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的成功,離不開編劇的這三點功力

《安家》的編劇成功公式是這樣的:貪+嗔+痴。它在這三個維度上都滿足了觀眾。

《安家》的成功,離不開編劇的這三點功力

《安家》這部電視劇現在的進度已經過去的三分之二,也是時候寫下一篇觀劇體驗了。畢竟,這也算是一部在國劇中熱度比較現象級的劇了,在下也因為這個劇在抖音累積了很多流量和粉絲。

先把結論說了,這部劇挺好看的,豆瓣雖然只有6.2分,但是你可以看看評分柱狀圖,3星和四星的其實還算是主流,個人看下來也不生厭,劇情節奏恰到好處,演技基本在線。但是這個類型的劇,文藝青年自然不會很待見,還有那些在劇中找現實邏輯的人也不會很欣賞。

《安家》的成功,離不開編劇的這三點功力

(在近期的另一部被大家罵到不忍直視的《新世界》就完全成了《安家》的反面教材:毫無魅力和邏輯的人物成長線,不疼不癢的臉譜化反派,拖沓綿長的故事節奏都讓這個劇被口誅筆伐的緊,在下是看了5集就因為徐天太腦殘棄劇了……)


《安家》的成功,離不開編劇的這三點功力


《安家》的成功,離不開編劇的這三點功力

首先滿足了觀眾的‘貪’,即貪圖滿足,為了某種快樂去做某件事。

《安家》的故事充滿了小快樂和小幽默,在整部劇的結構上,這種小幽默幾乎充斥了每一集,它對整個劇基調調整影響是比大家想象中要大的。朱閃閃式傻白甜,有樓山關式的愣頭青,有老油條式的世故,有房似錦的冷笑話,有徐文昌的人情,這些幽默元素一方面把人物線條勾勒的清晰,一方面把本來俗套的職場戲整上了一抹亮色。

這抹亮色在同樣編導的《完美關係》裡就沒有,這讓《安家》與之對比起來多了輕鬆和愉悅的氣質。編劇六六採用了單元劇的形式來安排故事,這個明快節奏讓觀眾很容易期待下一個單元的故事,自動生成了不需要深埋的伏筆。

職業劇嘛,並不需要像是長篇正劇那樣埋一條長伏筆,把懸念通過劇情一點點展開,這個點如果編劇功力不到位很容易變成又臭又長的拖劇情。《安家》在這一塊做的挺好的,功力駕馭不了長篇故事就集中爆發,短平快解決,有看點有爆點,還有吸引力,觀眾總會期待著下一個客戶會有什麼么蛾子。

《安家》的成功,離不開編劇的這三點功力

觀眾們對么蛾子的期待,很大程度上依託於他們的‘嗔’,嗔,就是意氣用事,因為某種不愉快而做某件事。也就是對人性負面的憤怒。這可真是《安家》大火最大秘訣了。

我一直以來的觀點都是:‘反派決定一部作品的上限’。正面角色寫來寫去無非那麼點事兒,好人大部分是相似的,能把他們彰顯的不同的還得靠壞人。因為壞人的維度越多樣,人性層次越複雜,越能讓主角維度複雜,從而讓整個故事充滿了看點和亮點。

《安家》的成功,離不開編劇的這三點功力

最典型的例子是蝙蝠俠中的小丑,在武力的維度一點都不能和主角抗衡,但是愣是靠著人性的維度把本來一邊倒的對決翻了過來。整個故事的層次感就張開了,它從一個‘勇者鬥惡龍’的單純升級打怪變成了一個‘勇者也會變成惡龍嗎’的哲學思考。(這裡只說編劇方式,不是拿小丑類比《安家》,別槓)

《安家》的成功,離不開編劇的這三點功力

在《安家》中出現的每一個反面角色真的都是按著生活中人性最暗面的極端來寫的,比較典型的是房似錦的母親,真是惡事做盡,毫不要臉。

看《安家》中出現的——舔狗,潛規則老闆,富有的小人,渣男,吸血鬼親戚,作惡的原生家庭,渣女,綠茶婊,不可調和的家庭矛盾……只要這些‘惡’與我們的現實生活稍微沾邊,那麼觀眾的憤怒就會轉變為對這個劇的期待值:“看看這惡人會有什麼結果”,更何況,對付那些我們生活中對付不了的‘惡人’,也讓觀者有更多的代入感。

這種由憤怒而催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從微博對每一個單元(2集)的熱搜度可以見得,越是有‘惡人’環節,本劇的熱度就越高。編劇六六真可謂把人性中‘嗔’的吸引力表現的淋漓盡致了。

《安家》的成功,離不開編劇的這三點功力

最後滿足了觀眾的‘痴’,痴,就是痴迷於人物成長的某種樂趣、人物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在《安家》中,觀眾很痴迷於人物的成長線。

人物開場滿級是過去寫人物的大忌,可隨著劇作的發展,從0開始慢慢成長的‘勇者鬥惡龍’式的人物成長路線是越來越難以滿足觀眾。你看看那個徐天,60集都沒啥成長還在作妖,別說勇者了,他放在別的劇裡活不過半集。*唉……我是多不待見這個人物……

《安家》的成功,離不開編劇的這三點功力

倒是一開始就是滿級號的神仙打架讓人看得心曠神怡,比如最近的《慶餘年》的大火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去年的《長安十二時辰》當然也是滿級號的神仙打架。這些滿級號的成長線都不是‘能力型’的,而是精神屬性型的。也就是在各項能力指標都很強悍的前提下,信仰和思維發生的裂變和進步。

《安家》在人物成長的方面,兩位主角最大的看點是——

銷售機器房似錦是如何一步一步變得像個人的。(當然,就我接觸的房地產銷售企業都是把人漸漸變成銷售機器)

綠帽俠徐文昌是如何從情商完人感情懦夫,變成一個靈魂愛人的(當然,這個部分想法很好,拍的卻很糟糕……)。

這兩位滿分人物在各自人生陰影處的成長,就是《安家》通過單元呈現故事背後吸引觀眾的伏線。

《安家》的成功,離不開編劇的這三點功力

滿足了觀眾的貪+嗔+痴,熱度和話題度自然就上去。客觀來說,《安家》有它的缺點,可劇中那些點滴都是每個人在職場上生活中都會遇到的,看一下當預防,或者溫故,也是不失為一個好事。

起碼,這個劇讓我看到了國產劇的希望,多一點這樣有板有眼的,能以正確的商業節奏拿捏的劇,倒不是說《安家》做的有多完美,但連這些邊都不沾的國產劇是不是就……比如《新世界》。

《安家》的成功,離不開編劇的這三點功力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