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懒政现象说“不”

近日,微博热搜被苏大强的一句“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咱也不敢说”迅速霸占,成为人们酒足饭饱之后谈论的焦点。这句话来源于电视剧《都挺好》,一部几乎没有当红流量的伦理剧,却掀起了一股讨论家庭的热潮。剧中苏大强遇事总以“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咱也不敢说”搪塞他人,逃避责任。苏大强的一席话,总让人看到部分党员干部逃避责任、不敢担当、懒于作为的影子。

一句“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咱也不敢说”短短的十五个字,要是发生在党员干部身上,禁不住让人浮想联翩。简短的十五个字,是否存在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情况;简短的十五个字,是否存在不履职尽责、推诿扯皮的现象;简短的十五个字,是否存在不担当不作为的情况;简短的十五个字,是否存在监督不力、监管缺位的现象......无限遐想的背后,透漏了苏大强式党员干部庸政懒政不作为的工作作风,亟需严厉整治。

戏剧《七品芝麻官》中有一句台词,叫做“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可见老百姓对懒政深恶痛绝。仔细推敲,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个别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极其严重,极大地破坏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欢”,忘记了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再者就是监督监管不到位,老好人思想依旧烟雾弥漫,导致监督谁就得罪谁。为了防止和纠正懒政,要从自身建设和加强监督监管建设两个层面入手,实现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向“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再到一次办好的跨越式转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总的要求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即“放、管、服”三管齐下,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逐步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落实“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要求,要始终绷紧“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这根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各领域落实落地,将“慵懒散”彻底堵在门外,在历史性“赶考”中交出优异答卷,以新面貌新气象在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勇攀高峰再创佳绩。

“没有人民的监督,政府便会蜕化变质,人民是自己政府唯一可靠的看守人。”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是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搞好监督就是要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问题,强化政治担当,坚守党性原则,敢于较真碰硬。直接深入窗口单位、田间地头、不打招呼,不定路线,面对面问实情访民意,善于运用网络、新媒体等,拓宽监督渠道,将慵懒散彻底暴露在阳光下,推动“庸懒散”干部“下课”常态化,那么党员干部就可能俯下身子,兢兢业业地干事创业,敢担当、肯作为。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严治吏,才能锻炼出一支为民服务训练有素的队伍,加之让“庸懒散”干部“下课”常态化,双向合璧,才能推动中国巨轮破浪前进。(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