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衝擊波”!業內擔憂中概股大獵殺再上演?

瑞幸“衝擊波”!業內擔憂中概股大獵殺再上演?

外匯天眼APP訊 : 近日,京東、新東方等眾多中概股企業高管紛紛表態,對瑞幸造假事件痛心疾首。為何他們會反應如此劇烈?因為在2011年,全體中概股都經歷了為造假的部分企業背黑鍋的慘痛經歷。

在那時,因為部分企業造假,美股市場對中概股產生信任危機,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對中概股的大獵殺。在這場獵殺狂潮中,中概股集體經歷了股價重挫、再融資困難、焦頭爛額找機構背書、千方百計後仍不得不退市……這次,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同鄉”們是否又要變成那被殃及的池魚。

中概股企業大佬們紛紛表態

4月5日下午,瑞幸咖啡對於涉嫌財務造假事件發佈了道歉聲明。聲明稱,對涉事高管及員工已停職調查,並委託第三方獨立機構進行徹查。對於任何涉事人員,公司將保留採取法律手段的權利,不會包庇,絕不姑息。公司也將深刻反思懺悔,強化內控合規。與此同時,公司會持續服務社會,保持正常經營,穩定員工和門店業務。

瑞幸“冲击波”!业内担忧中概股大猎杀再上演?

瑞幸咖啡曾是資本市場上的明星,備受國內外機構投資者青睞。在IPO之前,瑞幸咖啡在不到10個月的時間裡,神速完成了三輪共計5.5億美元的融資。2019年5月17日,瑞幸咖啡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鐘上市,市值47.4億美元。從創立不到兩年時間就實現上市,創造了資本市場的記錄。

出於對瑞幸咖啡未來增長的看好,即使瑞幸拖著鉅額虧損和較差的現金流赴美上市,美國的投資者依然十分看好,短時間破發後股價一路上揚,在2020年年初達到了51美元的高位,峰值市值約為128億美元。但是,隨著財務造假醜聞的曝光,一切都化為泡沫。截至記者截稿(北京時間4月6日中午),瑞幸咖啡的股價跌至5.38美元/股,市值只剩下13.62億美元。

瑞幸咖啡的財務造假,不僅讓投資者損失慘重,同樣也牽連了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同鄉”們。受此影響,在美股上市的多家中國企業近日均遭遇不同程度的股價下跌。

剛剛接任京東總經理的徐雷為此在朋友圈直言不諱地表示:“(瑞幸)這樣的中概股老鼠屎對中國企業的形象影響是破壞性的,對中國創業企業的負面影響是深遠的,經此事,全社會很多的經濟成本會提高,因為信任已經被破壞了,而信任是最昂貴的。”

瑞幸“冲击波”!业内担忧中概股大猎杀再上演?

前魅族副總裁李楠也在微博上發表了類似的觀點:“瑞幸其實不是用美國投資人的錢在補貼用戶,實際上是用中概股在全球最大資本市場的信用在套現。這次瑞幸這次財務造假,賣空內幕交易,渾水業務問題三級炸彈,八成挽回不了。所以納斯達克的中概股信用,他也一口氣給割了。”

瑞幸“冲击波”!业内担忧中概股大猎杀再上演?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也對此事痛心疾首,他在直播中表示:“本來瑞幸咖啡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它作為一個像星巴克這樣的咖啡店的補充,而且符合中國的國情,為大家提供移動的咖啡。這件事情是為大家服務的一件好事。但是因為不誠懇,不誠實嘛,這樣的公司就不值得信任。而且把中國的中概股一下子拉下了很多,對中國的企業家或者創業公司在世界人民中間的形象其實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2011年的獵殺中概股狂潮

為何中概股企業的大佬們都對此事表現的如此深惡痛絕?因為在2011年,就曾出現因部分中概股財務造假,而引起的全體中概股信任危機,那時他們經歷了股價重挫、再融資困難、焦頭爛額找機構背書、千方百計後仍不得不退市……這次,他們大概率又要變成那被殃及的池魚。

2010年年末,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大連綠諾,被混水出具空頭報告,從此掀起一連串在美國資本市場上的做空及獵殺中概股狂潮。2011年5月,上市公司東南融通財務欺詐醜聞亦將中概股的獵殺季推向高 潮。一系列財務造假醜聞令中概股遭遇了嚴重的信任危機,不斷公佈的財報令美國投資者感到失望,大部分中概股的股價大幅下挫。2011年下半年,唯一登陸美股的土豆網開盤即遭遇破發,並連續下挫;在當時,迅雷、盛大文學、拉手網、凡客等多家企業取消了赴美IPO計劃。

部分公司的財務造假,讓美股的中國公司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中概股集體背上了黑鍋。2011年6月,美國券商盈透證券宣佈,由於擔心一些中國公司可能存在會計違規行為,已禁止客戶以保證金的方式買進部分中國公司股票。被列入“黑名單”的中國公司達到132家,其中包括麥考林、新浪、噹噹網、搜狐等知名企業。時任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的姚堅也表示,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應當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按照國際規範運作,但中國企業在海外經營也不應遭受歧視。

為應對危機,在美上市中國企業紛紛展開自救,除回購、派發鉅額股利、管理層增持,和找權威機構做背書外,甚至出現了“退市熱”。但總體說來效果並不理想。

在當年,美國香櫞研究公司創始人安德魯·萊福特接受媒 體採訪時說,一年多來,他寫了九篇揭露中國概念股造假的報告,幾乎都造成相關公司暴跌甚至摘牌。他從事“做空”十年來,雖曾被質疑報告不專業,但也只被4家公司起訴過,而且都沒輸掉。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發佈的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數量為14家,退市為41家。去年同期,上市為42家,退市僅3家。

一個爛蘋果 會影響一筐蘋果

對於眾多在美股上市的中國公司來說,瑞幸財務造假首先拉高的是信任成本和實際費用成本,迎來更為嚴苛的審計調查。曾任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亞洲區董事總經理的徐光勳,在接受媒 體採訪時表示,2010年綠諾事件出現後,中概股IPO的審核週期,長了大約兩個月。美國的中介機構會擔心中概股造假,他們必須更詳細的審計,審計費用、律師費用等都被提高了。

但是,即便是挺過審查階段,投資者對於中概股的有色眼鏡也並不會因此摘下,會演變成為投資人的剋制與觀望,進而影響中概股的整體估值。徐光勳感嘆:“一個爛蘋果,會影響一筐蘋果。瑞幸的造假,會對中概股造成普遍的負面影響。雖然我和美國的投資機構交流時,總是告訴他們,中概股的壞公司是少數,有很多好公司。但一個壞公司的負面效應,也是無窮的。”

分析人士稱,首先被“有色眼鏡”影響到的中概股,可能是和瑞幸一樣是進行“燒錢”商業模式的虧損企業,例如拼多多和蔚來汽車。據2019年前三季度的業績顯示,蔚來、拼多多的虧損分別高達86.39億元、52.16億元。其中,拼多多目前依然在繼續著百億補貼計劃,試圖通過鉅額補貼吸引消費者使用該平臺。“對於本就處於嚴峻大環境下持續燒錢虧損的中概股而言,無疑會導致國內外投資者重新審視中國這些虧損燒錢的企業,這意味著它們要在資本市場獲得投資的難度將急劇加大,想在資本市場講好故事並活下去勢必會變得更艱難。一旦出現融資受阻,他們的商業模式可能也很難支撐企業走得更遠。”

徐光勳隨後又補充道:“我現在沒法量化瑞幸造假帶來的影響有多大,但是我們接下來都會看到後果。過去美國投資和監管機構,對中概股信息披露的完整度、透明度、及時性有過偏見。最近幾年好了一些,2017年有27家中概股到美國上市,2018年是32家,數量在增加。瑞幸事件一出來,中概股公司在美國融資的難度會增加。中概股的發行價、股價、估值,都會受影響。”

在今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前夕,納斯達克總裁Nelson Griggs曾對媒 體表示,預計今年一、二季度的IPO市場將非常火爆,有來自不同領域約30家中國公司正在與SEC備案准備上市。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會計系副教授羅煒表示,當出現信任危機,新的企業再要上市,付出的代價很大。“這種代價體現在,第一,發行股票時沒有人要。第二,可能有人願意要,也不會按照企業預期的價值,而可能是極大的折價方式來認購。比如唯品會,在2012年上市的時候,就是所謂的‘流血上市’,估值極低。直到2014年,才逐漸恢復較為正常的估值水平。”

某大型券商多年從事中概股IPO業務的投行人士告訴e公司記者,原本在疫情影響下,許多中概股赴美上市的進程已經遭遇中斷。現在,瑞幸財務造假必然又引起美股投資者喪失對中概股的信心,不少公司都擔心2011年美國中概股信任危機重演,接下來中國公司赴美上市大概率會面臨更加複雜的環境。

羅煒對此建議中概股不要“心懷鬼胎”,並認真履行信息披露的合規性,“我反覆強調‘合規’,指的是符合投資者對於企業的信息披露的要求和期望。企業不能說監管機構沒要求我披露,我就不披露,你必須站在投資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如果不在合規上下功夫,存在僥倖心理,那麼到最後,必然會付出代價。”

此外,如果企業被錯殺,羅煒也建議主動披露更多公司信息,他舉例當年新東方被做空後的補救舉措:“新東方曾經因為VIE結構,也被渾水公司賣空導致暴跌。但是新東方做得比較好的一點是,它主動向美國證監會SEC進行了一些信息披露與溝通,這對提升投資者信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此外,在股價暴跌之後,新東方的董事長、創始人跟一些機構投資者進行了溝通,機構投資者對創始人本人的認可,以及對他們公司本身的業務情況的認可,會幫助股價很快恢復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