳朵大声嚷:“再等一分钟,就等一分钟,唐晓芙心软的很,她很快就要叫佣人来叫你了!”,恨不得拉着方鸿渐追着唐晓芙的步伐跟到香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把唐晓芙追回来,通篇没有说爱,可是这一对的感情,在我最惋惜的感情排行榜上一直挂在第一位,钱钟书先生的语言运用实在是让人击节赞叹。

最后读到孙柔嘉,已经如同方鸿渐一样,失去了感情上的冲动,只剩下复杂的感觉,年少的我读到这段,甚至有点读懂了书里的人生无奈。

你我皆是方鸿渐,人生处处是围城

及至中年,慢慢的品出了一点点别的意味。《围城》围城,通篇讲的其实就是书名两个字而已。初回国内,方鸿渐和苏文纨、唐晓芙的感情纠葛是围城,去世的未婚妻的家庭是围城,甚至他的原生家庭也是一个围城,因为客观主观的原因,他逃离了这里。

一路南行去到了三闾大学,方鸿渐却闯入了另一个工作的围城,同事间的排挤和人事纠纷,职业上的排挤,情场上的竞争,堂而皇之的例行公事,见不得人的谣诼诽谤、阴谋诡计,最终他再次选择了逃离,连同阴差阳错结合的妻子孙柔嘉。

回到上海的两个人,却再次陷入了家庭、工作的围城,甚至掺杂进了双方的亲友,来自妯娌、公婆、翁婿甚至朋友、佣人之间的复杂关系,麻烦犹如不会停摆的钟接踵而至,压抑的人喘不过气来,结尾处的方鸿渐也许再次选择了逃离,未来怎样,如同一个未知的围城等待着他的闯入。

细细读来,方鸿渐并不是一个坏人,用文中的话来说,是一个“不讨厌,却全无用处的人”,他被动、无能、意志不坚定、经不住诱惑,缺乏对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对抗精神,也没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和远见,只是跟我们一样,是一个徒劳于找寻解脱或依附的普通人,甚至对于爱情也缺乏足够的信仰、勇气和追求的力量,面对围城只会徒劳的逃避,偶尔兴起奋起抗争的念头,也被现实磨去了所有的斗志,最后泯然众人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