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下):周朝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接上一篇)

扁鵲(下):周朝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四》魏國大梁(今開封市)

  • 公元前355-317年,62-90歲

離開齊國臨淄之後,我們先後來到魏國大梁,借道楚國,去了秦國咸陽,又回到大梁。

雖然扁老哥已經年過半百,頭髮和兩鬢漸白,但腿腳麻利,談吐自如,配上他那日趨精進的醫術,仙風道骨。慕名而來的病人看到他,還沒開口說話呢,就感覺自己的病已經得救一大半了。所以說呢,範兒很重要

更神奇的是,扁哥喜歡雲遊七國,遍訪奇症怪病、親嘗靈藥仙草。慕名而來的病人首先要能找的到他,才能感受到他的仙風。這無形中更增添了他的傳奇。

魏國的魏惠王非常喜歡扁哥,多次召見,希望他多停留在魏國,並提供了非常好的生活與行醫條件。這為扁哥創造了更多優於同時代醫生的資源,去實現他的創新事業。

也正是在魏國大梁,扁哥有了大段的時間,進行總結,完善了運用針灸、按摩、熨貼、砭石、手術等多種新方法去治療各種病症,而不再是單一的湯藥。同時他行書著說,培養了弟子子陽、子豹等人,名氣一天大過一天。

《五》周都洛陽

  • 公元前317 -310年,90-97歲

扁哥已經是高壽之人,周天子呆的地方洛陽,他心心念叨總是要去一趟的,終於我們又出發了。

周都洛陽,出大梁向西而行。洛陽雖是名城、天子腳下、歷史悠久。但由於周朝的衰敗,整座都城沉浸於暮氣垂老的氛圍中。宮廷樓宇是衰敗的、市民精氣神也是頹喪的。

當地的老年人居多,有敬重老人的傳統,所以在當地非常需要能醫治老年人的病痛。扁哥因地制宜的創建了 “耳目痺醫”(五官科、老年病科),頗受歡迎,醫館外就醫的病人與陪伴的家屬絡繹不絕。

但醫療的資源實在有限,扁大哥和徒弟應付不過來,看著還有這麼多的老人在承受病痛的折磨,扁哥每天都心情沉重。迫於現狀,他提倡上了年紀的人,養生優於治療。提出老年人要先從自己的飲食開始,注重養身之道,多吃時蔬雜糧:葵、韭、蔥、薤、蓼、蘇、姜、芸、蒜、薺、芥、茱萸、蕪菁、襄荷、蕪荑等。

扁鵲(下):周朝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似乎是周朝首都洛陽的暮氣讓扁老哥心情低落。原來是心裡憋著氣,扁大哥用四段話,告訴了我原由。我如下整理了他的原話,概括為“扁鵲四怒”:

一怒:時代愚昧

在上古,神權高於一切,巫術佔統治地位。而現在的七國時代,百家思想爭鳴,名君賢臣湧現,各領中原秩序。思想已經開化,巫醫已經明顯落伍於這個崢嶸的時代,是一條死路。但依然有這麼多百姓、高門、貴族把生命寄託於愚昧的巫醫,可憐、可嘆、可恨!

二怒:庸醫眾多

即使現在的醫生不是巫醫,但醫治病人的方法荒謬、思維混亂。那麼多的病人被活活治死,那些庸醫內心卻絲毫沒有內疚,收拾起包裹,拿上病人家屬給的醫藥費,繼續去下一家。他們就是在殺人啊!

三怒:窮苦誤人

庸醫為什麼這麼多,他們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害人麼?我想他們是知道的。但他們需要賺錢生活,沒辦法自己砸下自己的飯碗。齊國名相(今安徽潁上)管仲(約前723-前645年)曾經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那些庸醫自己都吃不飽,怎能有心思去反思自己的過錯、去提升自己的醫術、去為病人的疾苦著想呢!

四怒:年老力竭

目前現狀就是這樣的現狀,時代就是這樣的時代。作為行醫的傳統,我需要呆在一個地方,按部就班的給當地百姓看病。但我偏不!我要去雲遊七國,治療更多的病人,啟蒙更多的晚輩。可惜時間不等我啊,我已經古來稀知天命,很多事力不從心。真想再向天借500年!

扁鵲(下):周朝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六》秦國咸陽

  • 公元前310,97歲

我們一行人離開洛陽後,向西走,再度來到咸陽。秦國人很愛小孩子,所以扁哥就做了“小兒醫”。扁哥及其弟子不辭艱辛,周遊列國,濟世救人。來到秦國後又 “隨俗為變”,成為醫、藥、技非常全面的“全科醫生”。

我問:“扁哥,給小孩子看病,因為很賺錢吧。您真是厲害!”

扁鵲:“不,因為孩子們很可愛啊,你不覺得麼?”

我尋思到,這次又沒跟上大哥的節奏:“是啊,孩子們可愛希望他們健康成長”

扁鵲:“可惜秦國的孩童,長大後都是要派到戰場上去,做些殺人的事情呦”

我:“......”

扁哥說,自己真心喜歡小孩子:

人往往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老,只有當看見孩子們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突然真的老了。

扁哥說,病人有六種情況,我不治:

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藏氣不定,四不治也;形贏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

扁哥說:

周朝這麼大,我還沒活夠呢,我還想多去看看 ... 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