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我們共同的孤獨——中國式鄉愁

 有一種呼喚來自遙遠,猶如大山深處吶喊的碰撞,延綿不斷於耳鼓裡充盈。

探尋我們共同的孤獨——中國式鄉愁

  流浪的心四處遊弋,在風中滾動,穿行於浮華,喧鬧;穿行於杯觥交錯,燈紅酒綠,各種濃妝豔抹的笑靨於醉眼朦朧處跳動閃爍,骨子裡始終沒有一種笑容能令人感覺溫馨;各種話語滔滔不絕,卻始終沒有多少令人沉醉。熙熙攘攘裡始終有一種試圖迴歸的慾望,猶如指尖滑過的風,於煙霧繚繞的清淨處遊蕩在血脈裡,無時無刻不在騷動,我想這種騷動就是埋於我們中國人骨髓裡的那份濃濃的愁緒——中國式鄉愁。

  時光穿越一千三百餘年,一位遊仙飄然而至,他從滾滾大漠深處辭親遠遊一路走來,飄逸於青山碧水之間。他飄逸灑脫,放蕩不羈,踏歌而來又踏歌而去,如月光之浮雲於朦朧處淡然素雅;如霞光之彩虹於燦爛裡芬芳四射;輕慢的薄霧是他舒展的衣袖,仙境裡舞蹈;他的歌聲於碧綠蒼翠間在百鳥的和絃裡穿越千年時光至今縈繞於耳。

  終於,不停地遊離、長吟、勞頓,親人朋友漸行漸遠,的確是有點累了,找尋涓涓溪水,洗把臉,歇歇腳,暮靄拂去一路的風塵,晚霞在水的倒影裡星星點點,亦真亦幻。於是,青石上坐下來,獨斟一壺酒,清影裡放歌痛飲,當渾圓的月大山裡冉冉升騰,他於夢幻裡漸漸睡去。

嘴角掛著孩童般的微笑於夢靨裡綻放。

  隱隱的朦朧裡,竊竊私語於他耳邊輕聲呼喚,思緒迴歸於最初的流放地,茅屋裡童真的笑,母親的輕柔地問候,搖著尾巴的小狗,呼喚母性的羔羊,湛藍的天空白雲飄遊,碧綠的草風中搖曳,炊煙輕蕩於白雲之間,馬頭琴的聲音在空曠裡迴響……

  於是淚水在眼角處充盈,他醒來了。

探尋我們共同的孤獨——中國式鄉愁

  一輪明月 ,高懸 ,淡淡的銀光自天上流淌,流雲伴著渾圓的月在曼舞,青石板下溪水潺潺,卷著月光流入深邃的山澗,蒼翠的古樹於無聲處沉默。

  夢中的景緻於月光裡縈繞回蕩。

  幾十年了,在外雲遊,他欲忘掉塵世,試圖讓心染不得半點灰塵,只想在仙境裡放聲,不曾回望,不想回望。

  於是,望月,低頭,孤獨的清影裡,聲聲呼喚來自遙遠,輕聲低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吟畢,已是淚流滿面……

  我們的詩仙,李白,千餘年來他的詩歌一直耳熟能詳,傳唱不衰,可是仍舊擺脫不了那種滲透於骨髓的思鄉情結——鄉愁。

  血濃於水的情節,試圖探尋一種軌跡,找尋中國式鄉愁的根,可又突然感到好難、好難。家鄉,是一段時光,也是一個空間;鄉愁的本質不僅是對已逝的時光的懷念,而是對身在的那種現實的感傷。或者說,鄉愁指向的重要目標是現實而不是過去。用法國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彭塔力斯的話來說,“鄉愁是對現實轉過身去,對正在死亡的現實”。所以,當我們有鄉愁的時候,表達的是一種存在感、現實感。

看看中秋,春節來臨時,擁擠的車站,碼頭;再看看人人為了回家萬分焦急的面孔;誤了行程暗自落淚的沮喪,便可知我們的思鄉情結多麼纏綿不盡,於無聲處黯然神傷。

探尋我們共同的孤獨——中國式鄉愁

  本人才疏學淺,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尋覓中國式鄉愁的根源:

01

幾千年來群聚式的繁衍生息:所謂十里不同俗,自炎帝和黃帝統治部落及至新中國建立後三十餘年,基本上都是以土地為依託的農耕經濟。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和半自然經濟,決定了幾乎沒有貿易往來和流通,遁於傳統的思想理念根深蒂固,人們除非為了迫不得已因生存而逃離家園外,絕少有人自願離開故土,即使聯姻也在周邊的自然村落找尋,因此,這種固本式的葉落歸根理念,導致了人與人之間保留了最原始的淳樸和互助,恰恰是這種最原始的互助,在現在的經濟大潮中被盪滌殆盡,因為毫無報酬的淳樸互助於商品經濟本身產生激烈的衝突,這就是人即使走出本鄉本縣,也懷戀著一種鄉愁,產生一種異鄉感和陌生感。同時在商品經濟裡,利益至上又是最高原則,少部分人為了獲取利益的最大化,不惜背離道德甚至法律,於是爾虞我詐,鑽營投機,誠信缺失於社會里氾濫橫流,導致人人感到危機四伏,再者,在商品經濟裡,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適者生存的法則令人不得不時刻存在危機感,於是人與人之間相互利用,追逐名利成了唯一,這種利用的本身決定了人與人之間很難面對面坦誠,心與心交融。虛偽和滿嘴的謊言令人感到厭惡卻又不得不如此,因此,精神的疲憊也就在所難免,精神的壓力無時無刻不在壓抑著人們,導致人的精神頹廢無力,離析分崩,無論是打工者還是身價過億的老闆,無不承受著極大壓力的存在,於是,嚮往一種靜謐的田園生活或者乾脆出家來放鬆自己,成了人們擺脫精神枷鎖的一種嚮往。

探尋我們共同的孤獨——中國式鄉愁

02

  意識理念的缺失:縱觀歷史,自周朝及至大秦統一建立封建帝國,一直延續至新中國建立,華夏民族就是推崇英雄和文化,沒有建立起能夠聯繫人們情感上普遍接受的紐帶。中國文化的繁榮昌盛當屬春秋戰國,西周諸侯割據土地,大統一的局面分崩離析後,為諸子百家創造了空前的文化繁榮,促使人們更多地轉向對天下興亡的思考,打破了“庶人不議”的觀念,取而代之的是“處士橫議”的活躍風氣。在對人、事及社會的廣泛探討中,人們不再崇信“天道”,進而在如何統一天下、治理國家、教化民眾等方面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學派。這些學派的創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稱為“諸子”,“百家”則指這些學派。最有影響的主要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各學派的人物針對一些社會問題四處遊說,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或著書立說,人們的思想空前活躍,在中國文化史上形成了一個百家爭鳴的空前繁榮的局面。但是,無論各個學派均是文化上的空前繁榮,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能夠令人普遍接受的主導思想體系。如伊斯蘭教的穆罕默德,號召人們放棄對偶像的膜拜,宣稱安拉是宇宙萬物唯一的主宰,指出人的最終歸宿決定於他在世的行為,行善者進入永恆的天園,行惡者投入永恆的火獄,要人們止惡行善,停止部落氏族間的爭鬥。另外主張限制高利貸,賑濟貧困者。直到現在伊斯蘭教仍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諸子百家雖然各有所長,但又各有缺失,沒有真正從意識和精神上統一人們的認識,從而使人們從情感上產生一種疏離感和無序狀。

  諸子百家的思想理念基本上都是為政客如何治理國家而提出的政治見解,老子莊子的哲學理念是返璞歸真,大秦帝國採用了法家的主張,焚書坑儒,依法治國,但是,本來屬於道德調整的範疇東西仍然用法律梳理,從而導致法律無限延伸,觸及社會的各個層面,令人人動輒受刑,恐慌至極,接下來漢代採用了儒家的思想作為統治者的指導思想,一直延續清朝滅亡。期間燦爛的文化絢麗多彩,輝煌博大,“唐詩宋詞元曲”,但是終究沒有形成統一的文化和哲學思想體系令國人普遍認同並遵循。另外,封建王朝大興文字獄,也是導致人們噤若寒蟬的又一原因。於是,人們一旦遠離本土,心理上就失卻了歸屬感和安全感,遠離本土的人們,始終懷揣一顆飄忽不定的心於不安中游蕩。

探尋我們共同的孤獨——中國式鄉愁

03

  儒家思想被盲目推崇:漢朝董仲舒推崇儒家的思想作為官方的指導思想,一直延續至清朝滅亡,儒家思想盡管有它積極的一面,同時又有不少糟粕,儒家的“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的必須絕對服從於君、父、夫,同時也要求君、父、夫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一種特殊的道德關係。

  “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規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係的行為準則。而三從四德更是直接泯滅了女性的最基本權利和自我,所謂的“三從”是指: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所謂的四德是指:德、容、言、工;以及儒家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理念,導致瞭如下惡果:

  首先,高度集權的封建制度,所謂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皇帝奉天承運,至高無上,因此,一些民族英雄無疑成為封建帝王的犧牲品。

  其次,男權主義統治家庭,羅織了以血親和姻緣為單元的組織,同時,長久的自然生活又形成了以自然村落的組織,在這個組織裡,長幼有序排列分明,不得僭越,同時相互依賴,榮辱與共,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人犯罪,株連九族,五戶聯保制度等,均令人產生心理上的依存感和依賴感。

  再次,人與人之間的民事糾紛,不設定法律調整而是用道德去調整,因此,生活在這個單元裡的人,心理上的親密度是從小固有形成的,沒有客氣和虛偽——如:我們可以經常聽到:“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行了”,可是當我們一旦離開這個單元,就很難融入另外一個單元;另外,另一個單元的人們具有強烈的排外心理,這無疑令在外的遊子產生心理上的孤獨感和遊離心。一個人要想被另一個組織或者單元的人們普遍認可,必須有超強的能力,且處事為人需格外小心,即使這樣在遇到重大問題時,仍不免被排除在外。

探尋我們共同的孤獨——中國式鄉愁

04

  改革開放後,貿易資本逐漸活躍,延續幾千來的傳統格局被打破,人們走出裙帶關係,走出自然村落,走出相對獨立的單元在外遊歷,但是思想上仍然普遍遵循陳舊的直接或者間接裙帶關係。比如,我們每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就會拼命去找尋曾經的朋友,老鄉,戰友,同學,甚至組織同學會,老鄉會等等,人為地去羅織關係網,除了增加情感上的聯繫,重要的更是基於利益上的相互依賴,相互幫助甚至相互依存。我們可能大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一群老鄉或者一群同學相聚,大家可以嬉笑打鬧暢所欲言,突然有一個陌生人進來坐下,我們的心理上就會馬上產生一種排斥感,突然就會變得謹慎小心,格外客氣起來,連問姓名都小心翼翼;當然,那個陌生人同樣會不自在,更是小心應付,謹言慎微,那個陌生人的疏離感和冷落感可想而知了。此外,還有地域上的陌生感,比如我是山東人到了北京或者廣東,就很難把自己看成是北京人或者廣東人,除非幾輩人定居下來,才會慢慢融入其中,即使你在北京廣東工作,仍舊揮之不去曾經的故土,這種固有的懷舊情結從而使得一進這個城市你的心已經遊離在外了。地域上的陌生感還在於,我國絕大部分人曾經有過鄉村經歷,改革開放以前,由於戶籍制度的侷限,城鎮戶口和農村戶口有嚴格的限制,相信每一個人追溯三代以上肯定是農民,即使你家是地主也擺脫不了農民身份,因此,鄉里的濃濃的依次排序的理念已根深蒂固,植入骨髓。城市的巨大發展也就是近二十幾年的事情,很多人在城市裡紮根落戶,但是骨子裡仍舊懷戀鄉村的古樸和醇厚,我以為,我們除了骨子裡固有的戀舊情結外,同時也在不斷地製造人為的隔閡,因此,擺脫這種莫名的孤獨感,淒涼感,需要我們幾代人的努力,首要的是我們從現在做起。慢慢地世界不再冰冷,心與心在坦誠中交流,讓關懷溫暖於大地的每個角落裡縈繞,我們彼此不再陌生,拉近心的距離。

探尋我們共同的孤獨——中國式鄉愁

結語: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那縷炊煙終將消散——關於鄉愁的記憶,會在幾十年後消失,或許,人們懷戀家鄉、思戀家鄉,所要表達的更或許是一種歸屬感,大概每一箇中國遊子的心底都會深藏著這樣一個村落——歪歪斜斜的土坯屋或青磚黛瓦房舍,流暢的屋簷伸向天空,被積年累月的雨水暈染過的牆壁斑駁,從縫隙裡散發著柴火燒過的土味道。這種味道有別於當下居住的樓房裡漆料生冷味,似是帶著故去親人的溫暖和體貼的一股味道,千百年來,差不多相同的經歷,一代又一代人被這樣的味道滋養著、傳承著、溫暖著,於是,鄉愁或許更是讓飄忽的靈魂最終回家安放,找尋它最終的歸宿。

探尋我們共同的孤獨——中國式鄉愁

《渤海文學》公眾號,發表文章即有稿酬,有溫度,有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