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孟母更重实教育的孔子之母颜征在

我们知道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有史者认为孟母搬迁是受到孔子母亲颜征在搬家的启发,才有后来的三迁,励志孟子成才的故事,那我们今天来聊聊颜征在。

据《礼记.檀弓》记载:孔子的母亲姓颜,名征在,是其父叔梁纥老年娶的少妻。

比孟母更重实教育的孔子之母颜征在


孔子的父亲前妻姓施,生了九个女子,因此在六十四岁时,向颜氏求婚。颜氏有三个女儿,小女名叫征在,自幼天资聪慧过人,心思敏捷。

颜氏之父曾问三个女儿道:“陬邑大夫的父亲、祖父尽管是一般的士大夫,但他其实是圣上的后代。他身长九尺,勇武过人,虽年长些,这不足为虑。

你们三姐妹中谁愿意当他的妻子?”征在天性善良,性情直率,天真地答道:“小女愿意听从父亲吩咐。”父亲说:“就只有你能与他匹配为夫妻。”

比孟母更重实教育的孔子之母颜征在


于是颜氏就将征在嫁与陬大夫。征在出嫁后,因丈夫年龄偏大,少妻配老夫,但心怀不上孩子,曾私自到尼丘山去向神明祷告,才有孕生下孔子。

孔子是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诞生。孔子刚生下时,头顶中间是凹下的,所以就给他取名叫丘,字仲尼。

在孔子出生三岁时,其父就病逝,颜征在因为要给孔子好的教育环境而搬离陬邑到了曲阜,只带走了叔梁纥留下的一把铜剑,独自抚养孔子,甚是艰苦,整日织布为生。

比孟母更重实教育的孔子之母颜征在


孔子心痛母亲,为补贴家用,在学习之于和小伙伴们一起为葬家吹竽挣干肉;母亲却坚定支持孔子到冉夫子处求学问,后冉夫子学问不足已教孔子,就推荐他去找当时鲁国最有学问的左太史,母子俩吃了闭门寰。

当时社会的官学,是不收布衣弟子的,出于门第观念左太史不想教孔子,因为身份卑贱,后经冉夫子劝学,孔子在门外苦等一天一夜,左太史被孔子诚心感动,破格录取收入弟子。这样孔子才有了深造的机会。

比孟母更重实教育的孔子之母颜征在


因为长期劳累加之营养不良,不幸母亲颜征在累死在织布机旁,孔子因学而末能送终;母死孔子没有生活来源,没了依靠,想辍学挣干肉;同父异母跛足兄长孟皮因被国人看不起而拿走孔子父亲唯一留下的铜剑而追悔不已,恰庶母逝,孔丘又无依靠,转而全力支持孔子求学。

这样孔子才得已完成学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