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竇文濤這部節目戳中了當下年輕人的痛點!

有一部國產綜藝,出了3季,連續兩季豆瓣評分9.1,可以算比較高水準的國產綜藝了,而它的番外節目竟然也能得到豆瓣9.1的高分,而且據說這部番外節目可以治療當下許多年輕人的焦慮,這個節目就是《圓桌時光派》,它就是熱門綜藝《圓桌派》的第三季番外節目。

豆瓣9.1,竇文濤這部節目戳中了當下年輕人的痛點!

《圓桌派》是由著名媒體人、文化名嘴竇文濤攜手優酷“看理想”打造的全新“活色生香”聊天真人秀節目,準確說它是一款脫口秀節目。至今一播出3季,第一季8.9,第2季和第3季都是9.1。

《圓桌時光派》只出兩集,每集45分鐘,再次9.1分。對於苦等其第四季的忠實觀眾而言,這兩期番外節目,簡直就是2019年的開年驚喜。

在這種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年輕人普遍面對兩個問題,一是:初老;一是著急與焦慮。無論你多麼年輕,你都會在某個時刻覺得自己老了,無論你擁有了什麼,還是會無比的焦慮。

豆瓣9.1,竇文濤這部節目戳中了當下年輕人的痛點!

而《圓桌時光派》正是討論了這一困擾當下許多年輕人的問題,看完或許能讓你心中的焦慮感悄然散去,讓我們更加從容的面對衰老與焦慮,這樣的節目,在當下娛樂至上,娛樂至死的綜藝圈,完全可以算做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流了。

這一期的嘉賓除了主持人竇文濤之外,還有《舌尖》系列、《風味人間》的導演陳曉卿,香港作家馬家輝,以及“青年”作家蔣方舟。

豆瓣9.1,竇文濤這部節目戳中了當下年輕人的痛點!

第一個問題:初老。

什麼時候會讓年輕人感嘆自己老了?當你某天發自己熬不動夜了,加班無法集中精力,喝點酒第二天頭痛到不行,當朋友邀請你去酒吧喝一杯,而你只想回家好好休息時;當小朋友看到自己,開始喊叔叔或阿姨的時候;看到鏡子裡的自己,越來越像爸媽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或許老了;

可這真是老嗎?什麼是老呢?為什麼現在的80後,甚至90後才20、30歲的年齡都紛紛感嘆自己老了呢?這個問題,1989年出生的蔣方舟或許更有發言權。蔣方舟說,

在原來的時代,三十而立,是人生的一個新起點,40歲的時候到職業生涯的巔峰,開始收穫人生的果實。

豆瓣9.1,竇文濤這部節目戳中了當下年輕人的痛點!

而現在一切都快,淘汰速度也變得飛快,到30歲的時候,甚至是一個人的收入曲線和職業曲線的頂端。

所以越臨近30歲,被淘汰感越發嚴重,似乎自己即將被社會拋棄,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這或許是許多年輕人感嘆自己老了的原因之一。

那麼,什麼是老了呢?

馬家輝:老了就是你越來越清楚自己身體的每個器官在哪裡。

豆瓣9.1,竇文濤這部節目戳中了當下年輕人的痛點!

因為當你年輕力壯的時候,你根本不關心每個器官在哪裡,可是當你老了,身體機能下降,胃疼、心慌、肝痛……你就掌握它們的位置。

陳曉卿:第一次懷疑自己老了的時候,也是身體和大腦已經沒法撮合在一起,好好配合的時候。明顯的能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已經不再能及時執行大腦的指令的時候,或許真的是老了。

就像一個足球運動員,最高峰的時候,他可以隨意在賽場上玩,但當他狀態下降的時候,他也想去防守,可他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豆瓣9.1,竇文濤這部節目戳中了當下年輕人的痛點!

蔣方舟:變老的體現是,開始喜歡年輕小男孩的時候,開始欣賞他們的好。反而更年輕的時候,中意的對象,往往是年紀大一點點的。如今覺得,年輕人擁有自己不再擁有的年輕。

豆瓣9.1,竇文濤這部節目戳中了當下年輕人的痛點!

當然,這些只是嘉賓們的理解與思考,對我們而言,或許某天我們吃火鍋不再猛加小米辣,吃夜宵不再喝凍啤酒,因為知道身體受不了涼的那一刻,我們身體在告訴我們,我們已經老了。

豆瓣9.1,竇文濤這部節目戳中了當下年輕人的痛點!

對於初老,蔣方舟舉了一個更為形象生動的例子,就是:當你開始玩遊戲有“自責感”的時候,你再也沒辦法心安理得地在遊戲中逃避自己的時候,或許也是老了,因為此時的你已經不像年輕的你了,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此時的你有了屬於你的責任,有了你的家庭。

而這,正是讓當代許多年輕人感覺自己“初老”的另一個原因:責任。

豆瓣9.1,竇文濤這部節目戳中了當下年輕人的痛點!

雖然是90後,30歲不到,但是許多人已經成家,有了工作,但還談不上立業。很多人從小生活在父母的親切關愛中,如今角色突然一變,自己變成了父母,白天身體和大腦告訴運轉應付老闆,回到家或許還要和自己的小魔王鬥智鬥勇。

當我們精疲力盡的結束了一天的生活,躺在床上的時候,我們或許會突然感嘆道:哦,原來我已經不再年輕了,我身上有著這麼多的責任,這多人還指望著我呢。

而作家馬家輝認為,很多年輕人,沒有搞懂老和成熟——能力的差別。他表示如果你感覺老,那說明你自己的能力不足。

因為人到30,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手上有資源、權力,別人要仰望你,依靠你,你可以感覺自己老,也可以感覺自己成熟了。而如果這時你沒有與之相匹配的能力,那麼或許你會認為你老了,當然,隨之而來的你會恐懼老。

豆瓣9.1,竇文濤這部節目戳中了當下年輕人的痛點!

焦慮與著急

時光何曾等過我們任何人,在我們睡覺的時候,在我們和朋友聊天的時候,它都悄無聲息的流過,所以我們著急,我們怕時間走得太快,而我們該做的事還未做。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追不上時間,還是沒能在我們曾經計劃的年齡完成計劃的事。所以我們更加著急,於是小視頻火爆起來了,幾分鐘看電影等快節目像瘟疫一般快速傳播,因為我們太著急了,沒那麼多時間去細嚼慢嚥這些東西。

竇文濤也坦言,現在在算自己的時間,像個守財奴一樣。

豆瓣9.1,竇文濤這部節目戳中了當下年輕人的痛點!

朋友約自己出去,心裡還要算算,預期這次見面,能夠得到什麼精神上或物質上的滿足,達到一定程度,或許才會赴約,竇文濤這種現象其實生活中並不少見,開車時前面有個車開得慢,心裡難免會想,這傻子,怎麼開這麼慢,別擋著我呀。

豆瓣9.1,竇文濤這部節目戳中了當下年輕人的痛點!

對於這種著急情緒,蔣方舟有自己的看法。

蔣方舟:似乎是資源有限,我們每個人長期處於一種競爭關係。所以大家就想趕緊撈,能撈到一點十一點,當代人比之前的人更懂得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準確說是跑慢了也要捱打。

豆瓣9.1,竇文濤這部節目戳中了當下年輕人的痛點!

對於這種著急與焦慮的現象,節目告訴我們,我們在紛雜的世界中,著急獲取有助於自己成長的知識、資訊。反而卻被利用,我們對自己的時間分配的精打細算,催生了一種注意力經濟。手機中各種App,無不用無比暴力的手段,抓取著我們的眼球。

當代年輕人正在告訴大傢什麼叫適得其反。

我們過於著急去獲取資源與知識,我們知道和我們一樣著急的人很多,所以我們焦慮。然而諷刺的是,我們越著急獲得信息,獲得智慧,我們浪費的越多。

豆瓣9.1,竇文濤這部節目戳中了當下年輕人的痛點!

那麼作為當下“初老”與“焦慮”大軍中的一員,我們該如何面對那無處安放的“初老”與“焦慮”呢,我想節目中馬家輝的一個觀點比較有借鑑作用:

重點就在於你有沒有其他的,屬於自己的東西,假如你有,你可以說我知道我不懂,可是沒有關係,我不需要。

可是萬一你又不懂其他的東西,新一代的語言文化一上來,你就什麼都沒有了。你沒有新的東西,也沒有累積的時候,當然要焦慮了,這個時候就感覺到是蒼老。

豆瓣9.1,竇文濤這部節目戳中了當下年輕人的痛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